摘要:电能在通过电路传输的时候会产生一定量的损耗,会降低电能的利用价值,更是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是电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却是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为了切实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节能环保社会的理念,电力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电力线损率和企业电能损耗,减少浪费,提升社会能源利用率。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影响电力系统网络损耗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电力系统的网络损耗。
关键词:电力行业;电力线损;主要因素;相应对策
前言:
在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影响因素能够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我国的电力行业为了有效地提升发展进程,在很多问题上都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电力线损问题不容忽视。电力线损问题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是一种直接的影响,因此电力线损问题必须得到相应的提升和改善。
1电力线损的概念
在电网的发展中,线损也被称为电力网电能损耗,即电力用户使用、电网输送等环节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电能损耗现象,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电能的使用效率是反映其经济性的主要指标,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按照线损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3类,分别为励磁损耗、管理损耗以及电阻损耗;而按照产生的原因划分,可将线损的分为4类,分别是定额损耗、管理损耗以及理论损耗和统计损耗[1]。作为一种无法避免的电能损耗和损失,线损一般发生于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新时期的发展中,有很多的地区在维护过程中做得不是很好,这样也就会使电网线损现象较为严重,同时这也就会影响到了用户的正常使用,也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简要叙述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线损的主要因素
2.1电力设备落后或计量仪表误差
低效能、超过使用年限的电力设备,会对电能造成较大的损耗。此外,为确保电路正常运行,在电力设备检修时一般都使用备用设备代替其运转,也会在无形中增加电网的负荷和线损。计量仪表误差会使测量的电量与实际的用电量不符,无法准确计量用电量,利用这些错误的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也会与实际值存在很大的误差,同样会造成电力线损的出现。
2.2工作人员操作失误
在输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部门应该派遣相应的专业人员对输电系统中的各个参数进行现场测量。在工作人员现场测量以及监测的过程中,由于输电系统相应参数可以随时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导致工作人员在测量监测电流互感器的过程中造成失误。通常情况下,专业人员对于输电线路的监测以及测量主要测量电流互感器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中的一个,这种监测方式就会造成大量的监测数据流失,造成监测过程的片面性;同时有很多的电力人员在计算线损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应的计算标准进行计算,这种情况就会造成线损的计算有很大的误差,这种计算数据,对于电力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用电量并没有数据上的价值,反而会增加线损计算的误差出现。例如电力工作人员在进行电表抄录的过程中,一旦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或者是随意工作,这样就会导致用电量计算的误差,这种人为的工作误差在检查的过程中不易发现和察觉,这种问题也会造成在电力系统统计用电量过程中无形中放大了电力线损率[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管理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首先,管理工作不考虑经济条件或人力资源的制约,将自身的生产能力当作了供电的依据,没有完善考虑到对配电网的日常检查和维修,加剧了线损问题的发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象;其次,在配电的过程中,一些较为偏远的郊区,存在一部分年久失修且超过使用年限的电器,此类设备的超负荷运行必然会增加配电网的线损,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缺乏安全用电意识,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部门的人员安全用电意识的缺乏也会加剧线损现象的发生。一些人员存在着以自身利益为主的传统观念,具体操作时业务沟通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电考核的难度,不能形成对损耗的有效降低。
3电力系统中有效缓解电力线损的主要措施
3.1完善线损管理机构
为了更好地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效果,电力企业必须建立线损管理机构,完善线损管理体系,合理规划线损工作,优化线损管理,确保线损管理机制的高效性。作为电力企业的专业检修人员,应当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辨别出输电线路的破坏是人为原因还是自然损害,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对应地处理和维修,此外,对于难以及时有效处理的突发状况,检修人员应当将具体实情向有关领导进行及时汇报,进行协商解决等,最终达到成功检查用电的目的,确保检修的有效性[3]。状态检修的实施可对变电设备形成科学合理的保养,其以保障设备的经济、安全为前提,使得检修后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此外,这一检修措施还有助于预防性及周期性维修性转变为状态维修,全过程的维修有效降低了电力线损,提高了电力企业的收益;还应当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管理,这种措施的实施,使得检修工作的责任落到了实处,有利于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将具体检修中故障的处理时间进行了进一步的缩短,也相应减少了经济损失,改进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3.2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水平
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对于电力企业发展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技能。线损率遵循线损理论,线损理论是治理电路过程中的基础知识,线损理论对电路线损解析、损害电路如何处理有重要意义,电路线损的计量标准依据线损理论。在线损理论基础上、对于各种突发状况,需要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加以管理,针对不合格的电缆线路,运用先进的技能手段来强化。对于工作人员来讲,提高电力系统的计量水平尤为必要,以往对电表数据统计存在少抄、多抄、错抄的情况,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翻阅工作记录,利用专业的知识对电表重新检验;工作人员要改变传的管理模式,企业创新员工管理模式,对少抄、多抄、错抄的状况及时解决,重新录入电表中的正确数值。
3.3加强管理,规范用电行为
首先,适时进行电网改造。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系统误差,所以,应当及时改造电网,提高高压电的利用率。具体的改造过程中,可通过精确计算,适当升压,改造迁回线路,在导线方面应当选用电阻更小的材料,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减少电损。其次,功口强计算过程的管理。应当对电力企业的员工实行奖惩制度,增强其责任心和事业心,及时更换查修老旧的设备,并有效减少漏抄、错抄等现象的发生,完善电力检修工作。最后,加强对用户的管理检查,有效预防盗电行为的发生,对于发生盗电的事件,应当追查到人,依法办事,教育惩戒,规范对用户的管理。
总结
根据国家建设节能环保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降低电力线损不仅是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更是节约电力资源、提高社会效益的可靠保障。因此,电力企业要以降低线损为目标,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对策,提高线损管理水平,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强.电力线损原因的分析及降损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6,7(22):56-57.
[2]曲冬梅.电力线损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0):98-99.
[3]赵旭东.电力线损原因及降损策略[J].科技资讯,2015,13(36):119+121.
[4唐汉.造成电力线损原因与降损措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62-63.
论文作者:张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线损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能论文; 误差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