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潮汐车道的应用研究论文_胡安邦

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 430010

摘要:城市区域功能单一、居民工作生活地点分隔较远及汽车保有量增长等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在阐述国内外潮汐车道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出了城市道路潮汐车道的设置流程,重点分析了潮汐车道实施后的评价及方案优化。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量;潮汐车道技术;区域交通

The research on tidal flow lane of urban road

HU Anbang

(Wuhan planning&design Co.,LTD.,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The single function of urban rejoin,long commuting distance and growing car ownership is the main result of traffic congestion for nowadays. This essay will mainly formulize the setting process of tidal flow lane based on the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Tidal Flow Lan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atus,while emphatically analyzing th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construction results.

Keywords:Urban road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Tidal Flow Lane Technology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引言

目前,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也提出了一些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提倡使用共享单车+轨道交通的绿色出行方式;试行错峰上下班制度;注重城市交通管理,推广智能交通;分析城市交通流特性,在拥堵路段推广实施潮汐车道技术等。而对于城市区域特别是交通拥堵多发地段的老城区,因道路受到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的限制很难进行车道拓宽或大规模改造。潮汐车道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实施成本较低、管理较为方便的交通改善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潮汐车道的定义

1.1潮汐车道概念的起源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率先开展了道路使用权的研究,即通过限制交通量的车道使用权来提高整条路的通行能力,这是潮汐车道理论的雏形[1]。

1.2潮汐车道的定义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

2 潮汐车道设置条件

2.1潮汐交通流的形成原因

潮汐交通流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城市区域或者片区功能单一是引起居民出行出现潮汐流的根本原因。

(2)居民工作和生活地点的相隔较远是引起居民出行出现潮汐流的直接原因

(3)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居民选择私家车出行则进一步加重了早晚高峰潮汐流的出现。[2]

2.2潮汐车道设置条件

潮汐车道的设置应满足以下条件:

(1)道路上机动车车道数为双向3车道以上;

(2)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最低为2/3;

(3)设有潮汐车道的道路尽端应该具有充分的交通处理能力;

(4)在增加或减少潮汐车道后,各方的通信能力能满足交通需求。[3]

3 潮汐车道技术应用现状

3.1国内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如上海、深圳、石家庄、武汉等设置了多条潮汐车道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自2003年起,上海四平路就有一条约2公里的潮汐车道,采用信号灯指示方式控制。早上往黄浦区方向开启,晚上向杨浦区方向开启。

2012年,全国首条自动化潮汐车道在石家庄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按动控制电钮,中央隔离护栏开始自动向南移动,和平路东行车道也由先前的4条变为3条。

2016年,深圳交警在布吉路的工作日早晚高峰实施自动化潮汐车道的交通组织模式,并使用全国首台快速路自动化潮汐车道作业车。

2017年,武汉交管部门联合滴滴出行,运用大数据对武汉全城进行潮汐扫描分析,自动筛选具有潮汐特性的路段,并在中北路的铁机侧路至秦园东路路段使用世界最先进的“拉链车”实现潮汐车道的设置。

3.2国外应用现状

潮汐车道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如美国已经于上世纪中期开展潮汐车道的研究及实施管理工作。

1962年,美国金门大桥管理部门就开始设置潮汐车道,将6个车道在早高峰时临时调配为进城方向4车道,高峰期过后恢复正常。到了晚高峰时,再将出城方向临时调为4车道。

2015年,“拉链车”在金门大桥正式启用。随后,拉链车相继应用于奥克兰海港大桥、华盛顿、费城等地方。

4城市道路潮汐车道的设置流程

4.1调研及分析

(1)道路选取

通过了解区域拥堵情况,初步分析出道路拥堵的原因,并确定区域内哪条城市道路设置潮汐车道能够有效改善交通拥堵状况。通常情况下,选取的城市道路机动车道数总数为3车道及以上。

(2)交通流量调查和分析

在了解道路所在区域周边居民上下班出行时间后,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分别对路段各个方向进行交通量调查。通过调查各个方向的交通流量数据利用公式(1)算出交通量分布系数KD。

当KD满足不小于2/3时,道路具备设置潮汐车道的必要条件。

4.2 潮汐车道起止点确定

道路虽有“潮汐现象”且分布系数KD≥2/3,但还需满足潮汐段的起止点能够在高峰期疏导潮汐交通的能力。所以,在确定起止点时,应充分考虑潮汐车流尽端是否能够有效地疏导交通,并把起止点设在能够适应交通流量变化的交叉口。

4.3 潮汐车道方案

(1)车道布局

通过分析交通流特性基础上,确定早晚高峰期及其他时段的车道布局。如双向6车道道路,可根据实际交通流量选择早高峰4进2出、晚高峰2进4出的道路布局,而在其他时间段保持3进3出的布局形式。

(2)潮汐车道技术选取

目前,实现潮汐车道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利用交通指示牌、交通指示灯等类似装置提醒实际驾驶员让出一条或者若干条潮汐车道,这种方式属于非强制性潮汐车道设施,没有固定的装置隔离潮汐车道,适用于潮汐现象比较稳定,交通量分布系数长期变化不大的情况;其二是利用专门的拉链车将隔离墩移动一个或者若干个车道来形成潮汐车道,这种方式优势在于能够动态分配车道,通过物理隔离使潮汐车道设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升,这种技术适用于交通量分布系数会发生较大变化的城市道路。

4.4 潮汐车道实施评价及后期优化

(1)实施评价

在道路设置潮汐车道后,应分近期和远期分别对道路及道路周边的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并从数据的角度来分析潮汐车道实施后对交通的改善情况,调查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调查道路在实施潮汐车道后出行高峰期内双向的交通量和平均车速并与实施前进行对比,并分析出交通分布系数和车速的变化情况。[3]

②调查周边道路在实施潮汐车道后出行高峰期内双向的交通量和平均车速并与实施前进行对比,并分析交通量和车速的变化情况。

③综合分析道路及周边道路的交通量和平均车速变化情况,评价潮汐车道实施后是否提高了区域的交通出行效率。

(2)后期优化

针对评价出来的区域交通出行效率及改善情况,提出是否需要对道路或周边道路及其交叉口进行交通方案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潮汐车道的实施可能会引起区域交通流量的重新分布,而设置潮汐车道的道路由于交通量的增长可能导致与周边道路的交叉口车流过于饱和影响通行效率,可通过区域交通引导和优化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方式平衡区域交通车流优化通行效率。

②潮汐车道实施后,对向车道可能还存在车道“闲置”的现象,可通过再次优化车道分布或设置相邻道路为单向交通的方式提高道路利用率从而优化区域通行效率,但需保证道路在调整方案后上下游有足够的“泄洪”能力。

5 结语

潮汐车道作为一种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在国内外有交通拥堵现象的大城市使用较为广泛,但在实际实施和后期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重难点:

(1)潮汐车道实施后,由于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可能会吸引更多交通车流的流入,那么如何处理好道路与其上下游车流的匹配问题,这就需要在考虑设置潮汐车道时,不能只考虑道路本身的交通特性,要立足于区域交通特性整体考虑。

(2)目前,国内有些城市已实施了潮汐车道,但是民众对潮汐车道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保证潮汐车道的充分利用和交通出行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应在潮汐车道实施前后,加强对潮汐车道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孟志广.《交通拥堵及潮汐车道技术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5

[2]孟梦,王乾,雷黎等.《城市居民出行的潮汐特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05(b):203

[3]王敏,王江锋,熊若曦等.《朝阳路潮汐车道运行效果评价》)[J].长安大学学报,2015,35(增刊):240-244.

论文作者:胡安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潮汐车道的应用研究论文_胡安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