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古县城历史边界的现代意义论文_刘垄鑫

慈城古县城历史边界的现代意义论文_刘垄鑫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慈城的历史边界是社会发展与自然地形、气候和军事防御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是历史城市保护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同时,边界的区位特征也导致其成为首当其冲的城市发展区域(特别是城关地区),如何与老城在风貌、交通、城市职能等方面相互协调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慈城的历史边界作为突破口,在城市形态学的框架内发掘其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现代意义,为化解历史城市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寻找另一个视角。

关键词:慈城、历史边界、城市形态、现代意义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Boundary of the Ancient County of Cicheng

Abstract:Cicheng’s historical boundary is the result of long-term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terrain,climate,and military defenses.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istoric city protection,but it has not received corresponding att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t the same time,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undary also led to its becoming the first urban development area(especially the Chengguan area).How to coordinate with the old city in terms of style,traffic,and urban functions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to solve.This article takes Cicheng's historical boundary as a breakthrough point,explores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in urban renewal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urban morphology,and seeks another perspective for re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urba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引言

慈城,即原慈溪县的县治所在,在今宁波市区西北约二十公里处,其城市格局是自唐代开创、经后世发展而形成的,城内有大量明清时期遗留的街坊建筑,被誉为“江南保存最完整的古县城”,具有极高的历史保护价值。

中国历史城市大多有城墙和护城河围绕,慈城也不例外。然而随着近代军事工业化的发展,慈城城墙的防御功能丧失,并最终湮灭。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再加上护城河部分功能(如城市供水,交通运输等)的衰退,使得护城河出现了河道淤积,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的现象。特别是自城外西南经南门至东南地区,在经历近代交通模式改变而引发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从而逐渐形成因现代交通模式带来的商贸集聚城市形态粗暴地叠加在历史城市形态以及自然形态之上的现象,原本清晰的城市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这种缺乏有效规划而导致的混乱局面,不仅对城外过境交通——江北大道的快速化造成干扰,更对整个历史城市的整体性和城市格局造成破坏。慈城作为地区性的经济、文化、商贸和行政中心,边缘地区的混乱进一步分割了城市与周围乡村地域的关联,对地方性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诚然,我们认为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刻意的忽视发展需求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历史保护“原真性(Authenticity)”的原则1,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以什么方式来协调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冲突。历史边界正处在冲突最集中的区域,一方面,慈城的边界是社会发展与自然地形、气候和军事防御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产生的实体形态,理应成为保护的重要对象,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无法割裂与历史城区的关系,于是才造成了边界模糊的现状。历史边界应该成为城市保护和更新的有利抓手,因此提出历史边界具体对现代城市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内容,并做出与现代城市相对应的解读成为本文讨论的议题。

一、慈城历史边界形成与历史意义

慈城自古少战乱,因此战备很差,建筑城墙的需求不大。在《光绪慈溪县志》中记载:慈邑自称山东徙,官民阻山而居百余年,无折柳之卫。元末明初,日本朝局动荡,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2。为保境安民,江南各地掀起一轮筑城高潮,嘉兴、湖州、宁波等地的多数县城都是在这一时期新建城墙。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因倭寇入侵慈城,掠夺焚城,朝廷震怒,命筑城3。地方政府利用修筑城墙的机会,率领百姓开挖护城河,并增设水门,水闸。于是,慈城的城墙——护城河体系正式确立,城市的边界达到了稳定状态。

修筑城墙、开挖护城河之初是起到军事意义,随着城市使用功能的日益增加,城墙和护城河开始发挥着其他作用。

对于护城河来说,首先是排水排涝,护城河外部连接北部慈湖与南部姚江,内部与城内水网接通,成为整个地区泄洪排水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用水,慈城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城内河道,城内水系通过护城河与周边水系连通,保证水源的充足,同时人们在洗衣、取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河埠头和桥梁为中心的市井公共场所,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是交通功能,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古人主要以舟船作为交通工具,护城河通过姚江直通大海,人们利用海水潮汐并设置水闸,以控制行船的水位高度,把护城河变成货物和人员运输快速航道,便捷的交通使护城河沿线成为城内向城外扩展的主轴线,在大东门和大西门外逐渐发展出繁茂的附郭街区;最后,护城河沿线风景迤逦,拥有大量公共建筑和休闲娱乐场所,是古人户外郊游、休闲集会的好去处。

对于城墙而言,“城墙既是军事防御工程,又是城市防洪设施4”。通往城市和市场的出入口有城门来控制:它既是一个让通行者产生深刻印象的关隘,同时也是征收税费的基本工具5;在帝制时代的政治意象中,雄壮的城楼,宽阔的城壕,共同组成了一幅象征王朝权威和力量的图画,城墙作为权力符号是国家和政府权威的象征6。

二、慈城历史边界的科学意涵

(一)建构历史城市形态的意象

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的基本思想体系大体承袭于体现礼制的《考工记》、注重环境求实用的《管子》以及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天法地”的哲学理论,吴庆洲认为,正是因为这三者的相辅相成,才避免了出现礼制僵硬的王城模式,和只求实用而内涵上平淡无奇的城市7。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忽视了每个城市自身所处的文脉以及自然地理特征,把城市和建筑当做车床上的标准件,制造了大量难以区分的城市空间,可识别性和可读性缺失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针对现代城市风貌的千篇一律,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批判,并给出了分析构成城市意象的五要素,即路径(path)、边缘(edge)、区域(domain)、节点(node)以及地标(landmark)。

慈城的历史边界不仅仅是由城墙和护城河组成的线型空间,这两条“线”与周边地块长期相互塑造,形成了一条带状区域,这一区域就建构了对历史城市形态的意象与可读性。首先,护城河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交通运输的通道,其本身就是“路径”要素,而城门和水门控住了进出城市的出入口,决定了慈城城内解放路(对应南门)、民生路——东镇桥街(对应大西门和大东门)、中华路(对应小西门)、民权路(对应北门)、民主路(对应小北门)、尚志路(对应小东门)等结构路径。慈城在现代发展的过程中与城外的沟通必须要跨越护城河,因此,护城河上的桥也决定了城市内外联系的路径(如竺巷东路、日新路)。城市边界作为城市土地的范围界限,也在人们心中塑造了城市的边缘印象和归属感。便利的交通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东门和大西门外形成了附郭街区,这些街区是为乡村居民服务的集市和商业最有利的的地方,成为大宗商品贸易的场所,公共设施如车站、公交枢纽等,公共建筑如菜市场、超市等,与城内的功能相互补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门和城墙拐角作为城市边界重要的地标,不仅能够反映地形变化,也回应了山体、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的走势(Strength),最能体现出历史城市整体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图形学上来说,慈城的边界轮廓近似长方形,只要确定城墙拐角的位置和方向走势,中间再加上一下重要的节点比如城门,依据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的完型理论,人的视觉就能自动补齐整个边界的形态。因此对城墙遗址性的修复,特别是城墙拐角和城门的示意性展示对历史城市整体空间意象的塑造和可识别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边界的心理影响

城市的边界是城市形态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否存在实物的标识,这种边界的意义是一直存在的。在城镇形成的早期,它可能是通过一条臆想的线。而当城镇面临军事威胁后,物质实体的防御体系——城墙以及外部的护城河就会被落实下来,并成为一道稳定的边界。久而久之,在中国人的城市观念中,城墙甚至成了城镇本身的代名词,以致城市和城墙的传统用词是统一的,“城”这个汉字既代表城市,又代表城墙。陈正祥认为:城(walled town or walled city)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很突出的标志,构成了汉文化人文地理的独有景观8。因此边界不仅是城市土地范围的概念,同时也是人的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框架。从慈城现有的地名和路名来看,比如南门村、东门外路、大西门外路等,这种对于城墙、城门的心理认同是很强的。

(三)依托历史边界的当代公共空间营造

慈城作为历史城市,传统的公共空间在种类上偏向于传统的祭祀空间和街巷交往空间,数量基本满足古人的需要。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需求逐渐增多,与原有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开始发生一些冲突,进而导致传统城市公共空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殆尽,而西方城市公共空间被大量植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历史城市肌理。城市总是在发展的,社会总是在进步的,现代人们的需求也不能因为对历史城市的保护而被过度压制,况且只有现代公共空间与传统城市空间有所对比,才能体现出历史空间的价值,凯文林奇(Kevin Lynch)尖锐地指出:成功的历史空间要引入新的因素,通过暗示和对比提升过去的价值,目的在于创造一种与时间长河越来越密不可分的环境,而不是一种永远不变的环境9。

慈城城内已经有很多公共空间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城市空间形态同时又迎合了当今人们的城市生活需求,但是一些大型的当代公共空间例如大型体育活动场所,中小学校,大型公共停车场和交通枢纽等,并不适合置入老城,这些场所不仅会破坏老城的肌理,而且城内狭窄的街巷空间不利于人流的聚集和疏散,更会增加交通拥堵的情况。作为与老城紧密相连的城市边界地区,以便捷的现代交通系统为依托,更加适宜布置这些公共空间,同时也可以给老城的边界区域增加人气和活力。

(四)历史边界作为新老城区形态变化的缓冲地带

慈城在历史上是慈溪县城的治所,1954年由于土地规模的限制将县志迁往现慈溪市区,其作为宁波市江北区的一个镇,仍然下辖众多的乡村地带。许多商业的、集散的、交通的功能依然依托于慈城老城。由于城内土地规模和交通集散的局限性,势必在边界区域形成服务于镇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如集贸市场、超市和客运站等与老城体量和肌理难以协调的公共建筑。历史边界区域通过布置景观绿化强化老城空间形态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新老城风貌的缓冲地带(Buffer)和过渡区域,消除两者的冲突。

(五)历史边界作为防止城市蔓延的天然屏障

1990年欧洲社区委员会(CEC)于布鲁塞尔发绿书,首次公开提出回归“紧缩城市”形态10,提倡高密度、高集聚度和高效率的城市发展来减少城市蔓延,城市能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点与慈城的人口规模和历史城市保护发展战略是吻合的。利用历史边界作为天然屏障,可以引导商业投资和相关政策,给老城提供更多更新机会,增加老城的人气和活力,同时限制过多的城市发展对城外自然地理环境的侵蚀。

三、历史边界的文化意义

中国历史城市的整体形态具有“风水”上的文化意义。芮沃寿曾经谈到:中国古代城市在城址选择和城市规划上,存在着一种古老而繁琐的象征主义,在世事的沧桑变迁中始终不变的延传下来。这种象征主义很大程度上内化为以“风水”为代表的环境心理特征。并以此作为基本原则,以标举、强调或重申某一政权的合法性(天命)和正统性。明代以后风水观念更是达到了鼎盛期。“无疑也使城址好坏的意识传入平民中间,使他们判断某些城要比另一些吉利”,从而使这些“风水宝地”获得了神秘力量11。慈城城墙整体呈椭圆形,嘉靖筑城之时设六个城门,天启年间增开小北门。东西两侧各有城门两座,南北各有城门一座,形似乌龟,因此有龟城之说,取龟长寿、游水的特点,蕴含着先民们盼望城市永固、风调雨顺的文化心理。城门开设的位置以及由城门延伸出来的道路,犹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肢,分别向宁波和余姚方向伸展。这种“风水”理论及其在城市布局中的运用,表现出的是一种“地方性”和“地方文化权力”,虽然“风水”学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被认为具有很多封建迷信色彩,但是其文化意义给城市带来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人文感性之美,这是西方现代理论所不能及的12。

四、慈城历史边界遗存的原因和保护价值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慈城历史边界的整体形态一方面是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势和城市发展相互作用所造就,另一方面也受到人们对于城市的美好寓意的影响。时至今日,虽然慈城城墙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老城的发展也已经突破了城墙护城河体系的限制,但慈城的整体形态依然保存完整,护城河依然发挥着景观和防洪的巨大价值,不得不说,慈城是一个城市形态适应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成功案例。总结起来,这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宁绍平原丘陵交错,河流纵横,古人在修筑城墙时为了增强城市的军事防御能力,通常会主动利用优势,倚山为固,凭水为险;其次,复杂的地理环境导致慈城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为破坏城市整体形态的难度大大增加;在此,人为突破城市边界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一目的却由于外部地形复杂而难以实现13;最后,现代城市建设的无序蔓延受到了当地民众道德上的谴责,“风水”意识成为保护城市整体性的又一道防线14。慈城的城市边界与自然地理环境、优良的人文积淀的有机结合,客观的为保存历史城市的整体性提供了条件。这种智慧和实践经验,更值得传承和发扬。

结束语

长期以来,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学界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的难题,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动机,这一动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帮助我们找到环境、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系15。慈城古县城作为保存完整的江南地区山水城市的典型,这种稀缺性和特殊性,导致其面对的困境更加明显,也更加复杂,也恰恰因为如此,也给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机会。边界地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研究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来试图化解这种矛盾。因此,深刻理解历史边界的现代意义有助于调整发展的模式,以提高慈城的历史城市价值,控制外围地区发展的节奏,稳定地区的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orld heritage center)1994年11月在日本奈良召开“世界遗产公约真实性原则奈良会议”时发布

[2]《明朝海禁源于朱元璋的桃花源理想》.《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2009(11):5-5

[3]《明太祖实录》卷139。

[4]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5]斯皮罗?科斯托夫 著.邓东 译.《城市的组合——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形态的元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7]吴庆洲.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华中建筑.1996

[8]陈正祥.《中国的城》,见《中国文化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9]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0]韩笋生,秦波.借鉴 “紧凑城市 ”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城市规划.2004

[11]芮沃寿.《中国城市的宇宙论》,见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12]徐一品,《风水思想对现代城市的影响与意义》.中外建筑.2016年

[13]赵辰.《依然傍水而拐弯的城市》.城市科学保护论坛论文集.2011年

[14]据慈城旅游开发公司介绍,当地开发商以大宝山形似虎口,而放弃对西门外地块的开发。

[15]李孝聪.《唐代城市的形态与地域结构——以坊市制的演变为线索》.见李孝聪主编.《地域结构与空间运作》.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论文作者:刘垄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慈城古县城历史边界的现代意义论文_刘垄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