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学龄前教师的工作倦怠_幼儿园论文

缓解学龄前教师的工作倦怠_幼儿园论文

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倦怠论文,教师职业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平常在和园长们的交谈中,发现她们常常为管理问题感到困惑:当各种制度逐渐完善,执行也日益严格时,教职员工的精神状态却日渐疲惫,工作表现近乎机械。许多老师渴望能调动工作单位,个别老师甚至辞职,更多的老师则是维持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本文试图从关注教师的“烦”、“惧”、“闷”入手,提出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做法。

一、关注教师的“烦”,解决疲惫不堪的困扰

纵观整个教育系统,为孩子减负的口号不绝于耳,但是谁来帮老师减负呢?特别是幼儿年少无知、自我保护能力差,许多事都要教师亲历亲为,可以说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孩子们中间“疲于奔命”。同时,幼儿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她们独自担负着幼儿的全面教育工作,教育内容涉及科学、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等各个领域,还要负责家长工作和部分保育保健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五花八门的文案,怎能不叫幼儿教师疲惫不堪呢?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是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的第一原因。那么,管理者应怎样缓解幼儿教师的“烦”呢?

1.控制师幼比例

有些幼儿园或受短期利益驱使,或因承受不了优质资源不均衡的压力,拼命扩大幼儿园规模,班级幼儿人数不断膨胀,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这不仅容易引起教师对职业的倦怠,同时还会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面对事业发展,以各级各类幼儿园评定标准严格控制班级人数,保证合理的班级“师幼比例”。另外,幼儿园教师以女性为主,一般都会遇到婚期、孕期、哺乳期及各种需要请假的事情。幼儿园要做好应对措施,遇有教师请产假或非短期病假、事假,应及时调配教师;班上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如自闭症、多动症、心理有疾病的幼儿等),则应适当增加保育人员或相应减少幼儿人数。只有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才能保障教师在职责和任务明确的情况下做好日常工作。

2.树立效率意识

为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管理者要率先树立效率意识,注意引导教职工克服女性爱聊天、办事拖拉、目的性不强的弱点,引导教师早计划、早安排,紧紧抓住主线,不要在细枝末节上花太多时间。应避免表扬宣传加班加点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树立速度快、质量好、效率高的榜样,引导教师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尽量不用周末或下班时间开会,管理者可以利用上下午时间分别组织没课教师进行学习,这样,虽然组织学习的行政人员比较费时,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多数教师按时下班。

3.减少文案工作

教师的文案工作五花八门,有专业学习记录、教育反思、家访与预约谈话记录、家园联系手册、活动设计、教研活动记录、观察与个案记录等等。繁杂的文案工作往往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管理者应根据工作实际考虑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对于无价值的或价值不高的文字材料应坚决去除。对于日常工作中必需的文案工作,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差异,也不应一刀切,而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高级教师或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可要求少写、略写或简单写,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以便尽快地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和特色,更好地引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年轻教师或专业水平较差的教师则要求详写、细写,使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尽快熟悉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寻求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鼓励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还可以解放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少或缓解因准备、收集资源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幼儿园应注意发挥集体力量,允许同年级教师在共享教育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本班实际进行调整。同时,要大力提倡、引导、鼓励教师合理交流课件、教具、玩具及环境创设的材料,让教师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从而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轻松工作的目标。

二、关注教师的“惧”,解决担心出事的困扰

有调查显示,在对待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问题上,86.7%的教师已经到了“谈伤色变”的程度。出过事故的教师成了“惊弓之鸟”,没出事故的教师则惴惴不安。然而,在处理事故时,幼儿园往往只关注事故给幼儿园形象带来的损害,对责任教师不但不理解反而进行惩罚,这对已受到家长责难的教师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给她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可见,安全问题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管理者应怎样缓解教师的“惧”呢?

1.完善管理制度,制订应急预案

幼儿园应根据教学、后勤、行政等各项工作的特点和对安全的特殊要求,制定全面、规范、细致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制度体系。安全工作制度执行监督要有力度,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到人,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考核有奖惩、事故有追责。通过制定系列的岗位安全工作责任制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形成幼儿园安全制度网络,从而为干预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幼儿园的意外事故防不胜防,一旦意外事故发生,及时、快速、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是降低伤害程度、遏制伤害范围扩大的关键。因此,在完善的安全制度下,幼儿园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处置突发安全事故的组织机构、各级职责、处理程序、监测预警、预防措施、责任追究等均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这样面对事故的发生,幼儿园各级各类人员才不会不知所措、延误救治,对幼儿意外伤害事故才能起到预防监测、及时发现、快速应对、有效遏制的作用。

2.依法分清责任,客观面对安全问题

幼儿伤害事故是家长和幼儿园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意外事故不幸发生,应客观面对,依法分清责任,不应以主观的感觉来判断。然而,目前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很多幼儿园常常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以损害幼儿园的合法权益为代价,以“私了”的方式解决纠纷,尽量满足家长的索赔要求,求得幼儿园的平安无事。这种做法,由于幼儿园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往往会给当事的老师带来心理负担,产生对安全的恐惧感。在当前依法治教的大背景下,幼儿园应该增强法律意识,有条件的可以聘请法律顾问,以法律为准绳,自觉运用《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及《民法通则》等法律武器,维护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客观公正地划分双方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不是一味地让步和妥协。在对待事故责任教师时,管理者应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多一些换位思考,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消除因事故带来的恐惧和不安,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不要对当事人一味地责备和训斥,让她们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下雪上加霜,让她们感到失望和无助。当然,对于由教师玩忽职守造成的事故则应严肃处理。

三、关注教师的“闷”,解决焦躁、抑郁困扰

幼儿教师是直接和幼儿相随、相伴的人,幼儿好模仿,情绪易受感染,因此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能否集中精力完成教育任务,更会关系到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幼儿教师具有细腻敏感、情感需要强烈等特点,她们希望体验集体的温暖,感受他人、特别是管理者的认可和鼓励。当她们的情感需要一直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那种强烈的失落感也会造成幼儿教师对职业的倦怠。

那么,管理者应怎样缓解教师的“闷”呢?

1.疏导不良情绪,让教师远离焦躁、抑郁

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孩子、面对家长、面对社会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这使得许多教师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心里有了压力,若没有及时得到疏导,教师就很有可能将不良情绪向幼儿、同事甚至是家里人发泄,造成不良后果。幼儿园管理者应随时了解教师心理状态,及时和教师谈心、沟通,及时消除疑惑、误解,疏导教师的不良情绪。还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定期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只有教师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的发泄和及时的疏导,才能使教师的心理维持在健康状态。

2.通过赏识激励,让教师充满自信地投入工作

当我们对教师说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激励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发展时,应该想到将教师换成管理者、幼儿换成教师也是成立的。每个教师不管她的能力如何,教育效果如何,都有闪光的地方,都有长处,都需要得到别人,特别是管理者的赏识。在日常活动中,管理者只要发现教师在某个方面有一点进步或收获,都应用赞赏的语言和态度,抓住时机给予激励,让她们在一次次感受成功的同时树立自信心,进而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3.满足不同需要,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源于其自身的内在需要。管理者要关注每一位教师,尽量“读”懂教师、了解教师的心,仔细观察她们在情绪、表现、态度等各方面的变化,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要创造足够的沟通机会,从言谈中、生活中、工作交往中充分了解教师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从生活上、工作上满足教师们的不同需要。在业务上,应该为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提供不同的专业支持。如:为年轻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让她们多走出去学习,满足其专业成长的需要;为中年教师提供专家引领的机会,满足中年高级教师尽快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的需要;为老教师提供自愿换岗的机会,满足老教师调整身心的需要等。在生活上,要让教师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体验到领导的人文关怀。如:对生病的教师嘘寒问暖,向有困难的教师伸出援助之手,关心教师生活上的需要……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削减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助于她们心情舒畅地工作。

总之,幼儿园管理者对幼儿教师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怀、多一些用心,竭尽全力为教师减负,规范幼儿园安全工作,让他们在繁重的工作中感受到满足、体验到成功、享受到身心愉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

标签:;  ;  ;  ;  ;  

缓解学龄前教师的工作倦怠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