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分析_银行论文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分析_银行论文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业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发起的银行业并购浪潮,到1997年以后发展中国家亦卷入其中并显示了急起直追的势头,尤以东南亚地区为甚。在马来西亚,国内排名第一的马来西亚银行经合并资产额达641 亿马币远超过排名第二的土著银行;又有排名第5位的兴业银行收购名列第10 位的广益银行。东欧中亚的转型国家也都报道了本国银行业的并购消息。

银行业并购的初衷都是为了达到规模经济,壮大实力更好地抵御激烈的外部竞争所带来的风险。西方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银行业的发展同工商企业一样,她的必然趋势应是走向集中垄断”。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并非具备发达的外部条件,银行业并不具备走向联合的条件,可是为什么也争先实行了银行业的并购呢?

一、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的深层原因分析 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特定的金融制度结构或性质总是与特定国家和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环境”因素分不开。但金融制度历史性更体现在原有金融制度的变迁上——即改革与创新过程。目前发展中国家都处于本国经济的调整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之中,其金融制度的变革也在所难免,银行业的变革本质原因也正在于此。

1.本国金融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产生了对银行业规模重组的客观要求。对金融制度变革的需求机制根源于现行金融制度出现了非均衡不利于资源最优配置,而产生非均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落后于西方几百年,发展初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商品、信用经济不发达,与之服务的银行业更可想而知。但是进入90年代,它们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大多步入了经济快速增长轨道,如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均10%左右。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趋势,都要求本国的金融服务业变革跟上甚至赶超时代水平,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提高银行业效率,增强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问题。纵观历史状况,通过银行业的兼并合并则不失为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2.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发展战略使政府成为银行业并购的支持方。金融体制的变革产生了银行业规模重组的需求,但若没有政府的支持也将“孤掌难鸣”。

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普遍采用了政府主导型发展,在金融领域则是“政府主导型金融发展战略”(政府制定有关金融发展全局的标准而稳定的计划)。主要体现在银行体系的人为构造和对金融机构的政府强力干预。

3.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不能忽略。从理论角度看,经济学理论都肯定了经济对货币金融领域的决定作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金融制度的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本身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发达程度,为了赶超先进,所能做的仅仅是——模仿移植。正如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 ·戈德史密斯在其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论述:“对于多数国家的金融发展来说,先进国家的示范作用大概同国际资本流动同样重要”。实践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对发达国家存在着严重的依赖,从经济发展战略、金融政策的选择都追随其后。

4.发展中国家非均衡发展的金融自由化使银行业呆帐增加,不得不通过并购解决。政府主导经济的后遗症本身就增强了银行呆帐。而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受金融自由化影响,普遍推行了本国的金融自由化,但事实证明,多数国家是“非均衡”的——发展速度,扩张深度都不能与经济金融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又增加了银行业呆帐。自由化的天平已不可能由弱小的金融监管去平衡强大势猛的“开放”。以泰国为例,1984年外汇制度改革,1992年就放开了资本帐户,结果是游资大量进入,投机股市带动股价上涨,国内的金融机构也大量投资于房地产、股票,造成虚拟经济膨胀,可谓“雪上加霜”。给泰国银行业带来了近1 万亿泰铢的呆帐。为处理呆帐,泰国政府鼓励银行业合并,甚至是外资购并。如泰国第一金融与兴业银行合并就是因为第一金融投资股市受挫带来了呆帐增加(1996年比1995年增加了23%)。类似的韩国金融动荡也带来了巨额的银行业呆帐,政府也积极以银行业的合并来解决一部分问题。

二、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的特征分析 进入90年代,西方银行业并购浪潮既创下了历史纪录也创出了新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目的明确”——扩大规模,增强实力。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并购原因及经济背景,又显示出了不同的追求规模,增强实力的目的特征:

1.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追求效率型”银行业并购以提高盈利水平。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度、越南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能与发达国家等同,但也都步入了快速、良性的发展轨道,银行业的发展也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走向了正轨。开放程度也较大,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该思想指导下,银行业的并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从效率的角度包括降低成本、优化管理实现规模经济的真正内涵,以与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相竞争。如新加坡,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很严,其国内的金融机构少有并购,但其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银行如大华银行,为了竞争合并了大华银行的分支机构,这与马来西亚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使竞争加剧不无关系。

2.东欧转轨国家的“结构调整”型并购以扩大规模。(1 )东欧国家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从1992年开始了经济体制转轨。在银行业的改革上普遍实行了“重建”即私有化,放松市场准入,培育新的商业银行促进竞争。但也带来了银行数量增多,中小银行比重大,实力相对很弱的不良后果。以俄罗斯为例, 银行家数由1990 年8 月的202 家增加到1995年的2559家,但总资本仅为5万亿卢布,平均每家仅40 多万美元(19.5亿卢布)。面对这种局面,俄罗斯政府积极提倡优化组合,结构调整,促进银行业的规模重组,而其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很不理想,对外资的吸引能力有限,国内银行业竞争不大,大银行具有垄断优势,形成了金融巨头集团,操纵银行业的结构调整,这应是目前俄国国内银行业并购的主要原因。如俄国第八大银行首都储蓄银行与国家农业银行(俄国第五大银行)合并以增加规模,扩大势力范围,政治因素多于经济因素。俄罗斯的情况具有普遍的适用性。(2 )银行业改革的“重组”也是转轨国家多选的手段。如匈牙利、波兰等国。对于这种改革更符合上面所说的“结构调整型。”

三、发展中银行业并购的国内经济影响 1.银行监管难度加大,不利于银行业的稳定经营。银行业的监管水平是随着银行业的高度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美国银行业发达,交易工具先进,处于全球金融创新之列,对银行的监管也是各国中法制最完备、体系最缜密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对大型银行的监管经验,所以即使银行业合并成为超大型银行,以其先进的技术、完备的法律也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发展中国家则显然做不到,没有发生银行业并购之前对银行业的监管都漏洞百出。像韩国对银行监管不严,致使商行投资股市受挫,形成呆帐损失。一旦走向大规模的集团化银行所带来的只能是金融危机,如目前由泰国发生并波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国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

2.银行业的规模不能与本国的经济水平发展相适应,造成金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规模过大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相矛盾,也会造成浪费,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

3.对本国的银行业产生误导,片面追求规模而忽视了自身效率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

银行业的并购既然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也一定是有它的存在价值。其最具活力之处在于引入了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观念。谁经营不好就有可能成为目标公司受到收购的威胁,从另一个侧面鼓励各银行改善经营提高盈利水平成为市场竞争的“胜方”。

四、对中国银行业现状的思考 1.对国有专业银行高度垄断的思考。我国目前虽然出现许多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国有专业银行的绝对垄断地位却没有动摇过。这是否是正常的现象呢?银行规模应是在体系完备、分工合理的金融体制条件下形成,而中国银行业目前这种规模状态并非具备了上述条件,是人为因素促成了国有专业银行的垄断,而带来的最大后果是自身没有追求最大利润的商业动机,仅仅是完成国家的指令性计划。目前应是对这种过大的规模进行体系内的横向重组,适当拆散以地方性银行为适度规模组合,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使得规模与经济水平相适应。

2.对政府主导金融的思考。中国的金融发展战略也无一例外是“政府主导型”,但这种政府主导型是不是就是万能的呢? 以日本为例, 70年代日本政府就积极推进产业的集中垄断,当时就极力撮合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的合并,但没有成功。进入1996年由于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特别是“泡沫经济”后遗症却促成了两家银行的合并。所以从中可以看出政府主导型中的政府并非万能,也需要经济的发展相配合。对中国来说应该是引入市场机制,在银行业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规模经济的经营。如1997年的广发行收购中银信就是因为市场的作用,使经营不善方主动要求,再由政府支持而完成的,这应是中国以后银行业并购的雏形和可借鉴之点。

标签:;  ;  ;  ;  ;  ;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