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春
(遂宁市白马中学校 遂宁 6290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这一观念的转变,无疑给遭受众议的语文教学带来一片曙光,对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授受式学习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把他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碧海蓝天。但新课程改革以来有的教师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浮浅化、形式化,将心思用于课的形式上,以“标新立异”的形式来“包装”并不生动的课的内容,如教师设计好几个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特别是“小组讨论”这种形式搞得轰轰烈烈,学生三个一群,四个一伙,甚至让学生加入到喜欢的那一组,整个课堂很热闹。而“小组讨论”这本来就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近来被贴上“合作研究性学习”标签大加标榜。在有些教师的眼里,它好像是新课改的产物,以为这是“合作研究性学习”的最佳形式或唯一形式。于是几乎每堂课都有小组讨论这一道“风景”这实际上还是问答式教学的延伸,看似与学生合作、探究,但自主性却无从体现。这样的“讨论”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在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自行创新的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道德,促成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从而张扬个性、健全人格的学习。它不是培养“小科学家”,也不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而是所有中学生都能经历的一种学习活动。
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意识,学会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那么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1、自觉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保证
初中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转变与适应期,也对新的学习充满了渴望与新奇感,教师必须抓住时机,设法使学生改变原先对语文学习的不良看法,唤起并留住对语文的浓厚兴趣。研究性学习摒弃了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做法,这正有利于燃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心理学家肯·韦尔伯认为真正的学习是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只从单方面按教材逻辑和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时常会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涣散,最后导致思维惰化。只有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非一个认知体,才能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保证研究性学习正常有序地开展。
(1).抓住热点问题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接壤。如果教师能经常在课堂上引进时代活水,抓住热点问题,那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当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介入学生的生活并影响思想时,教师及时开展了课堂讨论——“我们看网络文学”;当日韩的青春偶像剧成为同学们饭后茶余的谈资时,当韩寒的名字连同其偏才的事迹挂在同学们的嘴上时,我们及时组织了课堂辩论;当教师感觉到部分学生正在渐渐失去诗歌精神的时候,搞了专题研究——“顾城诗歌与顾城现象”,还把讨论的空间安排在人文气息浓厚的学生阅览室。那种时刻,青春的热情被唤起,青春的血液在涌动。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热情之高是教师们始料不及的,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可小觑,有些发言可谓掷地有声。大家在唇枪舌剑中提升了思维,锻炼了语言,体验了情感。
(2).设计活泼形式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传统。如果能不时地变换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这样的课不愁没学生喜欢。
在学习中国古代诗词和现当代诗歌时,教师不是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而是布置回家作业: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然后灌制成磁带,有条件的配上背景音乐。此语一出,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几天后,作业全交。当一盒盒磁带在办公室里播放,老师们惊呆了:这是我们学生念的与电台播音员所读不相上下!
学习苏轼《水调歌头》一词时,教师在一个月圆之际,把同学们带到了校园漂亮的草坪上,请大家在室外高声朗读。同学们像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一个个兴味盎然。真切地感受“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那种对友人衷心的祝福。
在学习鲁迅的《雪》时,教师请同学们设计一幅MTV,要求展开想象组织画画,配上同画面内容相吻合的音乐,设计一段能揭示主题的画外音。
完全可以断定,一旦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的智慧与才能是无法估量的。
(3).引导学生质疑 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不断地唤醒和弘扬人的天性中蕴藏着的探索的冲动,养成敢于质疑的个性。教师若能经常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以时日,学生不仅能有效地学得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批判性思维,培养自身良好的问题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譬如,在学习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印发了他的另一篇小说《项链》,让学生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用十年青春换一条假项链是否值得进行讨论。学生阅读之后,思想豁然开朗了,不但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对玛蒂尔德的命运不再抱有同情而是一种庆幸。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大胆地对传统定论进行质疑了。
“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著走近语文研究性学习,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
2、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
有了前一阶段的铺垫与积累,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参与已趋向自觉。由此,我们更高的目标是希望同学们能在主动学习、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去体验、去思考、去学习。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就阅读而言,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建构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洞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作为读者的创造,在研究性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布鲁纳提醒我们,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率性而为,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亲历实践,对问题作出合理、客观的分析与解释,努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所在。
这时,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设计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渠道。
(1).提供相应材料 如果研究性学习只局限于从课本到课本,那么学生的视野仍将被限制,学生的思维仍将被禁锢。只有当教师把学生从教材的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不断地去引进新的知识信息时,学生的潜在智能才会在这些信息的刺激和触发下活跃起来,从而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行动中,并且获得深刻的情绪体验。有了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同学们就可以较快地进行比较研究了。比较是观察、分析、整理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智力劳动。语文学习中比较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古今中外的作品之间,作品的遣词造句、材料的选择运用等等,都可以用来比较鉴别。经常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学生既能巩固旧知,又能更好地探究新知,从而去发现一个个新大陆。
(2).指明探究方向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他认为学生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一切教学工作都应围绕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进行。当然,“非指导”不等于不指导,而是指导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它强调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以区别传统教学中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式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也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教师需帮助学生澄清自己学习的内容,创设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建立一个积极而无威胁的学习环境,并给学生指明一个探究方向,让他们有的放矢地围绕一个角度、一个目标去查阅资料,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3).创设冲突观点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每个人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建构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如此。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途径之一,就是开发学生独特的接受个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因此,教师不妨常给学生创设一些相悖的有冲突的观点。有冲突,就会有争论;有争论,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提高。如果不经常倡导一种自由精神,不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不会有独立人格的建立。因此让同学们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在课外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生体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来接近作品、探究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很多独到而有价值的意见。
3、自行创新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我们的学生最终是要面向社会的,在培养了学生对已有材料学会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要帮助他们善于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热点,对种种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现象进行搜寻、思索和分析,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论文,这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提高阶段,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心理学家布朗把“创造”分为创造性的个人、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的产品三类。对中学生而言,要求他们创造出全新的产品,那显然不现实,但如果我们重视学生的自我表现,把观点的重新组合,把独一无二的看法以及充满个性色彩的评论都归入创造性产品,那么中学生人人都具有创造新产品的能力。确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批判、选择和存疑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
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应注重过程,但也不能轻视结果。事实上,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既重过程又重结果,两者是紧密结合的。根据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加涅把学习分为三类: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而每一种学习都以前一种学习为基础。研究性学习应属于问题解决的高级学习,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学习。因此,议论性作文是课堂研究自然的延伸,也是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具体运用和体现。让我们从同学们完成的作文中,感受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一睹青年学子的风采。
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有着五千年的悠久传统,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方式趋同化,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在我们强调让创新的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时,我们切不能丢了传统。我们所说的创新是在尊重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是扬弃,而不是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比如对传统典籍的诵读、唐诗宋词的诵读,我们不仅不能忽视,而且还要大力弘扬。通过诵读,让学生深刻了解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并对其产生清醒的文化意识。研究不是一切,不可把研究绝对化。背诵、朗读、表达等基本功训练,将无可替代!
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落实,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还有评价机制的改变。在这过程中,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规范与创新、阶段与整体、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也刚刚起步不久,一切都在摸索之中,以上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产生的几点想法,很多新理念的贯彻落实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论文作者:张银春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学生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同学们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过程论文; 传统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6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