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100)
摘 要:目的:针对神经内科头晕患者产生有关症状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的100例头晕患者有关资料,综合分析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进而总结对神经内科患者产生头晕眩晕症状的主要病因。结果:在100例头晕患者中,有12例患者为前庭中枢性眩晕,24例头晕患者与系统性疾病有关,51例患者为前庭周围性眩晕,10例患者为精神型心理障碍性头晕,3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或其它不明诊断产生的头晕症状。分析51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可知,其中有11例患者为美尼尔氏病,40例患者产生良性阵发性眩晕。结论:经比较分析可知,在神经内科产生头晕眩晕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一个病因,在临床诊治中应根据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状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
关键词:头晕眩晕;神内患者;主要病因
1. 前言
头晕是具有头重脚轻感觉的一种症状表现,通常患者感到缺乏稳定性及平衡感,若存在物体运动的一种错觉就属于眩晕。在临床中头晕眩晕患者比较常见,据国内外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有头晕症状的约占三分之一,超过65岁的就诊患者头晕眩晕症状是主要病因。头晕眩晕症状在临床中具有十分主观和特异性的重要特点,而且,针对头晕眩晕症状而言,不同患者的感觉也各有差异,所以,医生根据患者对头晕眩晕症状的主诉难以获得具有准确价值的临床诊断信息。此外,患者在产生头晕眩晕症状时,其引发原因还容易与普外、神内、神外、耳鼻喉及骨科等很多学科的病因具有一定关系。本研究收集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的100例头晕患者有关资料,针对神经内科头晕患者产生有关症状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神内头晕眩晕患者的主要病因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的100例头晕患者有关资料,详细分析及评价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的疗效。患者年龄在19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44.8±6.5)岁,其中有45例女患者,55例男患者。患者与神内头晕眩晕患者有关症状相符,告知患者细节并得到同意时,调查研究患者的基本资料、既往诊断、临床症状及缓解方式等有关情况。
2.2 方法
患者都接受头晕检查,采取扫视其眼部及平衡跟踪的检查方法,再利用甩头试验及抑制前庭咽反射检测方法检查头晕症状,对患者前庭功能障碍情况应用电测听和前庭自旋转试验方法检查,患者产生循环缺血同时存在头晕症状可再进行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若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应采取汉密尔顿抑郁表及焦虑表情、症状自评表等方法详细诊断。
2.3 分类标准
结合检查结果对神内患者的头晕眩晕症状分类,根据国内外分类标准主要分为系统性疾病有关眩晕、精神心理障碍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药物不良及其它情况导致的头晕眩晕等五种主要类别。
3. 结果
在100例头晕患者中,有12例患者为前庭中枢性眩晕,占12%;24例头晕患者与系统性疾病有关,占24%;51例患者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占51%;10例患者为精神型心理障碍性头晕,占10%;3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或其它不明诊断产生的头晕症状,占3%。分析51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可知,其中有11例患者为美尼尔氏病,占21.6%;例患者产生良性阵发性眩晕,占78.4%。通过比较分析可知,产生头晕眩晕症状的神经内科患者中,占比例最高的患者主要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与其它原因相比较,引发头晕眩晕症状患者的差异比较明显,因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引起在神内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引发患者头晕眩晕症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病因。
4. 讨论
头晕眩晕症状在临床中属于运动性幻觉,其主要病因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造成患者在运动中出现程度不同的旋转感或摇摆感,进而在身体上产生不稳定状态的一种感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产生头晕眩晕症状患者在临床中的确切发病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但通过分析研究产生头晕患者的主要病因,很多医学研究者普遍观点是由于各种疾病病因导致的周围前庭及中枢前庭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进而使患者产生头晕症状,这类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本研究中对收集的神内头晕眩晕的100例患者为例进行较深入地分析,根据患者存在的头晕眩晕症状与头晕眩晕有关诊断标准相结合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收集的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前庭周围性头晕患者。而且,在对前庭周围性头晕症状分析可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其主要原因,所以,经过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引发患者产生头晕的一个主要病因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临床诊治中,应认真观察并准确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状,进而使患者及时得到准确诊断,为使患者提高治愈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经比较分析可知,在神经内科产生头晕眩晕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一个病因,在临床诊治中应根据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状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使患者及时得到准确诊断,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樊丽华,王登岭.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8
[2] 马文娟,杨佳.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病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5
[3] 单希征.眩晕诊疗的中西医结合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10
[4] 刘军.香丹注射液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6
[5] 单希征.眩晕的精准医疗[J],北京医学,2017.9
[6] 姜树军,单希征.头晕眩晕临床研究热点[J],武警医学,2017.12
作者简介:
王海涛(1980-),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双城人,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论文作者:王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患者论文; 头晕论文; 症状论文; 前庭论文; 阵发性论文; 病因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