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所在的学校共有六个教学班,同级单班,且大多班级人数较少,属于农村小班化学校。学校平时主要通过好习惯星级评比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习氛围的营造。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平行班之间的竟争,存在着很多不足。通过小班化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摸索,利用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调动区域性的合作活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关键词:课堂模式 小组构建 素质提升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当前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突出要求,它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目的,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使学生在探索中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形式在学生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展现出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特点,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参加学习、活动和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合作探究式课堂的设计要注意哪些,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科学分组、民主课堂
分组时座位原则上按编号相邻的同学对坐,便于同层次的一起探讨,低一层次的同学方便请教;小组内每两周对调一次,小组间也两周调一次。为了方便学习交流,学生的座位设为面对面围坐。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能力选定常务组长,然后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常务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和工作能力选出纪律组长、学科组长、文体组长、卫生组长。并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培训,明确相应的职责,定期对岗位工作进行考核。
对于学生,我们要关注全体,也要尊重差异。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展开小组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例如: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很多学生不敢举手发言,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就此,笔者想到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包袱,如何让他们卸下,怎么才能让他们有卸下的动机,于是我想到应该建立一个奖励的机制,建立一个与班级里的活跃分子不一样的奖励机制,就是这些孩子如果能回答问题,加最多的分数3分,其他的学生加1分2分不等。这样以小组为单位每天总结总分,慢慢地他们就得到了小组的重视,得到了班级的重视。逐渐的这些班级里的弱势群体将转变成开朗活泼的精灵,课堂就有了“意外”的收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互帮互助、有效合作
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我们在鼓励孩子全方面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协同精神,小组合作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重视系统性和协同性。小组合作的创设正是利于团队精神的发扬,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情感或观点,有道理的,给予赞赏和肯定,不正确的,决不批评、嘲笑。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敢说、乐于学习,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创造性火花不时闪现。加强小组成员的课外联系,有利于合作精神的拓延,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注重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互交往。学生之间的课外交往不仅是小组内成员的交往,还可以是小组与小组间的交往,扩大交往面,增强交往效果,培养他们向课外拓展的能力。
三、依托小组,有效评价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实施高效的课堂评价,会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业成就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围绕课堂学习的评价是目前对学生在校评价的主要方式,此种评价方式围绕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以衡量学生“学”的效果为主要目的。课堂评价具有及时性强、灵活性高、情境化深等优点,在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后,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评价可以制约着课堂,避免小组间成员懒惰,鞭策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根据老师或同学的指导改变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不灵活地运用教学评价,学生就会出现解题效率低,方法单一,没有创新。久而久之数学课堂会失去该有的“热闹”。 围绕课堂学习的评价是目前对学生在校评价的主要方式,此种评价方式围绕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校将课堂学习评价分为预习、交流、展示、练习四个方面。教师根据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给分,每节课课后由相应的学科组长进行分数结算,每天放学前由学习部长统计一日分数。
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许多。为学生终身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学习小组与学生“学”、“行”的评价整合作为一种尝试性的手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校合作关系尚待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规范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意识,走下讲台,走出教室,走入学生,发掘学生的潜力,形成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以上的几点建议,让数学课堂精彩而充实起来。在不断摸索中解决困难,在解决困难中前行。
论文作者:盛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9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课堂论文; 评价论文; 组长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班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