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下乡的现实意义论文_王茹

浅析电影下乡的现实意义论文_王茹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省 西安市 710119)

摘要:电影“2131工程”是国家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制定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所谓“2131工程”就是指,在21世纪初实现每个月每个村至少放映一部电影。因为有了政策的支持,所以全中国的农村基本上每天晚上每个村都会有电影放映,这种全国农村村民不约而同一起看电影的景象成为了一种媒体景观,从而演变成了一种“视觉展演”。这种电影下乡政策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公共服务功能、以及国族身份认同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本文就以这几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影下乡;意识形态;公共服务;身份认同

列宁在建立俄国的苏维埃政权时说过一句话,“在所有的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那么,为什么一个政治家会觉得电影是一门最重要的艺术呢?结合我国提出的电影“2131工程”来看,此时的电影已经承载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体现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媒体景观。不同与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所要表达的告知群众事实的态度,以及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电影还同时体现了它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面,以及娱乐人们生活和提高精神文明境界的功能。这种视频加音频同时进行的艺术,可以更好的无阶级无边界的普及给广大群众,使大家产生同样的情感共鸣。对于个人来说,电影也是现代人观看自己身心的一面最贴切的镜子。

一、电影下乡的时代意义

“看电影”不仅仅是观看某一部具体的电影,而是一种伴随着其他更多的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1]此时的电影下乡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村民们每天晚上集中起来观看一部影片,从这个活动形式的本身就可以看出是这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在这种仪式的框架下,电影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参与这种仪式的过程,所以过程本身即是它的目的。当权利发挥它的作用时,它想要表达的意识形态就会通过话语来进行传达。在21世纪初期,为了向广大偏远地区的农民传播国家的意志,让更多远离中央的人民群众和祖国心连心,一起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电影“2131工程”将这些意识形态以电影放映的形式传达给各个地区的人民群众,让他们可以充分的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

电影在内容方面也可以很好的体现我们国家的主旋律,比如说一些战争类电影就是在主流的意识形态下对于革命的讴歌,这时候电影的话语就会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并且稍稍依附于权利,电影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功能也同时扩大。因此这有关电影的“国家理论”也诞生了,所谓“国家理论”,广义上可以指一切对电影和国家关系的思考。具体到新中国,是指主张把电影作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的电影本体论思考。[2]“国家理论”的体现不仅仅是在电影的内容方面,还包括对于电影的批评以及各种电影理论的研究,这些内容都要与我们的国家利益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理论”更是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如何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如何将中国电影更好的走出去,如何将好莱坞电影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等,这也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在电影下乡的这个“仪式”中,电影是由专门的放映员放映的,影片的内容则是由权利的最高等级所决定的,所以甚至有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根本不懂汉语,听不懂演员到底在说什么。这时候就充分展现了电影这门艺术的优越性,即便语言不同,还是可以观看画面的,就算是不识字的文盲也是可以看得懂画面所表达的内容。电影是用影像来记录一切的,影像所能传达的受众又是更加广泛的,不分阶级不分文化程度。而且,一段生动的视频信息总是比一大段的文字叙事更能得到大家的关注,也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政治家们选择利用电影这门艺术来进行社会管理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电影的内容可以引起共鸣振奋人心,集体观看影片的形式又可以整合人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在电影下乡这整个过程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二、电影下乡所体现的公共服务功能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由政府花钱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来服务人民群众。国家提出的电影“2131工程”也是公共服务的一个项目之一,由政府来组织策划,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观看电影的机会。著名的管理学家阿尔布瑞契特和詹姆克有一个关于服务三角形的模型理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服务战略、公司系统、和工作人员,它们相互配合,目标是以位于圆心的顾客为中心,开展面向顾客的服务。[3]服务战略是直接服务于顾客的,以一定要让顾客得到最满意的服务。工作人员不仅要服务于顾客,还要满足公司系统提出的要求。而公司系统除了为顾客提供人员进行服务之外,还有各种软件硬件设施的提供。如果将此三角形模式对应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那么服务战略就代表着电影“2131工程”这项政策、公司系统则对应着政府及一切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就是农村电影放映员、顾客自然就是广大农民群众。

从这个服务三角形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公司系统虽然可以全覆盖,但是并不能对特殊化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是之前所说的有关个别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不懂汉语的情况,尽管少数民族类别的电影还是有的,但是对于个别地区的空缺也是存在的,为一个地区专门拍摄一部影片的成本又太大,所以观众只能靠画面中演员的神情来理解意义。第二,工作人员的服务高于顾客需求。很多地区的群众在观看影片时不能深刻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意义,解构电影的语言需要和自身的文化程度以及阅历有关,但是很多人并不能独立去解读电影,所以他们更渴望观看一些“毫无深义”的影片,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服务质量”。第三,服务战略被“反消解”。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提出,就是希望电影扩大它意识形态宣传的功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目的可能不尽人意。虽然没有达到战略所规划的目的,但是由于广大群众每天都会聚在一起,就算不能够很好的观看影片(因为语言不通或者理解不了),但是大家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就是政府以强制方式的指令,花费了各种人力物力,希望能够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他们的娱乐生活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其初衷是很好的,也是政府发挥其服务只能的一个体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服务的公共建设可能变成了村民之间联络感情,加强沟通的娱乐时间,这种意识形态的反消解,也多多少少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中国农村的电影放映工程想要真正发挥好政府为大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功能,还需要从各个角度多加思考,这样才能将公共服务的意义发挥到最大化。

三、电影下乡所带来的国族身份认同

国家公民对自身国族身份的认同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经由多种文化表征建构起来的个体的文化想象。[4]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属于政府为广大群众提供的一个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许许多多的人民群众都可以享受这项福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给农民群众的休闲生活带来了革新的变化,许多群众都感慨自己可以出了家门就去看电影,并且是由机器工作所带来的娱乐,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政府提供的这项免费服务也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自己生活质量的提高,终于过上了“翻身做主”的日子。这种电影下乡以露天电影的形式播放,农民在观看的同时不禁会想到自身,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期望,这种新旧环境的对比,也让广大群众深深感受到了新中国的伟大,对祖国的发展也满怀期待。在这种情境下,广大群众就对自己的民族身份认同有了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意义。

电影下乡是与国家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意识形态传播的同时也让农民群众看到了自己的身心,看到了自己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权利的受益者,也从观看电影的感受中看到了自己充满光明的未来。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他认为意识是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里的一个神秘的瞬间,就是一个婴儿在照镜子的时候,初次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形象,觉得那个形象比自身更加完美,那才是真正的自我。结合到电影中来,当农民在露天的影棚下免费观看电影时,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期望投射到电影中,将演员看成是更加完美的自我,电影结束后自我的形象也就得到了强化。国家利用电影下乡对新政权进行大力的扶持,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新中国的主人,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将自我完美化,强化了自身的形象。观影之后的这种感受让农民群众体验到了政府提供这项福利的意义所在,从而也会立下新的目标,不仅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奋斗,也要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而奋斗。

可以看出,电影放映也拉近了农民和国家之间的距离,它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电影放映的目的,在国家与农民之间建立了一种统一性的关系。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与旧社会相比有了不一样的社会地位,他们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付出的汗水也得到了尊重和认可。同时也消除了旧社会那种“天高皇帝远”的现象,农民与国家之间建立的这种统一性成为了一个桥梁连接着政府和人民,一种新型的国乡关系的得到了认可,并且逐步稳固的建立起来了。

四、结语

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也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话语权利空间,围绕着看电影产生新的话语和组织形式。大家聚在露天的场所里一起看电影,难免会进行沟通交流,谁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来发言,也是话语分配的一种方式。在旧社会,话语权毫无疑问掌握在一些地主和乡绅口中,但是由于新型的国乡关系的确立,农民群众也可有拥有话语权,发表自己的言论。放映员作为连接政府和农民之间放映工作的一种职业,他们的工作除了电影的放映还有就是对于电影的解说。他们的解说就是要结合国家意识形态,将影片内容进行高度总结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虽然他们在解说的同时也会结合自身的学识阅历和思想感情,但是主要的任务还是确保影片的宣传意义,以提高大家的“爱国之心和社会主义觉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放映员是国家话语权在农村的“代言人”。电影下乡促进了一种新型的国乡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意识形态下话语产生、传播的新的公共空间,推进了一个具有高度政治化和组织化的农村社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张静红,张翎,等.“视觉展演”: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实践的文化阐释——基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的田野调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04)

[2]陈犀禾.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电影本体论[J].电影艺术,2015,(05)

[3]高樱娟.公共服务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电影工程[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4,(05)

[4]朱戈.电影下乡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政治化[J].文艺研究,2017,(12).

作者简介:王茹,(1994.01-),女,安徽省阜阳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论文作者:王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影下乡的现实意义论文_王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