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ICU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及观察疗效论文_谢亚丽

针对ICU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及观察疗效论文_谢亚丽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200)

[摘要] 目的:探讨ICU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ICU内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58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2个小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29例,加强心理干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28例(96.6%),高于对照组的23例(79.3%);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针对ICU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心理干预能提高治愈率、缓解病情恶化,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心肌梗死;心理干预;心理状态;治愈率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状动脉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诱发休克、心律失常、心衰,威胁生命安全。有学者研究称[1],患者在ICU内治疗时,做好护理工作尤其是心理护理,可以提高临床依从性,继而改善预后。基于此,文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我院ICU内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58例,起止时间段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以入院编号为准,分为2个小组:29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14例(48.3%),女性15例(51.7%);年龄位于37-69岁,平均(55.2±4.8)岁。29例试验组中,包括男性16例(55.2%),女性13例(44.8%);年龄位于35-70岁,平均(54.7±4.5)岁。2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以下研究。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体征监测、基础护理等。

1.2.2 试验组 加强心理干预,具体如下:(1)认知干预。患者因对病情不了解,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此时护士要和患者主动交流,利用图片、视频,配合通俗语言介绍心肌梗死的病因、治疗方法、预期效果。对于错误的认知及时纠正,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增强保健意识。(2)应激干预。用药或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应激源,护士要指导患者积极应对,正确面对疾病和治疗,树立坚强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可以采用镇静药物,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保持平稳的生命体征。(3)心理疏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在疾病和治疗影响下,容易出现抑郁、悲伤等负性心理,此时护士要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构建和谐信任的关系,尽量满足各项需求。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喜好,培养生活情趣,例如读书、养花、交谈,用来转移注意力,能积极配合护理操作。(4)情感支持。从患者家属入手,要求家属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促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温馨。ICU内严格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家属应利用好探视时机,可以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生活信心。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3]:治愈:胸骨后疼痛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好转:胸骨后疼痛减轻,心电图ST段改善;无效:胸骨后疼痛依然存在或加重,心电图ST段异常。(2)在护理前后,分别利用SAS、SDS量表,测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2],分界值为50分、53分;得分越高,说明负性心理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表格记录各项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的最新版本,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t检验。如果P<0.05,说明组间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1例,共计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9例、无效6例,共计有效率为79.3%。对比差异显著(χ2=4.061,P=0.043)。

2.2 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为(52.4±6.3)分、(55.0±6.8)分;对照组为(52.6±5.9)分、(54.7±6.5)分。护理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为(37.9±2.6)分、(38.6±3.9)分;对照组为(40.5±3.1)分、(41.0±3.4)分。分析可知,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t=3.460/2.497,P=0.001/0.015)。

3讨论

心肌梗死发病急、进展快,由于并发症较多,因此死亡率高。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是过劳、激动、便秘、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吸烟饮酒所致。在国内,中老年人是心肌梗死的高发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近年来发病人数明显增加,每年新发病约为50万[3]。结合临床实践,心肌梗死患者在ICU内接受治疗时,做好护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文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对象,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张菊霞的研究结果一致[4]。分析可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患者的护理需求也在提高,而心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疾病、手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负性心理,例如恐惧、焦虑、悲观等,不仅影响诊疗活动,还可能加重病情。加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正确应对应激反应,减轻心理和精神压力,并得到家属的情感支持。如此,有利于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临床依从性,为治疗和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针对ICU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心理干预能提高治愈率、缓解病情恶化,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小平.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354-2356.

[2] 赵丽.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245-246.

[3] 邓亚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152.

[4] 张菊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心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6):48.

论文作者:谢亚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针对ICU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及观察疗效论文_谢亚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