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履现状及澄清性思考论文_王佥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履现状及澄清性思考论文_王佥崇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的核心由其价值观体现出来。在当代中国,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与践履,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同时,澄清哪些事迹是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践履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基金项目:2015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哲学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15ZXB02)的阶段性成果。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时期,并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政治、经济等改革将会进行到底。此时,社会上的各种经济现象越来越纷繁复杂,虽然贫富差距稍有拉大,但社会上各个利益主体的获得感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奉献感越来越强烈。因此自从200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评审出大批感动中国的人物、震撼人心的事件。电视台每年向全国观众推选出十名左右平凡而高尚的人物,迄今为止已有120多位感动中国的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季羡林、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更有张荣锁、魏青刚、洪战辉、黄久生、王锋这样的普通百姓,还有郑培民、梁雨润、牛玉儒、杨业功、刘金国、刘跃进这样的党政干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例如在第一期人物事迹里面,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党员干部:逝世于2002年享年只有59岁的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他成为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郑培民的一生是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们的伟大事业,最终累倒在为党工作的岗位上。郑培民以三件遗物和一句遗言让无数人为之感动。这三件遗物是一个防腐账本、一本廉政纪录和几十本日记。他最后的遗言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不要闯红灯。有人说,这平平常常的五个字,正是郑培民一生官风人格最好的总结和诠释。他从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做违规事,两袖清风做了几十年官,光明磊落做人。再例如:在2016年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为科学贡献终身的著名人物是潘建伟,他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三、四、五、六、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验证GHZ定理;提出利用现有技术可实现的量子纠缠纯化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实现突破大气等效厚度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先后实现绝对安全距离超过100公里和2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及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提出基于冷原子量子存储的高效量子中继器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利用冷原子系综实现高品质的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量子存储;利用多光子纠缠实现重要的量子算法和突破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实现任意子分数统计的量子模拟。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没有计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的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工人、教师、农民和打工者们,他们或者在个人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他们总是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以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尽管社会上也有着少部分的人、事令人不尽如意,但总体上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人们的精神风貌、道德素质都具有了鲜明的时代化特色,价值观的追求与体现呈现出良好态势。

如何在全社会肯定和澄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履行为,是决定一个社会风气、激励人心的关键性措施。

首先,关注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价值观的教育素材。从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出发,在宣讲过程中使用讨论、辩论等方式,给民众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论辩的空间,厘清自我的价值取向。这样既避免了宣传与社会生活的脱节,又帮助受教育者在论辩中进一步澄清了自我的价值观。其次,提倡反思性思考。在帮助百姓澄清自我价值观、了解到哪种价值观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基础上,提倡百姓对某种价值观的形成原因进行进一步反思,启示百姓可以从家庭背景、经济状况、重要生活事件等角度反思某种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厘清这种价值观对自我成长及今后发展产生的或利或弊的影响,并根据利弊与否决定是否改变某种价值观。再次,培养价值意志。在澄清自我价值观、反思价值观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民众将价值观付诸价值选择行为的能力。鼓励受教育者进行独立思考,面对各种利益冲突能够独立判断、自主选择、独立决策判断。正是在这种选择中民众才会真正明白责任的内涵和意义,也能主动去为自己的独立选择负责任;并注重价值意志的培养,即在不同的情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自我价值观一致性的能力。最后,肯定先进人物、事迹的价值行为。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采取的各种行为,它不仅是社会、教育者要求个人达到的目标,而且体现了人类道德精神的高度复杂性。只要先进人物、事迹被提升至“价值”水平,它就很可能在个体生活的许多场合影响个体的行为。这样,价值观就会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

总之,对于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行大力表彰与宣传,能够潜移默化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及全方位的价值观诉求里面来。

参考文献:

[1]高路.中国价值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江畅.论当代中国价值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王佥崇,女(1975-),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哲学。

论文作者:王佥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履现状及澄清性思考论文_王佥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