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王月珍

王月珍

(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 四川 眉山 620860)

【摘要】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98例本院收治结、直肠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实验组(n=49),给予实验组患者瑞芬太尼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维持平稳度和可控度、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疼痛评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麻醉维持平稳度和可控度对比,实验组较对照组维持平稳,易于调控,P<0.05。疼痛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瑞芬太尼具有一定优越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老年患者;麻醉;术后苏醒时间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128-02

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的脏器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为大脑萎缩等神经系统的表现[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对麻醉药品的选择应谨慎。本次旨在分析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行结、直肠手术的老年患者,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实验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5±5.5)岁。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3.5±8.5)岁。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均进行相应生命体征监测,给予实验组瑞芬太尼(国药准H20030197,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麻醉,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成50μg/ml浓度,麻醉诱导,负荷剂量为0.5~1ug/kg,静脉泵注,维持剂量0.1~0.15ug/kg/m.将咪达唑仑0.05mg/kg、0.5%~2%七氟烷等药一起使用,给予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2,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麻醉,0.3~0.5μg/Kg诱导剂量,临床镇痛效应减弱后舒芬太尼按0.1~0.2μg/Kg静脉推注,将其与0.15mg/kg顺阿曲库铵,静脉推注共同使用,用于麻醉诱导维持。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疼痛评分。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评价标准。显效:自主呼吸时间较快,术后苏醒时间较短。有效:自主呼吸时间快,术后苏醒时间短。无效:自主呼吸时间慢,术后苏醒时间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实验组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9%(47/49);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6%(40/49),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χ2=5.018。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出现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4%(1/49);对照组出现恶心6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33%(8/4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χ2=5.995。

2.3 两组患者麻醉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麻醉指标对比,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可控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老年人对麻醉药物耐受力较低,在进行手术麻醉过程中风险较高,麻醉人员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应谨慎。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瑞芬太尼具有一定优越性,实验组麻醉维持平稳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如下:(1)瑞芬太尼属于一种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1分钟左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在组织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故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与其它芬太尼类似物明显不同。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代谢降低,耐受力较差,瑞芬太尼不依赖于器官功能,还可以提高机体代谢,肝肾功能不全也不影响其麻醉效果持续时间和苏醒时间,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维持,与肌松协同,而出现外周平滑肌松驰、下降血压,减慢心率。老年人术后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麻药的残留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比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2)舒芬太尼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痉挛,还会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出现一定呼吸抑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3]。瑞芬太尼具有μ阿片受体类药物的典型不良反应,当然与剂量和給药速度有关。(3)关于停药后疼痛加剧,可以停药前静脉推注布托非诺、地佐辛、曲马多。

综合上述,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瑞芬太尼具有一定优越性,安全性高,麻醉维持平稳度高,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琳.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TCI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180-181.

[2]张园.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手术的应用对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74.

[3]路敬社.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87-88.

论文作者:王月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王月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