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101300
摘要:目的 观察生脉散加味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 年3月因尿毒症在我科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在患者透析过程出现低血压时予以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加味(红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透析中 2h 及透析后的血压比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透析中 2h 及透析后的血压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散加味可有效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低血压;生脉散加味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替代疗法,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虽然血液净化技术逐渐提高,但随着老年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增多,透析中低血压发病率逐年增高。低血压不仅会严重影响透析治疗效果,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内瘘闭塞、休克,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保证患者透析充分性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本项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8 年3月因尿毒症在我科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生脉散加味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 年3月因尿毒症在我科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经常发生透析中的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61.51±5.32)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62.31±5.82),观察组患者透析时间平均5.15±1.72年,对照组患者透析时间平均5.21±1.84年。原发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西医纳入标准: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诊断标准[1]:透析后收缩压较透析前降低>30 mmHg 或收缩压<90 mmHg,并出现头晕、耳鸣、四肢麻木、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汗、肌肉痉挛等症状。中医纳入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中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标准:倦怠乏力、五心烦热、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淡有齿痕、脉沉细。排除标准:入选患者均排除了严重心衰、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贫血、恶性肿瘤或其他消耗性疾病及依从性差的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透析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机采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 型血液透析机,透析器采用金宝poly flux14L透析器,每周透析2~3 次,每次4小时,常规透析液温度为36℃-37℃,根据患者病情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无肝素透析。血管通路为前臂动静脉内瘘或是中心静脉长期置管,血流量为200-250ml/min,平均220 ml/min,透析液流量 500ml/min,透析中禁食,透析当日未服用降压药物、未用血管扩张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影响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基础治疗,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时按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次透析上机前予生脉散加味(红参10g、黄芪20g、麦冬10g、五味子10g、山萸肉10g)100ml,口服,共4周。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时给予快速补充生理盐水100ml,并予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必要时予50%葡萄糖注射液静推等处理方法,直至血压回升、低血压症状缓解。
1.4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透析前、中、后的血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透析中低血压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改善状况、出现程度、临床症状及透析过程中干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3级,①显效 低血压症状消失,收缩压>90mmHg,能维持透析至结束。②有效 低血压症状明显好转,收缩压>90mmHg,但在透析结束前可再次发生低血压,需补充少量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③无效 低血压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收缩压<90mmHg,需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甚至需要中断透析。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医学统计软件 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透析中 2h 及透析后的血压比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透析中 2h 及透析后的血压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生脉散加味可有效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中后的血压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 10%~30%[3]。发生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有高龄、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透析中进食、超滤率过高、透析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过低、高温透析、干体重计算不准确、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等,由此引发有效血容量减少、血管顺应性降低、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不全、扩张血管物质增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造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4]。由于低血压危害大,我们在血液透析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降低超率量、调高透析液钠浓度、调低透析液温度、补充高渗溶液等,通过以上措施部分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透析中低血压难以纠正。
中医学认为,血液透析过程中津液丢失过多、气随津脱和气不能固摄津液是血液透析出现低血压的主要病机,故气阴两虚是低血压的主要证型。生脉散起源于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主要治疗气阴两虚证。本研究中选用红参,红参味甘、微苦,性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麦冬性味甘寒,养阴清热。二者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性味酸温,敛阴止汗,生津止渴。方中加用黄芪、山萸肉,黄芪性味甘微温,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山萸肉性味酸微苦,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大量试验证明,红参有稳定、升高血压的作用。另外,红参还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抑制心脏缺血-再灌注介导的炎性反应[5]。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皂苷可激发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可改善血管活性,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左心室排血指数,使患者血压升高,改善头晕,胸闷,心悸等缺氧症状[6]。麦冬具有正性肌力、改善心肌缺血、强心及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作用[7-8]。诸药共用可益气养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可治疗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
综上所述,生脉散加味可有效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并使患者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血压调节更平稳,改善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安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叶任高.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
[3]于宗周.现代血液净化疗法[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0.104.
[4]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4.
[5]魏蔚,李羽,魏新川,等.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中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9(4):262.
[6]文丹,张金早,柯红,等.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6):369.
[7]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48-1396.
[8]江挺,陈灼焰,付祥坤.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4):99-101.
论文作者:穆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低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加味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