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与农业经济可以取长补短--关于开放桂林旅游区经济的探讨_农业论文

旅游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可以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开拓大桂林旅游区经济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优势互补论文,相辅相成论文,旅游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桂林山水秀甲天下遐尔驰名,环桂林大旅游区一市十二县秀丽的风光、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农村经济、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日渐为世人认识。为了推动中国旅游业的热点城市桂林乃至环桂林旅游区的经济在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旅游局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描绘的旅游经济发展蓝图:到2010年全国入境人数达7100万人次,国际创汇达430亿美元,国内旅游将达25亿人次,回笼货币105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和抢占市场资源、桂林旅游的发展必须大力开发环桂林旅游区经济的多元化优势,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发掘农业旅游资源、开拓农业经济。利用良好的农业生态经济、民族经济、地方特产充实和丰富大桂林旅游资源;让农业经济融入旅游经济之中,使之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编织一张未来大桂林旅游持续发展的经济网络。本文以环桂林一市十二县旅游区为对象,对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优势互补的前景作一些探讨。

一、大桂林旅游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经济资源

桂林以旅游立市作为发展定位,是因为她拥有“秀甲天下”的山水风光资源。大桂林旅游区是以桂林市景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可划分为漓江、芦笛、尧山、奇峰、龙泉、会仙、雁山、葡萄、遇龙、古板、福利和市区等16个景区。此外还有龙胜花坪原始森林、猫儿山、兴安秦堤灵渠、海洋高尚银杏林等外围景区;共形成了包括阳朔、临桂、龙胜、兴安、灵川、荔浦等县在内的“大桂林”景区,方圆面积达二千多平方公里,其中有开发观赏价值的景区(点)二百多处。环桂林旅游区遍布了典型的岩溶地貌,其中已开发利用了最具特色的岩洞有市区芦笛岩、七星岩、还珠洞,草坪乡的冠岩、荔浦县的丰鱼岩、阳朔莲花洞、灌阳水仙岩等。桂林四周青峰环绕,东北部越城岭、猫儿山蕴育着丰富的水源林,为环桂林旅游区资源注入取之不尽流之不竭的水源,形成了以水流域为代表的风景区——市内有漓江景区、桃花江景区、兴安有灵渠景区、资源有资江丹霞景区、龙胜有温泉景区、阳朔有兴坪景区、遇龙河景区;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集中于桂林地区,使这里成了旅游王国的骄子。如何编辑好大桂林旅游经济网络,必须依托这一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而延伸至农业资源,使桂林的旅游经济形成农、工、贸、旅、产业一条龙;达到共享旅游资源、共同服务于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建设旅游资源、共同受益于旅游资源。

二、大桂林旅游区的农业发展为旅游经济带来后劲

大桂林旅游区的农业是传统产业,其基础好、发展快,有着突出的优势。桂林旅游走“农旅结合”之路,开发“观光农业”,利用农业旅游资源经济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反之又可为桂林旅游经济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财源。1996年以来,桂林地区开发的“观光农业”已经为各县财政收入创造利润,其中荔浦县1997年旅游收入2700万元、利润已达701元;龙胜县1997年旅游收入2061万元、利润达358万元,该县1995年已甩掉贫困县帽子。阳朔县旅游业已成为阳朔县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93年该县的旅游接待综合能力就使其跨入全国旅游名县和旅游大县的行列;近两年旅游带动了阳朔农业经济、乡镇企业经济的稳步提高。1996年该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6480万元,1997年接待109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9889万元;旅游经济效益带来的滚动性发展已远远不可估量。目前,该县沿漓江景区的农业经济正以旅游为中心,蓬勃发展。笔者认为,环桂林旅游区的资源中蕴藏着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潜力;谁开发利用得早、利用得好,谁就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1.林业旅游资源的开发:

大桂林有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原始森林保护区,龙胜花坪自然保护区,湘、桂、黔三省交界的越城岭速生经济水源林保护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多种经济林保护区等森林资源。

2.水果经济作物资源的开发:

大桂林的水果经济作物产区可以办成“观光农业”旅游带,为不同季节的旅游者提供特色旅游。如——阳朔沙田柚、板栗产区、兴安蜜桔产区、灵川白果产区、卫家渡荸荠产区、恭城柿子产区、灌阳蜜枣产区、五通甘蔗产区、永福罗汉果、野山葡萄产区、全州柑桔产区、龙胜杨梅、油茶果产区、资源野生猕猴桃产区、荔浦香芋、香瓜产区等水果经济作物资源。

3.水利库区旅游渡假资源开发:

在大桂林旅游区内有众多水利库区可让人们休闲垂钓,泛舟游泳。如:兴安古灵渠风景区、五里峡水库、灵川青狮潭风景区、永福板峡水库风景区、全州天湖电站风景区等水库资源。

4.生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

以沼气和名贵动物养殖业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更是异军崛起,为未来农业“观光旅游”带来更高经济效益。

笔者近年与有关普查人员对环桂林旅游区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在以上列举的景区附近可以不再兴建富丽堂皇的星级宾馆,而是依景区环境来配套开发类似农家小院或山寨竹楼式的公寓度假村,村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旅游观光、疗养度假、商务考察、学术调查、运动锻炼、野营拉练者们提供餐饮、清洁等方便周到的客房服务。让人们在大自然里或登山采青、或进果园摘鲜、既下库区放铒垂钓、又可亲身体验喂养动物的乐趣;人们在农家的温室里还可种菜、又可养花、并亲自下厨体验回归大自然快乐。因此,开发利用好“观光农业”旅游资源,是桂林旅游业改变单一的“三山两洞一条江”游览线路、从整体和多层次上推出桂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掘农业资源,潜力,形成环桂林旅游区经济特色和自然魅力;同时也是发展大桂林旅游业新的观光模式——走“农旅结合”促进桂林地区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从下表统计数字可以对比近年大桂林旅游区的旅游综合利用、收益情况:

从以上统计数字看,大桂林旅游区近年加快了对风景区的基础建设、配套建全了旅游设施,使得接待能力提高;市区旅游和地县旅游接待人次、收入状况呈上升趋势。表明了桂林的经济在旅游业的刺激下,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由于地、县一级的旅游区有更优于市区景点的项目和丰富的旅游农特产品,因此,形成了桂林旅游的新市场。可见,大桂林旅游区域发展得好,可以为桂林市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桂林旅游区要构筑“农业、旅游、经济、文化、生态”的产业群体,走“效益型”发展道路

旅游业的发展已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经济事件之一”,它已超过老牌的钢铁工业和军火出口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1996年我国的旅游外汇收入10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638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从大桂林旅游收益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情况已看出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各县和桂林经济的龙头产业。

大桂林旅游区的资源优势就在于它有各不相同的特色,有了特色并能很好的开发利用,才能赢得市场。因此,桂林周边的龙胜、兴安、资源、恭城、荔浦等县,除了有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外,它的农业、生态经济环境,浓郁古朴、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都成为当地旅游开发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将旅游项目统一规划、采取不同的方式把“回归自然游”观赏秀丽的山区风光、“民族风情游”领略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嫁节日活动的乐趣;“农业经济观光游”体验农田劳作、秋收夏种、牧马放羊、养蚕织布的过程;“探险竞技游”参与有惊无险、妙趣横生的漂流运动、攀岩登山运动;“地方特产观光游”推出“桂林米粉生产观光线”考察项目,让好奇的人们亲眼目睹、亲自参与、了解与桂林山水有着同样知名度的桂林米粉,它的制作工序、制作方法,最后品尝米粉的滋味,使大家回味无穷。通过旅游活动带动搞活桂林农、工、贸、商、系列商品的市场销售;同时对“三宝”名优商品要继续开发,加强包装、突出地方特色,带动其它特产食品的发展。如近年开发成功的荔浦芋头扣肉罐头、马蹄爽、罗汉果系列食品、桂花系列食品等。让“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特产进万家”的广告语,成为旅游者相传的佳话。让桂林旅游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走与农贸、土特物产以及相关产业的共同协作,优势互补综合效益型发展之路。

四、开拓大桂林旅游业,走“农旅结合”之路是桂林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策略

跨世纪的桂林旅游业应利用自身的有力优势和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效应,加强对周边旅游区的辐射力、抢抓机遇,在竞争方式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实施“新、专、全、快”四字服务方针和优质取胜的策略。

桂林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名人荟萃、文化发达之地。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的文物古迹,有先驱者的光辉业绩,革命者的光辉传统;因此,桂林风景名胜是美的自然与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融合体。笔者认为:桂林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应是风景旅游、科学旅游、文化旅游的完美结合。

新——以旅游者为中心,为旅游者设计提供丰富多姿、特色各异、可选择的自助型游览线路。把大桂林旅游区中的阳朔、龙胜、兴安、荔浦、资源等农业县的农业经济资源与桂林旅游紧密衔接,为旅游市场源源不断的提供更多的“新”商品。有利于增加大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让游人逗留时间延长,达到经济效益增收的目的。

专——开展专题、特色旅游项目,设立旅游主题吸引游客;以名人旧居、民族民居、民族文化、古文化遗址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主题。如:中山纪念堂、八路军办事处、湘江战役纪念碑、教育家马君武旧居遗址、李宗仁官邸、旧居;龙脊梯田、壮寨栏杆、瑶家火塘、侗寨风雨桥、鼓楼群;“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芦笙“歌墟”、端午龙舟赛、佛教还香游;宝积岩洞穴遗址、甑皮岩古人类遗址、兴安秦城遗址、恭城孔庙等。把旅游赋予主题,提高桂林旅游的文化品味,使其更具内涵和生命力。

全——全方位为每一批、每一个旅游者提供服务,各地、县景区要因地制宜、因材施建,加强各种服务设施建设,健全食、住、行、游、通讯的综合功能。

快——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交通、通讯网络,为来访的人们尽快办理各种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满足旅游者的服务需求,加强多方服务机构整体配合功能,构筑一条国际旅游名城的“绿色旅游通道”。

2.实施大桂林旅游集团优势,占领市场、参与竞争的策略。

借助桂林旅游名城效应和每年接待600-800万人次的经验、规模,建好环桂林地区庞大的旅游资源网络、服务功能。以“航空母舰”式的整体形象出现在国内外旅游促销市场上,以大而全、优而全的整体功能占领市场,在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保稳定。让桂林这张旅游“名牌”在国内外旅游行业中争先、创优。

3.实施大桂林风景资源与农业综合利用,保护性开发的长远策略。

桂林风景资源先于旅游业而存在,它是根本的、第一位的;旅游业则是派生的、第二位的,它依附于风景资源而存在。要使旅游业长期、健康地发展,就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大桂林旅游区风景资源的生命力。我们在发展农业时,一定要研究考虑其对风景资源的影响;凡是污染环境、损坏古迹、断流毁林、盘踞绿洲、蚕食绿地、填塘盖房、开山炸石等等损伤风景资源的行为,一律戒止。到2000年,达到桂林环保总目标:(1)市区景区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1985年,SO[2]在大气质量年日平均浓度为0.089MG/立方米,市区湖塘水质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2)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3)环桂林旅游区的自然风貌得到进一步恢复发展,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使桂林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在发展大桂林旅游区建设时把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让它们结成互利互助,并且使相关产业联合开发的集团优势,适当加重农业与旅游协调发展的比例,走一条既促进旅游效益、又扶持农业经济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路;这就是建立大桂林“旅游立市”战略的精髓。

标签:;  ;  ;  ;  ;  ;  ;  ;  

旅游经济与农业经济可以取长补短--关于开放桂林旅游区经济的探讨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