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建筑行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是阻碍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并对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针对不同问题情况予以分析与探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
前言
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也愈加重视,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是指涉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相关问题,其贯穿于整个建筑项目工程实施的始终。经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也应当随之而改变,努力解决现有矛盾,预防潜在安全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在建筑施工中,相关单位及其参建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事故管理,不仅能够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也有助于施工质量、进度的有效提升,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出更科学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方案,积极引用先进、有效的防范措施,真正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竞争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它是企业发展前进的动力。而随着地产行业近年来的兴起,建筑行业的竞争形势尤其严峻。建筑行业本身存在工程大,规模大,难度大的特点,那么如何在竞争中赢得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在确保工程过硬的质量外,还要在行业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并落实管理办法,最大化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就能为企业赢得市场,提高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1.2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施工安全中的主体便是施工人员,往往现代建筑行业中的施工人员均来自五湖四海的基层和农民,由于文化水平的缺失及观念的不统一,无疑就会在施工过程中留下安全隐患。所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必不可少,增强他们的专业施工水平,减少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对企业对施工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1.3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项工程的最终落脚点是消费者,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受益的不仅仅是施工人员及企业本身,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建筑企业要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材料,安全意识过硬的人员来规范企业各项操作流程,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有序进行,从而间接的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建筑施工中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安全法规都有明确规定,凡是从事建筑工程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全面的安全知识培训才能上岗作业。可是现在很多的企业为了减少培训成本,使工程能够早一日开工,就对国家硬性规定的安全培训能简则简,能省则省,造成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普遍不高。相应的,工程行业安全人员普遍存在“他们是老工人了,安全问题自己会注意”的思想,对于发现的问题疏于提醒、疏于更正。
2.2建筑企业缺乏安全文化
建设行业内很大比例的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易于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相应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预防和教育也比较松散,故企业一开始就缺乏一套科学的安全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如果企业没有发生过的重大的安全事故,那么企业的安全侥幸心理就会越攒越大,最终完全将安全管理抛诸脑后,不管不问,这样的下场只能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定是企业所不能承受的。
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
3.1严格落实到责任人
质量监管部门负责对所有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进行监管,督促其认真落实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对落实不力的要进行惩戒。建筑企业在每一个项目施工前都要制定一名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负责在项目施工期间对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安全监管部门要与建筑项目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将相关责任及处理事项进行罗列。根据安全检查计划,按规定时间段对建设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
3.2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地建立健全建筑企业安全长效机制,并一系列制度措施保证长效机制落到实处,进而保障安全生产理念得到贯彻执行。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缺失保障一线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好国家各项安全管理办法,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配备办法》,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专人负责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专项的制度,从管理层面上规范安全生产的进行。其次,注重安全检查,做到不落一点一处,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制定专人负责,并在制定日期内进行安全复查,复查不能通过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彻底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在实际监督中,对于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应从不同层面给予适当补助,加强榜样宣传。而对于安全管理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可以先在前期给予适当警告,让其自我反思、虚心学习,尽一切可能的在最短时间内改变事故多发的情况。但若警告后仍没有改进,则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严肃处理,或者是通过曝光来引起相关企业的重视。
3.3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建筑劳动者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建筑行业的生命线,为强化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要求,施工企业要定期组织全员的安全教育大讲堂活动,在建筑项目施工前,施工中等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目的是保证施工人员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时刻不忘安全,一切生产操作必须安全为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生产企业要定期地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知识抽查活动,让施工人员安全的心弦永远绷紧,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
3.4加大政府监管工作,改进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
我国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政府顶层设计,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对行业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管措施,监管人员能力素质不一,缺乏监管力度。国家层面首先应该召集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制定一套面向全行业的建筑安全管理办法,明确部门的构成、人员编制和相互的职责权限等重要内容。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理念,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以增加安全监管的全方位覆盖。行业监管部门加强检查惩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诸如违法分包转包、暗箱操作等现象,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4结束语
建筑安全跟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事关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地区的安全形势。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应该从国家、企业层面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能知识过分追求企业本身的一些小利益和小好处,而忽视安全生产这个大问题,因为如果安全生产出现严重问题,那么企业也将遭受极其严重的创伤甚至破产。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必须要国家监管部门、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共同构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张俊.刍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01):114-115.
[2]刘健.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特点及风险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41.
[3]王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6,2(11):177.
论文作者:张洪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行业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