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从而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电力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必要保障,在电力系统中对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减少电气设备故障出现的几率,使得电气设备实际运行时具备安全性、可靠性。本文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组成进行说明,对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加以分析,最后通过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做好电气设备防护工作、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做好电气设备线路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
前言
在电力系统中就低压供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来讲,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平稳运行,直接关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电力资源在人们平日生活、生产、工作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在电气设备管理过程中,极为细微的设备故障均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需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使得电力系统平稳运行,对人们的用电需求进行更好满足。
1.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内的设备组成
低压电气具体指:低压电器等级为交流1OOV或直流1500V以下回路中起保护、控制、调节、转换和通断作用的电器。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内的设备组成较为复杂,主要涵盖配电设备、发电设备、照明设备、变电设备和备用电源等,如图1所示,各设备彼此可相互配合使用,也可单独进行使用。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内较为重要的即是配电设备,其内部包括配电线路、接地装置、电缆、开关、支架等[1]。变电设备包括变压器、互感器、高低压开关、分段开关、电缆、支架、导线等。照明设备包括配电柜、电缆、电线、照明灯等。
2.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系统的设计原则
为确保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能够稳定、安全运行,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设计时,根据《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4.0.6条: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且低压配电不可低于三级。若配电级数过多,则继电保护其整定级数也应相应增多,即配电级数初级为三级,则中间一级应和上一级或下一级无选择性。首先,对配电箱进行设置时,将其分为照明配电箱、动力配电箱两种。其次,严格依照分级配电原则,即分级分路、压缩配电间距、动照分设、环境安全四项基本原则,将其分为室外设置、室内设置两种,设置根据为供配电设备使用途径及安全性能,例如将总配电屏安于室内,则需将分配电箱安于室外。最后,合理选取电源,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电源使用效率,对用电需求进行满足。一般,电动机电压变化范围于额定电压±5%之内为宜,且额定电压需高于应急照明电压变化的±5%。尽管多个设备共同构成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虽然设备功能及操作形式均不一致,但彼此联系极为紧密。在系统内即便只运行其中一个设备,即可通过该设备使配电设备整体进行运行。所以,对配电设备进行操作时,需对操作流程实行规范化设计,从而确保操作的合理性,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于故障及时处理。某些配电设备故障极为严重,可对其终止运行待维修后再次使用,避免更大的损失出现。
3.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安全管理问题
3.1人员管理水平较低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未按预期设想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比如,在确立管理制度方面,并未对国家最新颁布的条文、规范《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2009等涉及到的内容具体落实,如运行危险防护。加之某些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业务能力不够完备,对于各类接地问题不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对存在的接地问题进行处理,不但对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日常运行埋下安全隐患,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3.2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时,电力企业质量监管部门未对设备质量进行严格审查,致使大部分电气设备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各类问题频繁出现。究其根本,既是电气设备质量并不满足使用标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会直接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针对此种情况,有关管理部门需加大对电气设备的查验力度,真正将电力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落于实处,尽可能降低电气设备出现问题的次数,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运行。
4.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4.1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在对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时,人为因素为第一主导因素,在实际管理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加以提高。首先,电力企业管理部门需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并对安全管理知识进行宣传,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其次,在人员招聘方面,优先选取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在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均能依照有关标准进行操作,使得操作流程更为规范化[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有,强化安全检查力度,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存于电气设备之上,工作人员需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上级管理部门,对电气设备进行及时维护,确保故障设备得以有效运行。另外,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需加强自身关于电气供配电方面管理知识的学习,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可及时对各类安全问题进行发现及解决。最后,电力企业可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企业进行宣讲,从而对内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加以指导,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日后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防护
就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而言,设备所处运行环境会对设备性能的发挥造成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设备处于较为复杂的使用环境时,若设备防护不到位则会影响设备使用性能。当前,对于低压电气设备的防护,主要体现为防护罩、过滤网以及高密度性装置等。在以上措施作用下,防护低压电气设备的外壳,最大限度上减少电气设备与外界环境因素的接触面积,从而对低压电气设备做到有效、合理的防护 [4]。
4.3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电力企业均会有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若想保证实际的安全管理效果,应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方面,对于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电气设备质量情况进行查看,最大程度确保电气设备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在电气设备安装前期,进行电气设备各项性能检测,达到有关标准方可使用,对于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及时更换或维修。
另一方面,为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还可对电气设备实行预防性测验,对于电气设备具有的优势及缺陷进行明确,根据测验结果对电气设备加以调整,对电气设备缺陷进行弥补并改善,对电气设备优势加以凸显,从而使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在进行电气设备预防测验时,可对电气设备实际运行时的安全性加以确保,
此外,在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请专业人员对安装情况系统检查,对电气设备使用性能进行测验,避免后续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在启动电气设备前,将电气设备外表面存在的杂质进行清除,随后运行电气设备。
同时,电力企业应通过研究交流会、讲座等活动,增强对设备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得有关工作人员均积极参与到学习安全管理知识中,让企业内部员工充分意识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经由员工将知识普及给普通用户,有利于人们安全管理认识的提高。此外,组建专业的维护人员,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做到及时的检查、维修。
4.4做好设备安全管理
(1)设备线路管理。工作人员应重点进行供配电设备线路管理,通过细致研究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在进行供配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电气线路的设计人员需对总配电箱位置进行合理化设计,重点关注其周围环境是否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如有无杂乱物品存在,需确保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无障碍物存在,配电箱与供配电开关柜设备两者要保持合理的距离,两者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三十米,进而确保供配电系统得以安全运行。
(2)开关柜管理。在开关柜稳定运行时,工作人员应检查开关柜电压及电流值是否正常,对各线路接头进行检查,防止过热情况的发生;保证设备隔离开关正常,若发现设备存在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检查油箱油量及油质等。
(3)电容器管理。为保障电容器正常运行,应对其开展实时控制,检查外观是否存在漏油、鼓胀等问题;将自动投切装置安装在电容器上,以防止供电负荷变化产生的不良影响;保证电容器在稳定的电流下运行。
(4)变压器管理。对变压器的油位进行检查,以保证变压器的可靠性。若变压器放置时间过长,再次使用时需要对其电阻绝缘性进行检查。此外,应定期巡检设备,对变压器运行时的相关指标实时监控,如,三相电压、电流等同时对变压器是否渗漏油进行检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及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意义重大,不但可有效满足人们对电力的使用需求,还可对电力系统平稳运行起到保障作用,在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及设备的安全管理中,可具体从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防护、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以及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几个方面,尽可能降低电气设备故障出现几率,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从而使电力行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奎. 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 No.138(12):141.
[2]罗亚鹏. 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6):99-99.
[3]季昉. 阜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18, 62(2):148-154.
[4]杨芮.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院供配电设备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 32(9):138-140.
论文作者:刘献辉,武玉民,丁海涛,潘璨生,闫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设备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低压论文; 供配电论文; 电气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