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嘉莹的古典诗词教育论文_杨俊虹

论叶嘉莹的古典诗词教育论文_杨俊虹

杨俊虹 招远市罗峰学校 2654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77-02

就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大学语文教学,现代学生对于古典文化,传统文化,传统语言的领会能力和积累都不如人意,良莠不齐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因此针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工作,各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许多问题,为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内蕴,达到上述中最终的感发作用,又要兼顾不同的受众层面,并非易事,而叶先生在多年的坚持不懈的从事的传授中国古典诗词教育方面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坚持吟诵与诵读—最直观的感知途径

初闻叶嘉莹先生的诵读必然是一种震动。更进一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诵读习惯,一种可能影响古诗词解读的方式方法,更是一种文学素养的由内而外的表现,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更是一种积淀和用心的传承。

古朴的平仄押韵,音调铿锵有力,以及停顿错落有致的节奏让最为熟悉的诗歌有了最为不同的直观感受:

国破(停顿)山河在(扬声重读),

城(入声发音)春(停顿)草木深(重读)。

感时(停顿)花溅泪,

恨(上声发音,扬声重读)别(入声重读)鸟惊心。

--诵读杜甫《春望》

叶先生坚持沿用古代的平仄发音,加入了婉转的声调,声音所传达的最直观的感受,无论是诵读者自身还是听受者都融入其中。关于诵读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经典的案例。中国自古也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教育方法,尤其对于中国的古典诗词,诵读不失为最直观的感知过程。

对于坚持古音诵读,叶先生有明确的见解,她认为音乐美和节奏美是诗歌美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构成的整体的美感。如朱祖谋的《小重山》的“飞轮冲暝试春程”在这里,“暝”是入声,下阙的“叫群创雁不成声”,如此,平仄对仗,节奏明朗。但由于语音的演变发生变化,平上去入发生改变,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来诵读,便破坏了古诗歌原有的这种美感。诵读本身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传达,至于魅力如何,滋味自识。针对诵读,叶先生给予了独到的见解,她用她的坚持去影响,对理解古典诗词的美感价值和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有重要的影响。

(二)中西文论有机结合的解读模式

正如史树青先生的评价“参之以东西方文论之比较研究,独造精微,自成体系”[1]。一些关于情感与形象的表达,如拟人(Personification)、举隅(Synecdoche)、象征(Symbol)等,叶先生总结认为,它们都是由心及物的关系,与中国的“比”相一致。但是在西方的文论中,没有如中国“赋”和“兴”的表现手法名目,也没有相应的“即物即心”和“由物及心”的感发。西方的文论缺乏相应的表述,而正“显示了中国传统诗论在反映表现诗歌艺术手法方面的丰富性和独特性”。针对东西方理论,叶先生是在借用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鉴赏进行批判式的继承,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和学术指导。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一系列问题,西方理论大肆灌入,怪异的文化氛围一度引起某些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解的偏差。而叶嘉莹运用西方理论,则是试图在西方理论的辅助下对中国传统的文学做一个反思,形成一个参照,在纠正偏差力求在还原传统文学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完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叶先生在自己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清晰的涉及了许多西方理论,总结来看,首先,要在把握古典文学实质内涵的前提下运用西方理论加以理论化评说,这就包括其中的各种完备的文学素养的基础功底,如此与西方理论加以结合才能把问题说明白,解释通透,而避免发生曲解。其次,中西文学理论的相融并不是某种理论的盲目套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结合实际,讲求真正融合,中西文学由于发展背景历程等种种不同,不可能完全使用对方理论,因此,对于西方理论的结合,也绝不能生搬硬套,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

(三)多元化的引导解读方式

叶先生的古典诗词讲授注重知识连贯,普及面广,针对面广。叶先生有丰富的海内外授课经历,虽然受众情况参差不齐,但叶先生一贯以传播传承中国古典诗词为己任,用独到的讲授体系,不仅尽可能的覆盖所涉及的文化知识,更讲求多元化解读,深入浅出,更容易接受。比如在讲授温庭筠的《菩萨蛮》,对其中“小山”意象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针对小山这个形象,叶嘉莹首先结合词中的意境给出了基本的思路,而后进行多角度探讨,首先是从作者的创作的时代背景出发,形成几种可能,于是先顺其自然的提出《花间集》,一个《花间集》奠定了基本的内蕴背景,受众随即联想到花间词人创作中常见的美女,华服,在加以引导,引入韦庄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用远山形容美女的眉形,合乎常理。叶先生却并不仅仅满足于解释至此。随后又进行知识的扩充,引入《红楼梦》中的句子进一步讲解远山眉。而回归文本“小山重叠”和“蛾眉”从最基本的文本出发,将这种可能否定了,随后用同样的方法论证引述“山枕”,也同样遭否定,而“屏山”是讲授者所认可的观念。但正是这种引受众亲身思考的过程,既使受众深深接受了正确的解读方法,还在不知不觉中扩充了文学积累,举一反三。

叶先生解说释义诗词作品有清晰的路数,以受者为基点,切入角度多,以授业解惑为基本,以感发人性人生人情为目标进行的教育活动。“自己对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字,没有更精美更细致地掌握,至少我们读古人的诗词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掌握到这一点的。”[3]解决当前古典诗词教育问题必须从浅薄的开始,从基础的开始,逐渐弥补缺失的,而反过来,此法也会对本身的文学能力进行一个有力的推进。

(四)由内而外,从联想到人生感悟

讲授娓娓道来,联系场景受众知识层面和意象的联想认知深入浅出,让受者若身临其境,在讲授中,叶先生曾以韦庄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一句为例,这句词意很字面,一读即通,但叶先生却要求体会“词之言长”,读者用联想和想象去体会和领悟才是真正对词的认知,对此她明确的提出要把握词中委曲纤细精致的情意。而所谓的“词之言长”不是“句子长,篇幅长”,而是“它带给我们的想像丰富,余味悠长”。

在教授过程中,注意角色的立场以及变换,善于置身处境,用作者的身世情思进行感悟,又引导受众用能够被轻易理解的步调引人入胜无费力之感,情感也被深深带入其中。叶嘉莹先生的情感相当细腻,而且善于比较与表述。她在讲述“等待”这种感觉是用了两个例子做比对:一个是《等待戈多》中以荒诞的手法表现的一种等待无果的具象体验,是一种“盼望”落空的本身。而另一个是冯正中的“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同样是等待,同样是一种盼望的落空,却不再仅仅是一种具象,而充斥着无尽的哀思愁怨,一种朦胧的美感,一种绵长的情韵。这种情感的教育引导是有意义的,不仅是中西文学本身的不同,更是一种人文思维的本质差别,我们常说对传统文化,传统素养要继承,但就现阶段来看,继承的往往是大树的枝梢,而非本质,如果把握住我们传统文化的不同,把握住内涵的思维,那么,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在此叶嘉莹先生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中正好提供了借鉴。

其实,叶先生进行中国古典诗词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一种潜移默化,细腻的思维、丰厚的人生感悟与所有的教育实践一起,形成一种美好而强大的人生陶冶。

参考文献

[1]史树青.唐宋诗词十七讲•弁言[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徐志啸.华裔汉学家叶嘉莹与中西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82

[3]叶嘉莹.唐宋诗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4

致谢

本篇论文是在宫存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宫老师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敏感性强,本论文从选题到研究过程以及反复修改过程都得到了宫老师的悉心指导。论文的选题方向和研究热点价值宫老师都予以详细分析,让我的思路逐渐拓展,论文逐步走上轨道。

宫老师不仅在研究课题方向上给予指引,细致到书目的选取方向,更延伸到研究课题的意义,长远到对人生的指导。比如我的论文研究叶嘉莹的古典诗词教育,宫老师鼓励我认真研究,不仅对之后从事教育工作有重要启迪,甚至对整个人生也会有影响。在论文修过程中宫老师不断根据论文出现的相关问题给予一次次工具书的推荐和指导。宫老师帮助我拓展思路,精心点拨,而过程中却极其平易近人,屡屡为我们提供便利,诲人不倦的人格魅力也对我影响深远。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完成,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同样离不开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同学之间互相研究探讨,不同研究方向的互相启发,增进了论文的进展。同时在潍坊学院学习的日子中各位老师为我们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人生的指导作出了无数努力,学校提供的种种研究资源,如校内图书馆的藏书,网络搜索资源等等都提供了无数便利。在此谨表示深深地感谢!

论文作者:杨俊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论叶嘉莹的古典诗词教育论文_杨俊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