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东浩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0001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材料自身特性和施工特点,要把握适宜有效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促使社会发展能够较好符合人们的基本需求,必须要保障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较为合理可靠,不仅仅能够在规模以及数量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具体施工质量同样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土木工程建筑的具体施工落实,相应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处理是比较核心的一环,应该切实围绕着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流程和要点环节进行重点把关,便受到任何干扰因素的影响和威胁。
一、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处理已经成为了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确实具备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作用价值,但是为了较好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水平,促使其在后续具备理想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必须要全方位分析当前可能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其中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如下。
(一)施工材料方面的影响
对于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有效应用,其必须要首先具备较为理想的施工材料,促使施工材料能够为后续具体施工建设形成较为理想的支持效果,避免可能形成的基本影响和干扰。但是在当前具体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处理中,这种施工材料方面存在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相对较为突出,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也比较大,如此也就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形成较为理想的有序控制,由此带来的威胁更是较为明显。比如对于混凝土施工材料应用到的各类基本原材料,其任何一类出现质量缺陷,都会在最终形成较为直接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水泥材料的应用,无论是水泥型号应用偏差,还是水泥材料自身质量受损,都会导致最终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此外,因为混凝土材料需要多种原材料进行有效配置,这也就导致配比不合理带来的影响较为明显,任何一类原材料的添加数量不恰当,存在着相互配比问题,都会导致其最终的实际应用价值受损,也需要在具体混凝土材料的配置过程中严格把关。
(二)操作不规范带来的影响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操作落实,其因为操作人员的各个不规范行为的产生,也会明显导致较为严重的威胁问题出现,最终形成较大的施工质量干扰。结合这种操作不规范带来的影响威胁,其主要和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方案存在着较为直接的联系,因为施工操作人员不具备较为理想的技能水平,尤其是在浇筑以及搅拌处理中,其更加容易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威胁,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受损,尤其是对于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其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带来的影响更是极为突出。此外,对于具体施工方案的落实,其在流程执行方面存在混乱现象,无法按照施工方案的具体规定进行落实,由此形成的威胁也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结构的施工处理中,这一方面带来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混凝土自身的性能问题
由于混凝土结构会存在自缩现象,即水泥的硬化现象,当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损失过大,则会增加混凝土的脆性,生成混凝土裂缝。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还会添加高效减水剂,它尽管可以加快混凝土的流动度,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对水泥的自缩性带来极其显著的改变。另外,混凝土中还会掺入一些硅灰、煤灰等矿物质,它们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自缩现象。
(四)温度变化的问题
混凝土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会因自身体积变形而产生应力,当其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则会生成较为普遍的收缩裂缝,并以现浇墙板式混凝土结构和现浇框架式混凝土结构为甚。同时,如果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构造不够合理、模板拆卸时间不准确,则会使混凝土出现漏水、漏浆的现象,降低混凝土模板的刚度。另外,如果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不够恰当,则也会生成混凝土裂缝。
二、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把握
要依循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工程整体施工过程,将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并根据混凝土使用功能的不同,明确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施工技术要点:
(一)合理设计建筑混凝土结构框架
要在满足建筑混凝土结构自身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混凝土的构造,包括混凝土结构的纵横墙面、建筑物长度及高度的比例设计等,较好地调节混凝土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实现负荷承载分布的合理和均匀性。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基础设计的过程中,要准确计算混凝土结构基础的埋深度,有效地解决和减少地基的不均匀变形、沉降现象;并且,还可以采用设计圈梁和构造柱的方式,增强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另外,还要做好混凝土结构的隔热设计,采用沉降验算、沉降量控制等方式,提高混凝土结构框架质量。
(二)减少混凝土承受的约束力
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大面积浇筑的施工中,可以采用设置滑动层的方式,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厚度,避免外部地基约束力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同时,还要采用有效保温覆盖、蓄水、明棚等方式,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减少和控制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约束力影响。
(三)控制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裂缝
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温度控制,避免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施工,可以在混凝土内部架设水管,注入冷水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控制和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
还要采取改变混凝土原材料性质的方式,以达到提升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在施工中添加金属纤维或无机纤维、添加剂等方式,进行严格的配比计算和实验,依循正确的搅拌流程进行操作,可以较好地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同时,还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数量配筋的方式,使之保持适宜的间距和直径,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2]。
(四)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
要在混凝土浇灌施工之后进行适宜的保温、保湿作业,依照规定的养护时间进行操作,使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的状态,避免混凝土干缩裂缝的现象。同时,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强度时,还要避免受到激烈的碰撞和冲击。
参考文献:
[1]王军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居舍,2018(33):63.
[2]薛军.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2):22-23.
[3]王彬,李荣.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导报,2018,36(19):64-72.
[4]刘庆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61-62.
[5]陶大友.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居舍,2018(27):67.
[6]盛汝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29):89.
[7]陈宇.土木工程建筑项目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产业创新研究,2018(09):119-120.
论文作者:陈保瑞1,蔡冉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现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