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体位干预和胶体预充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应用效果论文_谢月梅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361000)

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和胶体预充在腰硬联合阻滞下剖宫产术中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0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2例,随机分为4组,即常规组(A组)、体位干预组(B组)、胶体预充组(C组)及体位干预联合胶体预充组(D组),每组38例。记录各组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10 min(t3)、麻醉后15 min(t4)、胎儿娩出时(t5)的血流动力学(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低血压发生率及手术过程中产妇恶心呕吐。结果 A、B、C组MAP在t2时间点均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D组;各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过程中D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5.26%)与低血压发生率(7.89%)均低于A、B、C三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干预和胶体预充联合可显著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率,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胶体预扩容;体位干预;剖宫产;低血压;仰卧位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剖宫产术(Cesarean section)在孕妇无痛生产领域愈发受到欢迎,根据WHO对我国生产方式的调查,截止2010年我国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发生率为11.7%,且有未来升高的趋势[1]。因此,如何使产妇安全、高质量进行剖宫产手术成为临床研究的一大热点,尤其针对难产和高危妊娠的产妇,解决产妇术中及术后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显得尤其重要[2]。本研究旨在探讨体位干预和胶体预充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产妇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2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55±3.14岁。术前均行评估,ASA I~II级。排除患有肿瘤、妊娠糖尿病、恶性高血压、子痫先兆、胎儿畸形、胎盘位置异常如前置胎盘等或者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及实质性疾病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A组)、体位干预组(B组)、胶体预充组(C组)及体位干预联合胶体预充组(D组),每组38例。

1.2研究方法

所有产妇剖腹产术均按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制定的《剖宫产手术专家共识》进行术前评估、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后管理[3]。在此基础上,A组产妇术前禁食8h,入室后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产妇左侧卧位,于L3~4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盐酸罗哌卡因[AstraZenca AB;H20140763;10ml:100mg]10mg;术中采取15°左倾仰卧位,同时嘱咐产妇深呼吸,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准备。除以上措施外,麻黄碱、多巴胺及去氧肾上腺素等升压药物常规备用。B组在A组基础上修改左倾仰卧位为30°;C组在A组基础上产妇入手术室后,先给予胶体预充扩容,静脉输注130/0.4 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H20103246;500ml]5mL·kg-1;D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B组与C组干预。

1.3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10 min(t3)、麻醉后15 min(t4)、胎儿娩出时(t5)的血流动力学(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低血压发生率及手术过程中产妇恶心呕吐。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学资料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各组产妇平均年龄、体重、身高、麻醉至胎儿产出时间资料之间比较,A、B、C、D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便是低血压,其发生的主要机制被认为是在脊髓麻醉后,外周血管扩张,松弛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4-5]。研究认为,在无预防条件下,剖宫产术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可以高达80%以上,而低血压在术中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则可能影响产妇的生产效率甚至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6]。国内的文献资料显示,在剖腹产术中产妇低血压发生后,极有可能使胎儿遗留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导致新生儿窒息,而这一概率远远大于阴道分娩胎儿[7-8]。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手术中产妇低血压发生的手段对临床而言十分重要。

根据研究显示,仰卧位体位对于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时的低血压发生有预防作用,避免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9]。最早的研究表明左倾仰卧位15°可以降低孕妇剖宫产手术的低血压发生率,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更大的左倾角可能有更好的效果。杨静等人通过对40名采用不同体位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观察,研究发现将产妇右侧抬高,采取左倾仰卧位为30°~45°时,可以明显降低术中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10]。

目前临床上用于手术中扩充血容量的液体以晶体溶液为主,但对于孕妇而言,妊娠时子宫内血容量增大,在已经增大血容量的基础上进行扩容治疗会再次增加细胞水肿的程度,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1]。因此,剖宫产的孕妇宜补充胶体为主。周文琴等人通过对894例产妇剖腹产中补液方式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认为胶体液在预负荷可减少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改善胎儿结局[12]。

本研究在体位调整的基础上联合胶体预充方式干预产妇剖宫产手术,发现两者联合可以显著降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针对低血压这一不良反应,两种干预方式的效果都十分明显,这启示我们可以在临床中将此法应用,以更好地改善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及胎儿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杨方,何曦,姚雪,凌莉.Bishop评分和超声测量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适宜分娩方式选择的预测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6):94-99.

[2]段涛,刘兴会,漆洪波,陈敦金,王谢桐,赵扬玉,王子莲,孙丽洲,曹引丽,李涛.剖宫产术缝合技术及材料选择专家共识(2018)[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04):405-408.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10):721-724.

[4]曹奕,王瑚,华晓君.胶体预扩容联合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剖宫产母婴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18(02):353-354.

[5]赵新民,唐秀晨,陈爱年,等.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纠正低血压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3):613-616.

[6]吴晓莹.不同方法防治腰麻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9):64-65.

论文作者:谢月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观察体位干预和胶体预充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应用效果论文_谢月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