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母亲的养育方式与11岁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_父母关系论文

儿童母亲的养育方式与11岁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_父母关系论文

童年期母亲教养方式与11岁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养论文,童年论文,母亲论文,关系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B844.1

1 问题提出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中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西方的一些研究者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学校的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1—3],Bates等人的研究发现3~5岁儿童的高学业技能可能与高质量的母亲养育有关[3]。这些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成就的研究都表明二者有着密切关系。

儿童入学后学校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儿童除了在学校获得知识外,还要习得一些社会能力,如与同伴的交往能力等。但是,如果儿童在学校适应不良,也会引发一些问题行为,如攻击性行为等。父母教养方式也对儿童学校适应产生影响,陈欣银等人的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过分支配儿童的教养态度与儿童后来的学校适应不良存在着相关,权力支配性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很少对孩子进行解释指导,以及情绪上的支持。他们的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更少地去理解一些社会规范、更少表现出自愿遵从的社会行为。那些在学校里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而且,具有较高学业成绩的儿童,也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和获得较多的同伴接纳,而在学校更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和同伴拒绝的儿童,其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都比较差[4]。可见,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的研究较少关注到早期母亲教养方式对童年晚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影响。此外,童年早期的母亲教养方式和童年中期的教养方式可能对童年晚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儿童的成长,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国外的研究者发现从童年早期到青少年中期,母亲教养方式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是也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与发展相适应的[5,6]。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中国的父母与西方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对儿童的控制和感情的表达方面,中国父母的养育方式和西方父母存在着显著差异[7]。随着儿童的成长,母亲教养方式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哪些方面是稳定的,这一点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还不是很清楚。童年早期的教养方式与童年中期的教养方式对11岁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影响是否相同,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纵向追踪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尚不明确的问题进行探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被试来自一项大型追踪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儿童气质发展与家庭影响因素”)。最初,通过检索北京市海淀区和西城区的派出所和街道卫生保健站的儿童系统管理资料,随机选取208名21~27个月的健康儿童,征得家长同意后在他们2岁、4岁、7岁和11岁时对他们进行追踪研究。本研究选取2岁、7岁与11岁的儿童及其母亲、教师作为被试。其中在2岁和7岁时都报告了母亲教养方式的被试108名(44名男孩,64名女孩),2岁、7岁时报告了母亲教养方式,同时11岁时教师进行了评定的被试77人(男孩31名,女孩46名)。

2.2 工具及程序

儿童2岁和7岁时,请母亲用Q分类卡片(CRPR)报告其对儿童的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的Q分类卡片共有91张,分为8个维度:保护担忧、限制、惩罚、鼓励独立、控制、接纳、拒绝、鼓励成就。这套分类卡片已经在西方和其他文化中建立了效度和信度,而且已有研究证明适用于中国被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有良好的信度效度[8,9]。儿童11岁时,请被试的班主任老师完成Hightower等人编制的《儿童社会行为评定问卷》(T—CRS),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评定。该问卷包括两部分:儿童问题行为和胜任力。该问卷最初有44个项目,后来根据前人研究和实际情况增加了10个项目,共54个项目,分为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害羞焦虑、被斥被欺、挫折耐受性、果敢社交、任务定向和同伴交往等8个维度。该问卷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均表现出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0,11]。学业成绩主要是以班主任教师的评定为指标,对被试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的学习成绩分别在五点量表上从很好(5分)到很差(1分)做出等级评定。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2岁和7岁时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与t检验

对儿童2岁和7岁时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2岁和7岁时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保护担忧 限制 惩罚 鼓励独立 控制接纳拒绝 鼓励成就

0.283**

0.373** 0.398** 0.395** 0.192* 0.216** 0.183 0.069

注:*p<O.05,**p<0.01,以下同。

由表1相关分析的结果可知,儿童从2岁到7岁,母亲教养方式在保护担忧、限制、惩罚、鼓励独立、控制、接纳等6个维度上显著正相关,在拒绝和鼓励成就两个维度上相关不显著。

表2 2岁和7岁时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

2岁教养方式

7岁教养方式

M SD M SD t p

保护担忧

3.82

0.76

4.20

0.63

-4.80

0.000

限制

2.94

0.84

2.80

0.69

1.640.104

惩罚

2.75

0.60

2.72

0.57

0.390.700

鼓励独立

5.70

0.64

5.75

0.63

-0.69

0.490

控制

3.58

0.63

3.41

0.75

2.020.045

接纳

4.74

0.58

4.80

0.53

-0.91

0.364

拒绝

4.19

0.47

4.10

0.50

1.530.128

鼓励成就

5.67

0.65

5.69

0.53

-0.19

0.850

由表2的结果可知,儿童从2岁到7岁,母亲的教养方式在保护担忧、控制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余的6个维度上没有发现显著差异。此外,对母亲的教养方式所做的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儿童2岁和7岁时,母亲对男孩和女孩的教养方式没有发现性别差异。

3.2 2岁时教养方式对11岁时儿童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别考察儿童2岁时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11岁时学业成绩及学校适应的关系。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儿童2岁时的母亲教养方式和11岁时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做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母亲的鼓励独立与儿童11岁时的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5,p<0.01),与害羞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r=-0.269,p<0.05),与被斥被欺存在显著负相关(r=-0.256,p<0.05)。母亲控制与儿童11岁时的挫折耐受(r=-0.242,p<0.05)和任务定向(r=-0.274,p<0.05)显著负相关。母亲的鼓励成就与儿童11岁时的害羞焦虑显著负相关(r=-0.302,p<0.01)。以儿童2岁时母亲教养方式和儿童性别作为预测源,以儿童11岁时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各维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进行回归分析时,性别作为第一层变量进入方程,儿童2岁时的教养方式作为第二层进入方程,结果见表3。

表3 儿童2岁时母亲教养方式对11岁时学校适应的预测(β)

学业成绩 学习问题 行为问题 害羞焦虑

被斥被欺 挫折耐受 果敢社交 任务定向 同伴交往

性别 0.21 -0.35**

-0.20 -0.10 -0.21 0.44***

0.28* 0.45***

0.30*

保护担忧 0.11 -0.16 -0.22 0.01 -0.17 -0.03 -0.03 0.06 0.01

限制 0.16 0.06 0.16 0.22 0.17 0.00 0.03 0.06 -0.07

惩罚 -0.18 0.03 -0.10 -0.13 -0.01 -0.08 -0.08 -0.21 -0.19

鼓励独立 0.39**-0.17 0.06 -0.16 -0.26 0.02 0.05 -0.05 -0.01

控制 -0.01 0.22 0.24 0.00 0.04 -0.31**

-0.28*-0.46*** -0.28*

接纳 -0.05 -0.03 -0.03 -0.08 0.09 0.10 -0.01 -0.06 -0.02

拒绝 0.13 -0.24*-0.19 -0.04 -0.16 0.06 0.22 0.27* 0.18

鼓励成就 -0.11 -0.03 0.05 -0.26*-0.06 0.08 0.11 0.11 0.16

注:***p<0.001,以下同。

由表3的结果可知,性别能显著地预测果敢社交与同伴交往能力;还能非常显著地预测挫折耐受性与任务定向能力。控制了性别效应后,母亲的鼓励独立能显著预测儿童11岁的学业成绩。母亲的控制可以非常显著地负向预测儿童11岁时挫折耐受性和任务定向能力;还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其果敢社交和同伴交往能力。儿童2岁时母亲的拒绝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儿童11岁时的学习问题,显著正向预测其任务定向能力,儿童2岁时母亲的鼓励成就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儿童11岁时的害羞焦虑问题。

3.3 7岁时教养方式对11岁时儿童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儿童7岁时,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11岁时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儿童7岁时的母亲教养方式和11岁时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做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儿童7岁时,母亲的保护担忧与儿童11岁时的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r=0.363,p<0.01),与儿童11岁时的学习问题显著负相关(r=-0.277,p<0.05)。母亲的限制与儿童11岁时的害羞焦虑显著正相关(r=0.224,p<0.05)。母亲的控制与儿童11岁时的学习问题显著正相关(r=0.228,p<0.05),与挫折耐受显著负相关(r=-0.282,p<0.05)。母亲的鼓励成就与儿童11岁时的行为问题显著正相关(r=0.226,p<0.05)。以儿童7岁时母亲教养方式和儿童性别作为预测源,以儿童11岁时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各维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进行回归分析时,性别作为第一层变量进入方程,儿童2岁时的教养方式作为第二层进入方程,结果见表4。

表4 儿童7岁时母亲的教养方式对11岁学校适应的预测(β)

学业成绩 学习问题 行为问题 害羞焦虑 被斥被欺 挫折耐受 果敢社交 任务定向 同伴交往

性别 0.18 -0.28**

-0.09 -0.17 -0.19 0.43***

0.27*3.72***

2.49*

保护担忧 0.37**

-0.27**

-0.06 -0.19 -0.20 0.14 0.20 1.65 0.57

限制 -0.020.13 0.11 0.34** 0.16 -0.21 -0.03** -1.76 -2.29*

惩罚 0.11 -0.05 -0.09 -0.17 -0.05 0.08 0.16 0.08 0.01

鼓励独立 0.08 0.01 0.15 0.01

-0.03 0.04 -0.06-0.24 -1.10

控制 -0.050.22 0.20 0.13

-0.11 -0.27**

-0.22-1.66 -0.63

接纳 0.07 0.00 0.04 -0.11 0.06 0.06 0.03 -0.13 -0.71

拒绝 0.18 -0.09 -0.03 0.05

-0.05 0.11 0.06 0.25 -1.45

鼓励成就 -0.070.13 0.23 0.14

0.13 -0.02 -0.19-1.16 -1.49

由表4的结果可知,性别可以显著地预测其11岁时的果敢社交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还能非常显著地预测挫折耐受性、任务定向能力、学习问题。从平均数的对比来看,女孩在这些方面的分数均高于男孩。控制了性别效应后,儿童7岁时母亲的保护担忧能显著地预测其学习成绩,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学习问题。儿童7岁时母亲的限制能非常显著地预测11岁时害羞焦虑水平,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其果敢社交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儿童7岁时母亲的控制能非常显著地负向预测儿童11岁时的挫折耐受性。

4 讨论

4.1 童年期母亲教养方式的变化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2岁时母亲的教养方式没有发现性别差异,儿童7岁时在保护担忧维度上出现了性别差异,母亲对女孩的保护担忧显著高于男孩。这可能说明儿童入学以后,女孩在学校可能更容易受到伤害,母亲倾向于更加关心和保护女孩。从个体趋势来看,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2岁与7岁儿童的母亲教养方式在保护担忧、限制、惩罚、鼓励独立、控制和接纳等6个维度上的相关显著,说明母亲教养方式在这6个维度上的趋势是比较一致的,而拒绝和鼓励成就两个维度上的相关不显著,说明这两个维度出现了不一致的变化趋势。

从总体水平来看,母亲教养方式在保护担忧和控制两个维度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其他维度上没有发现显著变化。在保护担忧维度上,母亲对7岁儿童的保护和担忧要高于2岁儿童;这个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不一致[5,6],原因可能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年幼时母亲都在身边照料,儿童的一切行为都处在母亲的监控之下,母亲对儿童的担忧会比较少,而儿童7岁刚刚入学以后,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儿童的大部分活动母亲都是无法监控的,另外儿童入学以后可能存在着一些学校适应问题,因此母亲的担忧程度会增强。在控制维度上,母亲对2岁儿童的控制要远远高于7岁儿童。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结论一致,儿童年幼时母亲会更多地去控制儿童的行为,以便规范儿童的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母亲会给予儿童更多的自主性,逐渐减少卷入儿童的活动。本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从儿童2岁到7岁,总体的变化趋势与国外研究者的结果基本一致[5,6],但在个别维度上总体的发展变化有所不同。

4.2 2岁、7岁时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11岁时学业成绩预测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2岁时母亲鼓励独立的教养方式能够显著正向地预测儿童11岁时的学业成绩。这说明母亲在儿童早期的养育中如果更多地鼓励儿童的独立性,可能会使儿童从小养成一种独立自主的态度和习惯,同时,儿童从2岁到7岁,母亲鼓励独立的教养方式是比较稳定的,这就更加可能促进儿童后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在学业上不需要教师和父母更多的监控和督促。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取得较好成绩。前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12]。

儿童7岁时,母亲的保护担忧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儿童11岁的学业成就。这个结果说明儿童7岁时刚刚进入学校开始学校生活,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都比较注重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在校的表现,所以母亲对儿童的关心和督促可能会促进其学业成绩。

4.3 2岁、7岁时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11岁时学校适应的预测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儿童2岁和7岁时的性别都能显著地预测其11岁时的学习问题,挫折耐受以及同伴交往等学校适应问题,这与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一致,女孩在这几个方面的表现均优于男孩。可能女孩能够更多地顺从家长和学校的规则,学习比较认真踏实,从而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并适应良好。儿童2岁时母亲的鼓励独立能负向预测儿童的被斥被欺。母亲从小对儿童采用鼓励独立的教养方式,给儿童充分的自主性和空间,到了童年晚期儿童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积极主动,很少受到同伴的欺负和冷落。可能具有独立自主行为的儿童更能受到同伴的欢迎,而退缩、依赖的儿童更多受到同伴的排斥,这一点可能与中国整个社会的转变,独立和竞争的观念不断地深入到儿童之中是分不开的[13]。母亲的控制能负向预测儿童11岁时挫折耐受性和任务定向能力,果敢社交和同伴交往能力。如果母亲对年幼儿童的严格控制可能会导致儿童的一些适应不良问题,如克服挫折的能力,任务定向及同伴交往的能力,母亲的严格控制“包办”了儿童的大部分生活,儿童很少去自己尝试应对一些挑战,势必在后来的学校适应中会表现出一些问题。儿童2岁时母亲的拒绝可以负向预测儿童11岁时的学习问题,能正向预测其任务定向能力。由于母亲的经常拒绝,儿童在遇到任务时都会尝试自己去解决,对任务的完成有较强的能力。儿童2岁时母亲的鼓励成就能负向地预测儿童11岁时的害羞焦虑问题。母亲从小鼓励儿童去获得成就,就会使儿童形成一种主动、开放的探索能力,而很少表现出害羞退缩等行为,前人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14]。

儿童7岁时,母亲的保护担忧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其学习问题。儿童7岁时刚入校,对儿童保护担忧较多的母亲可能更多地监督其学习,因此,儿童表现的学习问题较少。儿童7岁时母亲的限制能非常显著地预测11岁时害羞焦虑水平。童年中期母亲的过多限制,会使儿童很少有自由的空间,母亲“包办”了儿童生活的一切,这样会导致儿童后来的社交困难,出现退缩的行为。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4]。儿童7岁时母亲控制也能负向预测儿童11岁时的挫折耐受能力,可能母亲过多的控制会使儿童丧失主动性,任何事情都要听从母亲的安排,从而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无法自己去克服。

无论是童年早期还是童年中期的教养方式都与童年中期的学业和学校适应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母亲的鼓励、控制、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后来的学习和学校生活产生明显作用。鼓励和保护的养育可以促进儿童后来的学校适应,而过多的控制会给儿童后来的学校生活适应带来负面影响。

5 结论

本研究发现,从童年早期到童年中期,母亲的教养方式稳中有变,变化主要表现在保护担忧和控制两个方面。童年早中期的母亲教养方式与11岁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适应有比较密切的关联,主要表现在童年早期母亲鼓励、控制对11岁儿童的学业成绩以及行为和社交问题的显著预测,童年中期母亲的保护担忧、控制对11岁儿童的学业成绩和行为、社交问题的显著预测上。

收稿日期:2006—9—15

标签:;  ;  ;  

儿童母亲的养育方式与11岁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_父母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