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183生态经济#183生态城市_生态城市论文

生态安全#183;生态经济#183;生态城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城市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城市,是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个行政单元(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地区、一个县或一个乡镇)的简称。它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去改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个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其技术途径是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三个支撑点,即生态安全、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

一、快速城镇化中的生态挑战

城市是一个以人类行为为主导、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生态过程所驱动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的“城”原指城池,是一个密集的人工景观格局和基础设施。它离不开水(上水的源,下水的汇,雨水的补,空气水的润),离不开能和气(煤、油、气、电、太阳能以及受其驱动的大气和气候),离不开土(土壤、土地、景观),离不开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离不开矿(有色、黑色金属,建材、化工原料)。城市自然子系统就是由这五类自然生态因子所构成。而城市的“市”即集市,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物质、能量、信息、资金、人口的集散地,是人类交易、交流、交通等经济、社会活动场所,包括了生产、消费、还原、流通和调控等行为,它们组成城市经济子系统。城市的核心是人,发展的动力和阻力都是人。城市是群体的人经过长期对环境的开拓和适应所形成的组织、机构、体制、文化、伦理、道德、认知、技术的社会网络和生态关系,它们组成城市社会子系统(图1)。弄清三个子系统及其相互间在时间、空间、过程、结构和功能层面的耦合关系,统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冲突关系,促进城市效率、公平性与活力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

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症结有三:一是物,即资源代谢问题;二是事,即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问题;三是人,即人的行为和信息反馈机制问题。

——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浪费,它是资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空间上的错误利用。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方面,城市每天都在输入大量的资源、物资,而变成产品的却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流失到水体、空气和土壤中造成污染,这种输入远远大于输出的现象即所谓生态滞留;另一方面,人们从自然生态系统如海洋、淡水、草原、农田、森林里面拿出大量的资源,但是用于修复和保护的投入却很少,生态系统持续供给的资源能力降低了,这种输入远远少于输出的现象即所谓生态耗竭。生态滞留与耗竭导致了物质代谢的失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系统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随着城市化的无序扩展,使得流经城市的水系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生境破碎、群落退化、城乡分割、风水断裂及功能分化,这种水系、土地、绿地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四分五裂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之为景观破碎,它导致生态承载力下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生态代谢过程失调,最终影响到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城市气候、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例如,“热岛效应”之所以出现,就是由于城市过度密集的人类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建筑、交通和景观格局,尤其是地表全部被水泥、柏油密封,雨水渗不到地下去,在城区形成一个吸热能力强而释热能力弱的下垫面;而“灰霾现象”的出现,则是局地气候、城市下垫面以及人类活动排放的尘埃联合作用的结果,它使得整个城市好像被罩在一口大锅底下。其他如“温室气体效应”、“水分流失效应”、“交通堵塞效应”、“建筑拥挤效应”、“景观压抑效应”等,都和生态系统结构的破碎和功能的板结有关。

——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反馈机制上的开环和时滞。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是发达国家资本积累初期不可避免的代价,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无奈之举。其实,这种观点忽略了第三维,就是社会维。一些早期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它们是先污染、后治理,环境好了,经济也好了,但它们是以全球的资源掠夺、发展中国家人民利益的丧失为代价换来的。而中国追求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竞生—共生—自生机制以及硬件—软件—心件手段的三赢。从机制上讲,市场经济依靠竞争,社会主义强调共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力更生,三者合一才能和谐,少一个都不行。光是市场经济不行,所以西方出现了“有道德的资本主义(ethical capitalism)”;光是共生,“吃大锅饭”也不行,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会导致社会发展活力不足;光是自力更生,回到原来闭关自守的小循环、低效益、低影响的传统农业经济也不行。从目标上讲,我们既要丰衣足食、积累物质财富,又要人体人群、人居环境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生态健康,还要有文化、精神生活的现代文明。从手段上讲,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既要依靠硬件(科学、技术、资源、资金),又要依靠软件(体制、规划、组织、管理),还要提高人的素质即心件(思想、伦理、认知、信仰)。总之,只是环境和经济双赢不是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的“发展”包括经济、人和环境的发展。当然,这里还有一个信息反馈机制的问题:一是反馈渠道不通,二是反馈速度缓慢。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内部组织的自主调节机制比较弱,反馈信息或者传不到作用者本身,或者反馈过程太慢,传到作用者本身时已为时过晚。

为此,当前国内外环境研究的焦点正从浅层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交通拥堵,健康下降)向深层的生态问题(生态安全,生态健康,城市的代谢,整合规划和系统管理)过渡,急需观念、体制和技术的生态转型——从问题导向走向功能导向,从末端堵截走向过程调控,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建设,从物理工程走向生态工程,从纵向管理走向系统整合。

二、区域生态安全与城镇生态管理

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步入了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事故高发、生态响应和环境还债阶段,生态安全问题已在区域水、土、气、生、矿等自然生态尺度和城乡居民生理、心理、生殖、发育健康等人类生态尺度凸显出来。生态环境的退化和自然资源的耗竭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食物、饮水、空气和人居环境的污染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生活质量下降、环境诱发型疾病上升、甚至局部环境难民的产生,影响社会稳定。以城市生态风险为例,城市是生态胁迫始作俑者的“源”和生态响应归宿的“汇”。当前,大多数城市普遍遭遇水体富营养化的“绿”、气候热岛效应的“红”、沙尘暴或酸雨的“黄”、城市灰霾的“灰”四色效应的现实生态尴尬和水资源枯竭、化石能源短缺、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长期生态威胁。

关注生态安全,首先是关注自然子系统为人类活动提供的承载、缓冲、孕育、支持、供给能力的安全,主要体现在人与水、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五类生态因子相互耦合形成的生态过程的安全,包括环境容量是否溢出、战略性自然资源承载力是否超载、重大生态灾害是否得到防范等。其次是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经济子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功能的安全。最后是社会生态关系的安全,涉及个体和群体的生理、心理、生殖、发育健康以及社会关系健康的人口生态安全。

区域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区域生态安全的客观属性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态风险,二是生态脆弱性,三是生态服务功能。生态风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生态风险是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导致人居环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支持系统(水文、土壤、空气、气候、生物、地质)及人群生态健康损害的连锁反应型风险。这种风险引起的生态灾难是各类生态因子从量变到质变长期积累、集中爆发或慢性释放的结果,不只是直接的单因单果关系,它能跨越大的时间尺度(累积性)、空间尺度(区域性)、管理尺度(行业、部门),产生多种复合的生态效应(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多环节的链式反应,打破正常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生物和人的致病、致残、致畸、致癌,给区域、部门和行业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生态风险是对生态安全危及程度的逆向测度,由自然退化和人工胁迫两部分原因造成。生态风险包括资源承载风险、环境容纳风险、灾害危害风险。但生态安全不等同于生态风险,它还有正向测度,由自然进化和人工建设两部分结果组成,我们用生态服务来衡量。生态安全不仅需要防护,还可以建设。生态风险越小,生态服务功能越强,生态关系就越安全。

生态安全是动态、进取的而不是回归、保守的。生态安全不仅需要环境本身有一定的刚性和柔性,还需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进化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取决于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恢复能力、协同进化能力和社会自调节能力的大小。其科学内涵有四:一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对外界干扰的稳定程度(刚性);二是生境受破坏后恢复平衡的能力(弹性);三是开拓生态位、与外部环境协同进化的能力(开拓进化性);四是生态系统内部的自调节自组织能力(自组织性)。(参见图2)

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瘠薄脆弱的生态环境,“僧多粥少”的自然资源,积重难返的历史问题,违背生态规律的人类活动,是生态安全失衡的客观原因;“还原论”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技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考核指标,资本积累早期的暴发投机心理,形式主义的口号文化,是生态风险经久不下的人文土壤。

生态安全管理需要从深入了解风险的生态动力学机制出发,运用生态控制论方法调理系统结构、功能,诱导健康的物质代谢和信息反馈过程,建设和强化生态服务功能,把生态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城市生态管理是对城市各类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的基于生态承载能力的系统管理。它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末端治理为特征,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应急环境管理。70年代末到80年代,兴起了清洁生产,促进环境污染管理向工艺流程管理过渡,通过对污染物最小排放的环境管理减轻环境的源头压力。90年代,发展起了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和产业生态管理,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90年代末,兴起了系统生态管理,旨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优化系统功能,变企业产品价值导向为社会服务功能导向,化环境行为为企业、政府、和民众的联合行为,将内部的技术、体制、文化与外部的资源、环境、政策融为一体,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管理包括对城市生态资产、生态代谢和生态服务的系统管理:(1)城市生态资产管理。城市生态资产指城市的生存、发展、进化所依赖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支持条件和环境耦合关系,它是城市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所谓有形生态资产,是指诸如太阳能、大气、水文、土地、生物、矿产和景观等自然生态资产和附加有人类劳动的水利、环保设施、道路、绿地等人工生态资产;所谓无形生态资产,是指包括生态区位、风水组合、气候组合等自然生态资产及交通、市场、文化等人工生态资产。生态资产审计、监测和管理是城市生态管理的重要环节。城市植被和动物、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产,在城市生态调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规划管理得好,能为城市提供积极的生态服务,规划管理得不好,则会破坏甚至摧毁人们的生存发展环境。(2)城市生态代谢管理。城市生态代谢是流入和流出城市的食物、原材料、产品、能流、水流及废弃物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它既是城市生长、繁荣的必要条件,也是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甚至衰败的病因,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影响。城市生态代谢管理需要揭示城市人类活动中物质流、能量流的数量与质量规模,展示构成工业活动全部物质(不仅仅是能量的)流动与储存,需要建立物质结算表,估算物质流动与储存的数量,描绘其行进的路线和复杂的动力学机制;同时,也指出它们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富集形态。一般通过生命周期评价和投入产出分析来测度。(3)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城市生态服务是指为维持城市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功能所需要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和环境公益。它是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一种产出和功效,如合成生物质,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分与稳定水文,调节气候,保护土壤与维持土壤肥力,对环境污染的净化与缓冲贮存必须的营养元素,促进元素循环,维持城市大气的平衡与稳定等。城市生态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城市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服务关系:一方面是区域生命支持系统为城市提供的生态服务和对城市超越其承载能力的人类活动的生态响应(往往表现为自然灾害、热岛效应、污染效应、光化学污染);另一方面则是城市人类活动对区域的环境胁迫和生态破坏,以及正面的生态建设。

城市生态管理包括区域、产业、人居三个层次:一是区域生态管理,是对城镇及乡村生态支持系统的景观格局、风水过程、生态秩序、环境承载力及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生态基础设施管理,如水、能源、生物多样性的跨部门综合管理;二是产业生态管理,是对城市生产活动中各类资源、产品及废物的代谢规律和耦合调控方法,探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正面影响的管理手段;三是人居生态管理,是按生态学原理将城乡住宅、交通、基础设施及消费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为居民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包括居室环境、交通环境和社区环境)的系统调控方法。

三、循环经济建设与产业生态转型

传统农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封闭式的自生经济,是一种小规模、低效益和低污染的循环经济;而传统工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掠夺式的竞争经济,循环机制太弱。生态经济则是一种融自生、共生和竞争经济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是物态、事态、生态和人态的整合与运筹。循环经济其实是生态经济的俗称,是基于系统生态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及进化型的复合生态经济。它的循环不仅是废弃物循环(废弃物循环仅属于产业生态的小循环),还包括社会生态的中循环和自然生态的大循环。其中,社会生态的中循环包括规划、管理、研究、教育、消费等,自然生态的大循环包括水、土、气、生、矿等生态因子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的全代谢过程。循环经济的循环是物质循环、能量更新、信息反馈、空间和谐、时间连贯、资金流通以及人力进化过程的生态循环。

生态循环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或闭路循环。资源合理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三R”原则(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但不是全部原则。在推行“三R”原则前,首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和产业的观念更新(Rethinking)、体制革新(Reform)和技术创新(Renovation),可称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三新”原则或“大三R”原则。所谓观念更新(Rethinking),就是从还原论走向整体论,从掠夺型走向共生型,从开环经济走向闭环经济,从资源经济走向知识经济,从产品导向走向功能导向,从外控型走向自生型,促进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理念的更新,促进决策者、经营者、消费者、科技工作者和社会传媒的观念转型。所谓体制革新(Reform),就是从基于产值与利润的物流型部门经济小循环走向面向社会与自然的服务型区域经济大循环,引进催化、孵化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景观结构、管理体制和科技结构的横向、纵向、区域和社会耦合,完善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社会经济统筹、内生与外延统筹的规划、管理体制、法规和政策。所谓技术创新(Renovation),首先是从工艺革新、产品革新走向功能革新、系统革新,从物态、事态走向人态,强化规划与孵化、研究与开发、服务与培训的技术主导作用,软件和硬件的协同效应;其次是从产品导向走向功能导向,从刚性生产走向柔性生产,从减员增效走向增员增效,从谋生型被动受控行为到学习型自主自生行为,促进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时、空、量、构、序尺度的功能整合和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技术更新。

循环经济涉及四个方面的创新:一个是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的创新,即怎样把产品生产工艺改进得更好,以生态和经济上最合理的方式利用资源;二是生态效用(Eco-effectiveness)的创新,即怎样设计一种生态和经济上更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三是生态服务(Eco-service)的创新,即企业经营目标从产品导向变为服务导向,减少中间环节,为社会和区域自然环境提供一条龙的功能性服务;四是生态文化(Eco-culture)的创新,即企业经营目标进一步从物、事转向人,聚焦于员工、用户、周边社区居民以及全社会的观念、技术、能力、境界的培训,培育一种新型的企业和社区文化。在这几个类型中,工艺改革可能提高效率两倍,产品创新有五倍的效率,功能创新有十倍的效率,系统革新则有十几倍到二十倍的效率,关键要实现产业生态整合。

面向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转型主要包括九种途径:一是横向联合,从竞争经济走向共生经济。它包括不同工艺流程、生产环节和生产部门间的横向耦合、废弃物交易及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二是纵向闭合,从链式经济走向循环经济。第一、二、三产业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产品和废弃物在其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实施系统管理。三是区域耦合,从厂区经济走向园区经济。厂内生产区与厂外相关的自然及人工环境构成空间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复合体,逐步实现有害污染物向区域外的零排放,保障区域生态资产的正向积累、国土生产功能和生态服务功效的正常发挥。四是社会复合,从部门经济走向网络经济。企业将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生态服务和能力建设的功能融为一体,为辖地和周边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宜居环境,培育一种新型的企业和社区文化。五是功能导向,从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以企业对社会和自然的生态经济服务功效而不是以产品或利润为经营目标,谋求经济物质和精神产品、社会和自然服务和生产和消费文化的三维产出。六是结构柔化,从刚性生产走向柔性生产。灵活多样的柔性产品和产业结构、管理体制、进化策略和完善的风险防范对策,可随时根据资源、市场和外部环境的随机波动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及工艺流程。七是增加就业,从减员增效走向增员增效。一线生产的两头,即研究与开发、服务与培训环节的劳力和智力需求将大大增加。企业内第三产业的智力和劳力从业人员将急剧增加。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就业机会。八是人性化生产,从务工谋生走向生态乐生。劳动不只是一种成本,也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享受,员工一专多能,是产业过程自觉的设计者、调控者和所有者,而不是机器的奴隶。九是能力组合,从自然经济走向知识经济。配套的硬件、软件和心件能力建设,决策管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服务培训能力相匹配,学科的边缘交叉和技术的横向组合。企业信息及技术网络的畅通性、灵敏性、前沿性和开放性。

四、生态城市规划与和谐社会建设

生态城市的内涵远不是经济发达和环境优美,其根本宗旨在于树立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不同发展水平下城乡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人与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机制、活力、序理的和谐。

和谐社会的内涵有四层:第一层是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包括水、土、气、生、矿等自然生态因子、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自然生态和谐。第二层是人的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方式的经济生态和谐。第三层是人的境界,即温饱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天地境界等人类生态境界的和谐。第四层是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时、空、量、构、序层面的系统生态管理方法的和谐。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即“以人为本”。要整合和平衡人和天、地、事、物之间的系统关系。“天”指气候、天文、大气等空间环境,“地”指土地、土壤、地理等地表环境,“事”指事情组织运筹和行为规范诱导的社会过程,“物”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生物新陈代谢的生态过程。要处理好自然与社会,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机会与风险间的共轭关系。

和谐的核心是四个词:一是开拓。开拓生态位,必须要有发展的力度。二是适应。适应环境,不能超越环境去发展。三是反馈,即信息的正负反馈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四是整合,即结构、功能、格局、过程的多维生态整合。

生态城市中的物、事、人三者分别是由现代科技、政治和文化子系统来支撑的。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它是格物的,设计的是物理空间,主要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是主事的,是管理众人之事,调控的是事理空间,要创造一种政治文明;文化是育人的,化育的是心灵空间,要倡导一种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目标是通过生态关系的调控把这几方面穿针引线,促进一种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和谐的生态文明,它强调的是一种多维生态关系的统筹。

生态城市的测度指标是过程的健康程度而不是目标的绝对数量,必须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阈值(饱和度)、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经济富裕的不一定都是生态合理的,发展滞后不一定生态落后。生态城市的目标是生态和谐而不是环境优美,自然条件较差地区也可以通过生态建设实现关系和谐。目前在创建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人们过分看重生态城市评估的绝对指标而忽视相对指标,着重结构指标而忽视功能指标,着重静态指标而忽视动态指标,导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建生态城市的积极性不高。今后除国家级的评估考核指标要逐步完善、科研部门的重点要有所倾斜、体制改革要相应配套外,各地区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型十分重要。

生态城市建设包括各类自然、社会和经济生态关系的建设,需要从体制、技术、行为多方面全面规划、设计与管理,资金可以加速硬件环境的建设,而软件和心件环境的建设光靠资金是不行的,必须以认知文化和体制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观念转型、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催化孵化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来培育。才有可能引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改善硬件环境。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灵魂。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化,涉及体制文化(管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局部与整体关系的体制、制度、政策、法规、机构、组织等)、认知文化(对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以及天人关系的系统生态的认知,包括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技术、生态美学的教育和传播)、物态文化(人类改造自然、适应环境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行为,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物质产品,如建筑、景观、古迹、艺术产品等)、心态文化(人类行为及精神生活的规范,如道德、伦理、信仰、价值观等,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精神产品如文学、音乐、美术、声像等)。其核心是改造人、增强人类种群利用资源、适应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能力,而不只是狭义的文物保护、景观塑造意义上的视觉文化。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不同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它是一种综合型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是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以及三者相互关系在内的战略发展规划。“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不是简单的天蓝地绿、山清水秀,而是一种竞争、共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一种具有开拓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活力结构,一种时间、空间、数量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服务功能,一种不断进化与完善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种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保育生存环境的战略举措,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

生态城市规划包括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其中,生态概念规划包括自然和人类生态因子规划、生态关系规划、生态功能规划和生态网络规划。它是一种新思路、大手笔、粗线条的战略规划、目标规划和概念规划。它不是代替,而是引导、促进、补充、协调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这些规划的制定和修编提供战略指导和生态协同方法。其功能在于指明方向、孕育机制、推荐方法、控制进程。它主张一种逆向思维:不是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而是不这样发展就不可能持续。生态工程规划包括水生态工程、能源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工程、交通生态工程、建筑生态工程以及废弃资源利用的生态工程等的系统设计、规划与管理。生态管理规划包括城市生态资产、生态服务、生态代谢、生态体制、生态文明的管理。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生态安全#183生态经济#183生态城市_生态城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