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与开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本主义是指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和以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生产关系 ,而开放则是指对外开放或发展开放型经济,本文首先分析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义,然 后再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剖析资本主义全球开放型经 济体系中的严重缺陷。
一、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开放的世界中,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 不可能关起门来独自封闭地进行,而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在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世 界市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 等国际机构对战后发展中国家中的调查,其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明显 的正相关性,即,开放程度高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最高,中等开放程度的发展中 国家次之,而开放程度低的发展中国家最差。从当今世界经济来看,开放型经济发展程 度最高的国家是那些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的发达国家。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对外开 放稳步推进时期也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如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及二次大战后;反之 ,对外开放倒退时期也是经济发展严重受挫时期,如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及其 间的30年代大萧条。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维护国家主权条件下的对外开放是强国 富民之路,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各国或地区的必然选择。
世界各国或地区之所以相继走上了开放之路并不断加大开放力度,是因为它有助于其 资源配置的改善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其经济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第一,以通过促进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的发展来提高各国或地区的资源 配置效率。发展开放型经济就必须“有取有舍”和“有进有出”。“有取有舍”是生产 领域的国际分工,而“有进有出”则是流通领域的对外贸易。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又反 作用于前者。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其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而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其国际分工的深化。在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作用下 ,一国或地区所“取”和“出”的必然是其比较优势产业或生产环节及其产品,而所“ 舍”和“进”的则必然相反。这样,随着对外开放,资源就会不断从比较劣势产业或生 产环节向比较优势产业或生产环节的转移,从而促进其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例如,发 展中国家可以更多地生产并相应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发挥其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而发达国家则可以更多地生产并相应地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发挥其资本技术 资源的比较优势。
第二,它可以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促进各国或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规模经 济有企业和产业两个方面。对外开放可以通过市场扩大(开拓国外市场)和各种资源投入 增加(利用国外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资源)来促进企业和产业加速实现规模经济。从企 业来看,对外开放能够从上述市场和资源两方面促进其生产规模扩大,从而导致其单位 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其规模经济的实现。从产业来看,对外开放同 样可以从市场和资源两方面促进某产业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促使该产业部门专业 技术人员增多、产品开发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专业分工的深化等,进而实现该产业部门 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前者典型例子有韩国的浦项钢铁公司,后者典型例子有中国的家电 制造业。
第三,它可以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和扩散来推动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始终存在着各国之间的技术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发 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总体上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反映在各国拥有各自的技术专 长上,如当今美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和生产技术、日本的高性能半导体芯片开发和生 产技术、法国的核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印度的软件开发技术等。因此,实行对外开放, 通过技术贸易,各国不仅可以降低自己开发有关技术的成本,而且还能够迅速提高自己 的总体技术水平。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技术是实现其技术水平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 的捷径之一。对世界各国而言,在技术开发上实行国际分工可以加快世界范围内的技术 进步并实现其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
第四,它可以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来促进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改善。由于世界经济 发展不平衡,一些国家会出现资本相对“过剩”,而另一些国家则会存在资本不足。在 封闭经济条件下,这种状况就会导致全球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实行对外开放和允许资 本的国际流动,就会促进资本从“过剩”国家流向不足国家,从而提高全球资源配置的 效率。
第五,它可以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 某些新产品往往出现于某国。就该国而言,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扩大产量,进而促进该产 品生产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如美国的计算机产业的升级等。就该产品的进口国而言,通 过进口可以刺激本国对该产品的需求,进而为本国该产品生产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市 场基础,如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等。
第六,它可以为世界范围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条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 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会有所不同,如一些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国内需求过热阶段, 而另一些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则处于国内需求不足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可以通过多 进口来满足国内过热的需求并有助于控制通胀,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多出口来刺激国内生 产和抑制通缩,从而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例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处于经 济高涨时期的美国进口的增加,既有助于控制其通胀,又对亚洲国家的经济复苏提供了 一定的外需刺激。
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开放型经济又是生产社会化的更高阶段。因此 ,发展开放型经济就是遵循生产社会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从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以英国为首的少数欧美国家,既是率先发展开放 型经济的国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确立统治地位的国家;而当今世界的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也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开放型经 济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性。从理论上看,开放型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以科技革命为 基础的生产力发展和以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这两方面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开放型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马克思 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 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就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开放型经济形成的推动 作用。具体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发展不平衡规 律等都对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资本必然会将其再生产 超越国界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从而导致了开放型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首先,通过进口国外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燃料可以降低不变资本的成本,从而提高剩 余价值率;其次,通过进口国外大量廉价的粮食和国际移民(如肮脏的奴隶贸易)可以降 低可变资本的成本,从而提高剩余价值率;再次,通过在世界市场销售绝对优势商品可 以获得超额利润;最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以及对外贷款可以获得更高的回 报。因此,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就决定了资本必然会通过对外扩张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 开放的世界。
第二,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追求的是使用价值不同,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追求的是价值,从而决定了资本积累规模上的无限性(即数量上的无止境) 、方式上多样性(即各种超经济方式和正常经济方式)和时间上迅速性(即社会财富的积 累速度超过以往所有前资本主义时代)以及空间上的广阔性(即资本积累在全球范围进行 ),进而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资本原始积累使资本开始从国内走向 世界,从而导致了开放型经济萌芽的出现;其次,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对外巧取豪夺为 工业革命积累了必要的货币资本,从而间接地对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发挥了作用;再次,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最后,资本积累规模上的无限性决定了其空间上的广阔 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膨胀,资本必然会以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等 形式走遍全球并到处“安家”,从而促进了世界范围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及其不断向广度 和深度发展。
第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要求各个生产部门保持 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使国民经济各个 部门不可能均衡地按比例发展,从而导致相对国内需求而言的有些生产部门发展较快而 有些生产部门则发展较慢。发展较快的生产部门就会出现生产过剩,从而需要到国外去 寻找市场;而发展较慢的生产部门则会导致国内市场上出现其商品短缺,从而需要从国 外购买。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不平衡就决定了国际商品交换的出现。当这种由发展 不平衡决定的国际商品交换成为一种持续稳定的状态后,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也就形成 ,从而也就导致了全球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凭借自身的优势迫使其 他经济体制为它开放,而且还反映在它自身对外开放上。
就迫使其他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来说,过去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通过廉价商品的重 炮、军事上的入侵占领和政治上的强权统治迫使广大落后地区实行对外开放,如,签订 各种不平等的通商条约、设立各种享有特权的通商口岸和租界地直至整个国家的殖民地 化等。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主要通过融资、赠予、投资等各种“经济援助”来“促 进”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
就自身对外开放来说,它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单边、双边和多边的对外开放。 单边的对外开放是指单方面地削减直至拆除贸易和投资壁垒,如,英国在1841—1846年 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尤其是在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在1986年进行以市场 准入为重要内容的金融“大改革”。双边的对外开放是指两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 种协议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如英法两国于1860年按自由贸易原则签订的英 法通商条约。多边的对外开放是指通过区域一体化组织(如欧盟)或全球性经济组织(如
GATT/WTO等)来推动市场开放等。
三、资本主义全球开放型经济体系中的严重缺陷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尽管在客观上创造出了一个日趋开放的世界,促进了全球生产社会 化不断向新的高度发展,但其主观上还出于资本本身的利益动机,更准确地说,目前是 出于垄断资本自身的利益动机。这样,由资本主义或当今垄断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开 放型经济体系就存在着两大严重的缺陷——全球的两极分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剧烈 波动。
首先考察全球两极分化趋势。资本主义全球开放型经济体系从形成伊始就启动了全球 “南”“北”两极分化的进程。在二次大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以前,全球两极分 化主要表现为少数“北方”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广大“南方”地区普遍出现经济发展 停滞。以占世界人口60%的亚洲为例,其GDP占世界的比重从1820年的近60%下降至1940 年的不足20%。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以后,全球两极分化又呈现出少数“北方”高收 入国家的持续发展和众多“南方”低收入国家的不断被“边缘化”。仅近20年来,高收 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之比就从1983年的42.5∶1扩 大到2001年的62.1∶1。
全球两极分化趋势的出现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全球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是资 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在这种体系中,“南”“北”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少数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中心且居于主导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是外围且处于从属地位 。具体来看,其主要表现有:不平等的“南”“北”国际分工(即南方因单一的畸形经 济结构而在这种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高度依赖或从属于北方的地位),不等价的“南” “北”国际交换(即北方以垄断价格“高出”“低进”),不合理的“南”“北”国际金 融(如南方从北方高成本的融资、向北方的“资本外逃”、被动地承受国际金融市场上 利率和汇率的剧烈波动等),不正当的“南”“北”国际投资(如南方的金融等要害部门 被北方垄断资本所控制、短期证券投资过大等对南方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对南方投资的 快速“大进大出”所造成的冲击等)。
然后再考察世界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从资本主义全球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以来,世 界经济发展就呈现出各种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波动。这些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 了程度不同的冲击。在这些波动和冲击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三种:世界经济长期波动 及大危机、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及危机、不定期的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长期波动是指为期大约50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周期性波动。从19世纪中 叶世界经济形成以来,共出现过三次世界经济长期波动。在每次长期波动中间都会爆发 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如1873——1879大危机、1929——1933大危机、1973——1975大 危机。这三次大危机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冲击程度大。以这三次大危机为分水岭, 三次世界经济长波在前半段为上升期(即平均增长率较高),而在后半段则为下降期(即 平均增长率较低)。这种长波的出现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 运动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相应调整,即发生部分质变, 如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每次部分质变的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都会出现从适应到不适应的周期循环,从而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的长期波动。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是指世界范围内总体经济活动呈现出大约10年一次的周期性活跃 与呆滞循环交替的波动过程。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历了15次周期性波动,相 应地也发生过包括上述三次大危机在内的15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造成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及其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全 球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全球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主要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保持大致同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主要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调整变化的大体同步性。这样,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 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就会呈现出大致的同步性,从而决定了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的必 然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开放的扩大和深化,各种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不断出现 ,给有关国家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拉美债务 危机、日本的股市泡沫及其破灭、亚洲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等。这些金融动荡和 金融危机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地 说,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所主导的金融投机是导致当今世界出现各种金融危 机的重要原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全球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财富或资本日趋向 少数富人手里集中,从而加剧了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和实业投资回报率 下降,进而导致资本更多地流向虚拟经济并通过金融投机来获取高收益。投机就需要通 过操控各种金融产品价格的大幅度剧烈波动以贱买贵卖来从中获取“溢价”收益。在亚 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泡沫及纽约原由期货价格爆涨等金融动荡和 金融危机中,人们不难发现金融体积的踪影。
上述两大缺陷说明,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全球开放型经济这一生产社会化发展的 高级阶段还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进行自我变 革,否则就可能在世界回响起资本主义最后的丧钟!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国际分工论文; 开放型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