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途与省思: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转型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歧途论文,信息化建设论文,职业教育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4-0086-07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改善职业院校课堂生态、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需要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加大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样是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共同的行动路径。因此,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不仅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经之路,更是追赶其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绝佳时机。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绝不是追随西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应时之举,也不是局限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期工程,而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改善职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战略举措,最终达到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从宏观办学模式到微观教学形态的整体改革目标。 (一)提升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能力与效果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关键评价指标。西方各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实现其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内容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由此可以看出,欧美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一直都将提升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作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保持其领先地位的重要措施,其信息化建设不仅在硬件投入方面花费了巨大的资金与精力,其在软件设计、网络平台搭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十分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无论是在硬件投入还是在软件支持、教师能力、建设机制上都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面对来势汹涌的信息化浪潮,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正是为了能够在吸取各国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脚踏实地,走一条兼具国际水平与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 (二)完成职业教育现代化,实现“内涵提升” 时下,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地变革以迎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其内涵意蕴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而自我演化的,而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智能化驱动下的数字制造、大数据、互联网+、云制造、3D打印等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意味着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工作方式正在快速地向我们这个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里逼近与渗透。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学校与个人都不得不承受的历史重担,信息化理应成为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培养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冲浪的职业新人”,实现新时代“职业人”的现代化是历史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随着时代背景而不断动态演化的历程,在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其内涵意蕴、功能发挥、实现路径都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将迎来新一轮的深化与发展。只有当职业教育改革使其具备了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特征时,才表明其完成了现代化的深化,才意味着其实现了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转型。因此,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正是基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诉求与实现前提。 (三)改善职业教育课堂生态,实现“高效课堂” 改善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然而经过不同课程改革理念与模式的轮番洗礼之后,不能说课堂教学成效没有发生一点变化,但其实际成效离课程理论家与企业、社会的预期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造成这一结果既有学生自身学习基础与态度习惯的主观因素,也有课程体系设置与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契合学生需求,理论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的客观现实,两种因素的互相叠加又进一步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上两个因素入手:一是提高生源质量,但在职业院校生源危机大背景下,这几无可能;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但由于文化观念与自由劳动市场存在“挖人外部性”的风险,企业普遍不愿参与到校企合作之中。两条改革的道路都日趋逼仄,而职业教育信息化则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三条道路,即通过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管理、实习实训等一系列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形态,形成一种教育与技术相辅相成的课堂新生态。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歧途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职业教育某一方面的局部变革,而是涉及办学理念、模式与课程教学体系、学生管理方式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改革,这既意味着变革的艰巨性,也意味着变革的复杂性。当下,正是由于对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地位认知的偏差以及对其战略地位的轻视,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误入歧途,偏离了预期的轨道。 (一)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理念上,重“硬”轻“软”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理念是在进行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之前,对何谓职业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建设路径、评价监督等一系列问题的整体思考与规划,不仅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也将直接决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的整体审视,可以发现,由于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内涵认知的理念偏差,造成在实践层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向了重“硬”轻“软”的歧途。重“硬”表现为广大职业院校普遍将网络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室等物质资源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并将其作为评判信息化建设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而普遍忽视了信息化“软”层面的规划与建设。然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完整内涵不仅包括了物质层面的信息化资源与环境的建设,更包括了应用开发、队伍建设、标准制定、效益评估等多个层面。 通过对实然现状的总结概括,其“轻软”具体可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普遍忽视了软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导致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教师和学生都难以体验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带来的改变;二是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实现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的信息化,而忽视了管理者的信息技术领导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力的提高,导致职业院校领导者不具备对其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的能力,教师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紧密融合,最终造成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化资源成了“摆设”;三是忽视了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变革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前提,职业教育信息化应该是器物、制度和观念的整体转型,如果职业教育信息化停留在用信息化的“新瓶”装传统学科教学理念与模式的“老酒”,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变革,既要重视新的教学手段对传统教学理念与行为的挑战,也应意识到新技术可能会成为维持传统教学理念与行为的帮凶,使得技术手段的使用不仅没能改变当前低效、无趣的课堂环境,反而反受其害,成为传统教育理念的帮凶”[2]。 (二)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上,重“技”轻“教” 当信息技术介入原本由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三要素组成的教学过程后,其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习内容、知识呈现的结构顺序、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深刻变化。然而,这一变化既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互动的效果,也可能会造成学习过程机械化、知识内容碎片化、师生互动浅表化的后果,造成两种结果截然相反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教育”与“技术”是否实现了充分的融合,信息化教学设施的建设、软件资源的开发、资源的使用是否是在基于学生学习规律、课堂教学规律、知识传递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的,其规划方案是否又经过了技术开发专家、职业教育技术研究者和职业教育实践专家经过多元视角审视后的严谨论证后作出的。 然而,通过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考察,技术中心主义已经或明或暗地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上的“指南针”,教师的诉求、学生的需要则由于现有建设机制的原因,难以获得即时的反馈来影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原则。例如,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掀起了一股“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所谓的课堂“革命”,为了能够在这次浪潮中拔得头筹,职业院校投入了大批的资源,教师也将极大的心血投入到这场“运动”之中,“慕课”制作的数量成为衡量一个专业、一所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关键指标,但其是否能够契合职业教育特有的教学规律,是否能够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是否能够获得教师的认可与接受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工具理性在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使用信息化工具的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则意外“旁落”。职业院校“慕课”资源的开发主要是由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和相关企业所发起,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相关教师却由于自身对于技术缺乏了解,较少主动参与“慕课”资源的开发工作,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中心开发模式。然而,职业教育教学有其独特的逻辑规律,强调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慕课”作为一种改进了的网络课程,无论在技术上如何有所改进,本质上它也只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不可能完全代替当前理实一体的主流课堂教学模式,其功能特性决定了其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因此,只问技术,无视教育的质性分析和学生学习的规律,为慕课而慕课,生硬地将一切教育活动转化为慕课资源,不计教育效果,是一种舍本逐末之举,偏离了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预设定位。 (三)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上,重“上”轻“下”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应该“以‘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合作开发机制”[3]。其中,明确指出了在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该发挥引导、推动的功能作用,职业院校自身的需求与规划则居于主导地位,即政府应该为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质、资金、政策、标准等多方面的支持,而不应该采用“一竿子捅到底”的直接管理模式,干预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已经实质上走向了以“政府主导为主,职业院校次之,教师与学生最末”的信息化建设路径,政府在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标准、方向上握有绝对的话语权力,而真正使用信息化资源的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则难以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体现。如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普遍推行的示范校建设中,普遍采取专项资金投入的方式推动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然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工程项目建设,这一项目式的投入模式普遍要求学校和教师在限定时间内将投入资金使用完毕,而且一旦项目申报方案做出后就很难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修改和更正。这表明信息化建设的项目投入模式仍然是以“政府意志”为主导,然而政府对于政绩的过度追求往往会要求职业院校要“快”出成果,而不是出“好”成果。因此,尽管通过项目建设,职业院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有了质的提升,但这一投入方式完全忽视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快速投入尽管能够较快地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的物质条件,但却并不能直接推动职业院校信息化改革进程的深化,反而可能由于建设的急功近利,造成资源设备的浪费,难以发挥信息化提升在促进教育改革中的应有作用。 (四)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价上,重“外”轻“内” 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评价有利于辨别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现行的信息化政策和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举措进行重新调整,从而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效益。从国外职业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基本经验来看,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进行评价应该坚持“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评价原则,即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建设的优劣应该以职业院校自身基于教师与学生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效果为评价依据,并依此作为调整信息化建设路径的基本依据,将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的外部评价作为改进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补充。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政府掌握着对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评价的“一票否决权”,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信息化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却难以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途径表达自身的诉求,也很难改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在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示范校建设中,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是示范校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信息化建设的评价却往往将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增量、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中的获奖情况作为评价其优劣的基本标准,而普遍忽视了将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资源使用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依据,造成职业院校将资源过多地投入到硬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信息化大赛等荣誉争夺上,忽视了信息化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提高学生和教师信息化资源使用的效果作为评价信息化建设优劣的重要标准。为了能够应付政府组织的检查,职业院校普遍在示范校建设报告中夸大其词、炮制数据,盲目夸大自身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这样做不仅造成了资源投入的极大浪费,更是耗费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大量精力在编写信息化建设的案例与总结报告上,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很大原因就是政府的外部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心态,把信息化建设当成了硬性摊派的任务,而不是促进学校改革的契机。 (五)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布局上,重“东”轻“西”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弥补区域间、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教育信息建设,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快速便捷地向农村和西部地区进行扩散传播,较快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辅之以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支持手段,可以较快地实现资源在不同区域和农村地区的传播。因此,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打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均衡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共享,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学生的“实习难”的困境,缩小与东部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差距。然而,尽管从整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东中西地区职业院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数字鸿沟”,而且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以2014年中等职业院校生均教学用计算机数作为衡量中东西部地区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则可以很明显感受到不同区域间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巨大差距(见表1)。全国生均教学用计算机数为0.182台,东部地区中等职业院校除了海南与山东两省外,其生均教学用计算机数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更是达到了0.5162台的高水平,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中职生可以使用一台计算机。而西部地区除了重庆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外(0.1925台),其他地区生均教学用计算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地区的生均教学用计算机数最低,仅为0.113台,也就是说平均每十个中职生使用一台计算机。而经计算得出,东部省份中等职业院校生均教学用计算机数为0.2607台,中部省份为0.1789台,而西部省份为0.1478台。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东中西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巨大差距。然而,这仅仅是在信息化建设物质层面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在教师信息化素养、软件资源开发、实习仿真系统等“软”的层面的建设,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水平可能会更高。 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转型 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入歧途”,需要在对原先发展战略进行审视反思的基础上,重新就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与路径进行战略定位,打破传统既有利益格局,通过顶层设计、制度重构等途径,激发信息化建设参与各方的主动性,从而打破现实瓶颈,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再出发”。 (一)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实现信息化建设资源高效统筹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由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职业学校、教师、学生都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尽管参与各方在主观意愿上都希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稳步推进,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所做出的决策与行为并不总是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实现意见统一,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由于利益诉求不一致而产生合作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无论哪种情况的出现都会阻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的顺利推进,有限资源无法得到充分调动。因此,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动者与建设者,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应该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政策出台、标准制定、拨款引导等多种手段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利益矛盾与冲突,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各方在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形成“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自主选择”的信息化建设格局。 基于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格局的把握和对未来信息化建设方向的考量,政府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工作。第一,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多元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该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列入其重要的财政支出项目,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吸引企业、行业的积极参与,最终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行业企业积极投入、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多元投入渠道。第二,完善政府部门之间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协同推进”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各级职业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从信息化推进的组织管理上,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问题,协调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职能责任,统一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推进措施等规划方案,并建立相应的问责监督机制。第三,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制定工作。为了有效避免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随意性、盲目性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政府部门应该结合相关科研机构制定明确的,具有重要导向性的,针对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和不同专业类型的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由于标准不统一,已经造成职业院校信息化资源投入的极大浪费,这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人才评价机制,实现信息化队伍素养提升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的达成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信息化队伍为支撑,但这恰恰是阻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最大软肋。因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器物、制度、观念的整体变革,尤其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学校管理、教学变革的管理者和教师更应该首先在观念和自身信息化素养上实现转变,否则最终只会造成管理者和教师成为了信息技术的客体,只是信息技术手段的附庸,而不是主动地、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同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达到变革学校管理模式与课堂教学生态的目标。 然而,通过对当前职业院校信息化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无论是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是信息化管理队伍的支撑力都难以满足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变革的需要。在我国部分职业院校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专业人员,常常都是由计算机教师来兼任,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瓶颈。因此,通过制度建设为职业院校信息化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奖惩机制来激发其自身信息化素养的开发的主动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应根据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结合不同类型教师的发展需要,将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应用能力作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从而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每一名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素养。同时,重视信息化管理人员在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采用对在岗管理人员培训和补充信息化专业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信息化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水平,并解决好信息化管理、建设和支持服务人员的待遇、职称晋升等问题,为其提供职业生涯向上发展的通道,激发其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资源系统开发、安全维护等方面的作用,确保职业院校信息化的运行能够稳定、高效。 (三)重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价是为了能够在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之下,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目标的达成度、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度、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满意程度等建设内容进行综合评价,试图通过对当前发展现状的审视,找到阻碍职业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达成的关键瓶颈,并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化发展。前文述及,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评价机制过于注重政府的主导地位,作为信息化建设直接使用者的教师和学生却很少有制度化的渠道来反映自身的诉求,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与内容,造成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成为了应付政府检查的“面子工程”,而大量人力与物力的投入最终换来的却是“花架子”,难以发挥其在改革课堂生态、重塑学生学习行为的功效。因此,构建一个由多元主体参与、客观、公正的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日益成为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对当前评价机制弊端的分析,未来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应重点从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手段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就评价主体而言,应该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自身在信息化评价中的主导地位,而政府的外部评价应该发挥其“诊断”和“开方”功效,不应该“喧宾夺主”,替代职业院校的自主评价,这是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才是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只是“委托主体”,如果其“越俎代庖”,只会造成职业院校为了应付评估而不得不弄虚作假。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应该重点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作为重点考察的内容,因为信息化教育技术只有真正地运用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才会真正地实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功效,如果仍然把评估重点放在信息化教学设施、数字教学资源规模的建设上,将很有可能导致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渐行渐远。第三,职业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手段的选择应该坚持以教育活动现场“第一手”资料为评价依据,这是为了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可靠,也是为了确保评价结果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主观期待的干扰,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真实水平,所开出的“药方”能够达到“治病救人”的功效,而不是做一些表面文章。 (四)建立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交流机制,实现优质信息化资源区域间共创共享 教育公平问题现如今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而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的职业教育公平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谐而言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却面临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分配不均、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而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远距离传输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则可以通过实现区域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的共享来逐渐缩小日益扩大的差距,让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偏远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同样享受到东部发达地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其办学水平的提升。因此,针对当前我国职业信息化资源区域配置日益不均的现实,政府应该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上的主导地位,通过标准制定、平台搭建等措施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能够在东西部、城乡之间自由流通,使之成为弥合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分配差距的“调节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在实现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统筹规划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整个共建共享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职业院校、企业参与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性与主动性,坚持始终以“应用为先”为标准做好优质数字资源的筛选工作,提高资源的实用性、可获取性,并建立以用户使用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机制。除了网络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外,信息化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区域之间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甚至包括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区域间共享,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异地网络支教”、“异地网络教研活动”等形式实现优秀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开展支教工作,不仅大大降低了支教成本,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其覆盖范围。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有可能造成区域间“信息鸿沟”的加剧,也同时为实现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到底“硬币朝向那一面”,则完全取决于政府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定位。 注释: ①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10JZD0040)。标签:教育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在职教育论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政府信息化论文; 在职学习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