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性视野下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之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视野论文,当代论文,哲学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 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6)04-0054-07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推进,在当前实践语境中大家基本形成了如下共识,即我们现在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已大不一样,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已不再是视马克思的具体结论为圭臬,而我们却不能越“雷池”半步。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所做出的具体结论有的已经过时,有的可能还会过时。但是,立足现实背景,科学揭示并正确把握蕴涵于其中的内在批判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这一活生生的灵魂和智慧,发挥此种智慧在当今社会实践中的方法论意义,将是马克思哲学走向当代的永恒主题。
马克思的哲学文本已经成为既成的思想资料,凸显其哲学智慧的任务历史地落在后人肩上。就此而言,我们首先要做的,一是认真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文本,通过真实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历程来凸显其活生生的哲学智慧;二是不断反省我们自身的方法论局限,以免僵化的解读模式对马克思哲学活的智慧加以遮蔽。可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离开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所谓的解读就变成了神秘的主观猜测。与此同时,现代解释学的创始人施莱尔马赫就认为,任何对文本的理解总是运用一定方法进行解释的结果,方法不同理解就不同。“包括解释学、科学认识论等论域在内的20世纪的全部哲学进展都说明了,在全新的方法面前,证据(经验对象)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①。由于马克思哲学是在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孕育并臻于完善的,同时马克思在长期的理论探索过程中,留给我们以卷帙浩繁的哲学文本,所以,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从不同的解读视角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却往往都能从马克思的不同时期哲学文本中寻找到依据支持;不同时期的人,从自身所处的社会现实出发,从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出发,对同一个哲学文本经常作出不同的理解。这也就不难解释,何以经济决定论、阶级斗争论、物质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生存论等都曾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被理论界反复争论,以至于导致了马克思哲学研究呈现出如此令人困惑的复杂景观。这种状况足以说明,严肃认真地对待解读方法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昭示我们,离开科学的解读方法,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解读从而把握马克思哲学智慧的努力意味着什么。
解读方法与哲学文本本真语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研究尤其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并同时成为近些年来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个中原因还在于,关涉马克思哲学本质何为以及如何出场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的歧义和争论,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对该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回答。这一现象的勃兴一方面基于解释学的引进对我们既有的思维方式所构成的冲击,此前有不少人始终认为,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字面中不难直观地看出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对其实质内容和精神的探求勿需深入到文本的背后;更为关键的另一方面在于,社会实践的纵深发展,使得对马克思哲学的传统理解与解释同现实生活的需要之间产生了不小的距离,换言之,传统解释已无力涵盖现实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人们的新困惑。其结果便是,在“原理预设”、“去语境化引用与圣经式阅读”等传统解读模式之外,又出现了“价值中立”、“本体论诉求”、“哲学体系重新构建”以及“回归形而上学之思”等在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解释中多种方法和思路并存的现象。可见,现实生活呼唤着对这些解读方法的反思,迫切要求对拓展马克思哲学解释空间的种种努力进行仔细的审视。
因此,方法论自觉恐怕已经成为彰显并推进马克思哲学独特智慧的基石,因为不能真正揭示马克思哲学是如何基于历史生成视野而逐步完成对近代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和传统本体论的终结的,就不可能感受并把握其内在批判的哲学智慧。换言之,只有真实反映马克思哲学逻辑演进中的历史生成视野,才能从根本上搞清楚马克思哲学对传统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终结过程,这些都要求我们首先做到方法论自觉。国内不少学者对此也已经意识到并予以重视,张一兵教授就郑重指出,“方法论上的自觉是学术真正进入科学层面的标志,并且,这一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而言尤为重要。”② 正因为如此,梳理、反思并批判性地审视前述由于时代原因以及我们自身理论认识局限所导致的种种解读模式,这对于推进马克思哲学走向当代的确将具有“正本清源”式的基础意义。
一、“价值中立”是否可能?
解读方法的多样化往往来自于理论困惑和实践困境,尤其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由于理性逻辑的彰显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单一资本逻辑的诸多弊端,资本的空间转移转嫁了局部矛盾,其阶级对立状况暂时出现缓和,在国际范围内共产主义运动也一度处于低潮,当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批评更是不绝于耳。马克思哲学本质何谓?对这一重大问题做出解答的要求显得格外迫切。毋庸讳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人们对极“左”思潮所造成的危害刻骨铭心,并且其影响还不能说已经完全绝迹。回应这种背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价值中立”这一解读模式由以产生。
“价值中立”最初是由法国当代学者吕贝尔首创的“西方马克思学”所持有的方法,持此方法的学者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只是将马克思的文献作为“客观的”历史文本对象进行研究。据此方法,他们虽然采取了所谓的“客观立场”,却得出了“两个马克思互相对立”的结论。而国内有些学者之所以把该解读模式抬到很高的位置,其目的也无外乎试图纠正以往对马克思哲学的简单理解,摒弃意识形态干扰,进而得出更加客观准确的结论。他们认为,既然是学术研究,价值中立就应成为首要的前提,这样才能不抱任何意识形态偏见,否则由于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介入,必然会影响对哲学家本真思想的探求。
但实际上,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规律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作为面向现实的内在批判理论与彻底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哲学从未讳言其所蕴涵的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福祉这一最高价值旨趣,正是这一旨趣决定了,对社会现实进行强烈的持续不断的批判反思,构成了马克思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始终如一的精神追求。保持价值中立,我们甚至难以找到感受马克思哲学智慧的切入点。
首先,马克思哲学的话语方式深深体现着这种价值取向。比如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些独特概念,是其他大多数哲学家不曾使用过的,这些概念既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反映了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独特语境,更蕴涵着马克思的价值诉求。离开马克思哲学的上述价值维度,马克思哲学本身的科学性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其次,马克思自身理论的艰难探索过程,进而其哲学理论不断成熟的过程,来自于其对现实工人阶级悲惨状况的了解深化过程。在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落后德国的社会矛盾并非仅存于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封建主与农民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与新兴资产者的矛盾与之并存,并且农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曾一度占据主流。正是在1844年之后马克思被多次驱逐来到真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最为集中的法国和英国之后,其哲学思想才开始了历史性的飞跃。离开这种深厚的价值关怀,看不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与工人阶级命运之间的唇齿关系,看不到马克思哲学对哲学本身的特殊理解,我们何以能够读懂马克思?
再次,任何学术研究都不可能是“无立场的反思”,当前“作为在实际运用中卓有成效的学术方法”③ 的解释学理论中的“效果历史”也已充分说明,历史不是主观的,因为它先于人的反思,它预先决定了反思的对象和方向;历史更不是纯粹客观的,人不能在历史之外或历史之上,而是必须在历史内部来理解历史,它不是历史学家可以不置身于其中便能研究的客观对象。历史既是理解的前提,又是理解的产物,它表现为理解的处境与界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合力。马克思的文本固然是过去的“史”,但不是凝固的“史”,以旁观者的立场在马克思文本之外予以解读是什么都读不出来的,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精髓和实质只能深入到马克思文本的内在语境之中,如果保持价值中立,对其内在语境的把握就变得极为困难。比如对《资本论》的解读,许多西方学者之所以仅仅把其当成一部经济学著作,用经济学的眼光批评其理论的缺陷乃至与现代社会的格格不入,就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一价值诉求,看不到正是通过该文本,马克思从最常见的商品入手,完成了对“人体”的解剖,从而提供了“猴体”解剖的钥匙。无论对于资本并不是物而是社会关系的反映这一深刻论述,还是对人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揭示,《资本论》均代表着马克思哲学内在批判哲学智慧的最高顶点。
同时,学者的研究活动本身已经不自觉地成为现实生活实践的组成部分。在《哲学的贫困》这一重要文本中,马克思针对普鲁东“原理创造历史”的形而上学观点,指出了人们在自己的历史活动中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作者”④。实际上,学者的研究活动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艰难的创造过程,这必然要做到马克思内在语境与当下实践语境的结合。这离不开植基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以及对当前社会发展凸显的社会矛盾的深刻洞察。否则,无视当前资本的扩张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阶级间的对立和矛盾等当下实践语境,我们很难感受到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力量,更不可能推进马克思哲学的深化和发展。这些使我们不可能做到无价值趋向的学术研究。如果不带任何价值趋向去解读马克思,极容易把马克思哲学纳入西方现代哲学的谱系,解读的结果很可能停留于形而上学层面而进行处心积虑的挖掘,而远离马克思哲学的本真语境。旨趣在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马克思哲学,无疑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但这并没有削弱其科学性。马克思哲学与西方近代主流哲学在价值趋向方面有着重大区别,马克思对哲学本身也有着与其他哲学家迥异的理解,这历史地体现在马克思哲学从哲学内部和外部颠覆传统本体论和形而上学,从而开启以现实的社会历史线索为核心的新哲学的过程之中。立足于当前现实实践语境与马克思文本的内在语境的结合,在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过程中推进其科学方法论的进展,作为重大的时代课题,其解决要求我们不能没有价值立场。
二、“本体论转向”现象之反思
近些年来,由于受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发展的影响,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本体论转向一时成为时尚。从本体论视域来把握某一思想家的哲学概貌和哲学特质,被许多学者看作是哲学研究规范与否的天然准则,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基”上准确把握和概括某一思想家的哲学观点,或褒扬其进步与创新,或贬抑其退步与保守,舍此,其他分析与解读往往有停留在现象层面之嫌。应该说,作为探讨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 Being" 的学说,本体论作为西方哲学的主题虽然经历了内涵的流变,但致力于对变化着的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的确定性的准确把握,以及揭示现象世界背后的终极原因这一探求却始终没有改变。古代哲学中巴门尼德所说的最普遍的范畴“一”、柏拉图的“理念”等都作为其理论基础中不能再证明的前提条件。在近代西方哲学中,贝克莱的“上帝”、康德的“物自体”也都是本体论的规定。可以说,本体论哲学是体系哲学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只要仔细考察西方哲学史,凡是构成哲学体系的,无不有着本体论“奠基”,就此而言,甚至把西方哲学概括成本体论哲学也不为过。总的来说,不可知性、先验假设以及逻辑体系构建是近代以来本体论哲学的显著特点。如果说对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还可以依此方法进行解读的话,那么,从本体论视域解读马克思哲学,把马克思哲学当成传统本体论哲学延伸的思路,这恰恰背离了马克思哲学思想进程的内在逻辑。事实上,马克思哲学对远离社会实践的、先验抽象的思维方式一概弃之不顾,并在彻底终结传统本体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哲学的革命,从而凸显出自己的方法论智慧,马克思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与现代西方哲学走的不是一条道路,马克思所言及的“改造世界”,绝不单单指哲学家要始终关注社会现实甚至直接参与现实实践的斗争,更重要的是从哲学内部对旧哲学进行彻底颠覆,以新哲学独有的智慧来改造世界,并以此来彰显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是对本体论哲学的真正革命。只有从这一角度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实质。由于本体论至上这一思路仍停留在马克思哲学之前传统哲学的解释框架之中,所以我们认为,从传统本体论角度对马克思哲学的定位与解读,仍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反思。
三、“去语境化”引用与“原理预设”方法再商榷
“去语境化”引用是传统研究模式的共同特点,以传统教科书体系表现得最为明显,而此后很长时期内,“原理预设”解读方法又强化了这种研究模式。这共同构成了当前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最需要值得反思的领域。
如前所述,马克思哲学思想有着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哲学文本,其内涵和语境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无产阶级实践过程中,马克思的全部著作被当作“圣经”来解读的现象却俯拾皆是。马克思的所有著作经常被看作是天才般同时写成的,科学的思想也是与生俱来的,思想的递进、转变与逻辑的转换在这里被严重遮蔽了;历时态的思想发展与演进也被共时态的“真理”汇集所取代;甚至在这里马克思的每一句话都无比正确,后一句话只是更加印证了前一句话的正确,质言之,在此种思路中,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未曾出现。这当然就意味着,仅仅是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从马克思著作中选择“合适”的段落或句子加以说明,便成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全部。也正是基于上述思路,既然每句话都正确,断章取义式的理解和引用便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我们会经常看到的现象便是,本来是完整的文本,我们的研究却将之人为地割裂开来,离开上下文的联系孤立出其中的某一段或某一部分来加以理解;既然每一句话都正确,就可以离开思想的发展,割裂不同文本的时间递进关系来研究,甚至出现同时引用《博士论文》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共同论证某一正确观点之依据的奇怪现象。其实,仔细梳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哲学的智慧恰恰是在对社会现实的了解深化以及自身经济学知识的不断丰富过程中不断趋于成熟的,所以说前述思路不仅不符合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也极大地削弱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发轫于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本小册子,后又经过无数马克思主义学者整理、丰富的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体系,一直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广为流传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去语境化引用”的解读模式。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又是把教科书的内容当作马克思哲学的全部智慧看待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为让广大群众在短时间内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简便易行的手段,教科书无疑在传播马克思哲学、教育群众等方面完成了重要的时代使命。由于该原理体系主要承担了政治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灌输的任务,其特定的阅读对象和历史使命也就决定了该体系主要是作为教学和宣传体系而非理解和研究体系。由于试图用简洁通俗的言说以及相对稳定的章节编排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貌,这样该体系就难免对马克思哲学做简单化的理解。从今天的视角来看,简单化是其首要的缺陷。我们知道,结论性的表达容易使人记住,但该结论由以产生的复杂过程的揭示却是揭示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内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成熟经历了复杂的历时态发展过程,但更多的情况却是,教科书体系“去语境”地引用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看似合理的表述,再加上对思想形成逻辑过程阐述的欠缺,对马克思哲学丰富思想资料吸收得不够,就给人造成枯燥的概念、定义和原理罗列的印象,也的确让人很难感受到马克思哲学活生生的灵魂的跃动。其次,由于学术化研究维度的弱化,该原理体系也难免缺乏创新而流于保守和滞后。这一体系多年来保持大致相同的内容,用现实反注原理的思维定势又决定了它常常滞后于不断变化着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当代学术的最新进展。事实上,不能体现马克思哲学的活的方法论,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时代变迁,不能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已成为传统教科书体系的致命痼疾。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这样的教科书很难揭示并让人们感受到马克思哲学的鲜活的哲学智慧。这样难免使得马克思哲学研究始终走不出低水平重复的怪圈,不但没有达及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智慧高度,有时甚至一度又倒退到了马克思所批判的德国哲学的起点水平。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远离并忽视第一手文本,而是先把传统教科书体系的具体结论预先作为先见,再到马克思著作中“寻章摘句”去论证“原理”的无比正确,或者用当下的实践反注该原理,这种本末倒置的解读模式正在得到消除,对马克思哲学系统化全面化理解已经成为马克思哲学当代形态解读的重要视野,全方位凸显马克思哲学智慧的努力正在得以展开。
四、“解释的经验化”与“回归形而上之思”何为?
对马克思哲学的经验化理解是其走向当代的另一壁垒。“先有精神,后有物质”已成为评价黑格尔哲学的常识,其实黑格尔眼里并不是看不到物质实体的存在,他只不过是把“绝对精神”作为逻辑支点,进行了逻辑优先的分析,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时间先后顺序的分析。如果按照经验层面的思路简单批判黑格尔,那就既不能获取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也不能克服其致命缺陷。对待马克思哲学也是如此,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⑤ 换言之,如果停留在日常经验层面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在看似理解明白的同时,无形中窒息了其哲学革命的深远意义,对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更无从谈起。比如,人们在习惯中硬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子系统之间的边界,认为马克思哲学仅仅在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之后才得以产生,马克思哲学的唯一来源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而由于忽视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实际上是受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尤其是斯密、李嘉图以及李斯特等人的影响后才发生的,这样我们便很难理解马克思哲学“格式塔”革命的实质意义。又比如,人们习惯性地把《德意志意识形态》看作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进一步阐述,却很少去分析“实践”概念在两篇文本中的不同涵义,而实际上,在《提纲》中是比较宽泛的实践概念,在《形态》中则具体化为物质生产,反映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推进与深化。再比如,通常人们把《形态》看作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成熟的标志,但仔细研究马克思哲学文本,此时马克思仅仅“是从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来理解历史的,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线索基本上没有得以展开。”⑥ 面对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经验事实层面,而是剥离开纷繁芜杂的表面现象,指出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从而探索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如果仅仅停留在术语的字面含义上,而看不到在不同时期的文本中同一个术语(如社会、社会存在)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代表完全不同的哲学观点,那我们将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⑦
同样,为了避免简单化理解而形成的“唯形而上学之思”,作为另一极端也同样会造成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重大误读,妨碍马克思哲学当代化的把握。围绕“哲学何为”这一问题本身始终存在着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理解,对于哲学的特质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反思这一点,人们尽管基本上能够形成共识,但由于批判反思既有“理论人”的反思,也有“实践人”反思,前者作为“理论人”闲情逸致之余的本质之思,既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也是现代诸多西方哲学流派的共同特点,由于“理论人”始终鄙视并自觉远离现实生活实践而热衷于理论建构和逻辑运思,因此对社会矛盾根源的揭示也往往归结为理论本身的逻辑失误或理性的局限等方面,同样,对矛盾解决途径的探求也停留在理论自身完善为主的文化批判上;而“实践人”却回到其自身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生活中,从中寻找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显然,马克思哲学属于后一种思路,实践的线索无疑应成为拓展马克思哲学发展的重要维度。马克思开启新的哲学范式的过程从来没有离开过生动的实践生活,只有坚持历史的实践线索,马克思哲学才能真正走向具体的生活世界。
五、“体系哲学重新建构”再检讨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智慧就在于创造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既有别于马克思之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也不同于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更优于分析哲学以及现象学等当代西方哲学流派,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立足于实践,涵盖三大规律,人的自由价值等内容也无所不包,此外还囊括诸多概念、范畴等等。诚然,叙述方法本身并不就是体系哲学的致命缺陷,任何哲学理论都离不开术语、概念、范畴等语言形式,但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揭示方法还是创建体系,导致的结果却大不一样。黑格尔致力于体系的构建,以无所不包又空无一物的“存在”为开端,以概念的逻辑演绎为方法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体系。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哲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给当时受压迫的无产阶级及人民大众的解放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其目的并非构建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并且,马克思哲学作为哲学史上伟大革命的成果,它本身就是通过冲破旧体系哲学来实现的。更何况,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成熟过程经历了非常复杂和艰难的理论探索,同一文本中多重逻辑并存、同一概念在不同文本中的内涵有别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内容及其形成背景而言,有的是在针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评论过程中阐述自身思想的,比如《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法兰西内战》等;有的是为批判当时主流哲学而完成的,比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有的是通过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起草纲领性文献进行未来展望的,比如《共产党宣言》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笔者认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不同时期的哲学文本,运用深层历史解读法揭示出马克思哲学所开启的方法论革命,是不是符合马克思哲学的题中之义和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呢?
针对上述背景,深层历史解读模式做出了时代回应。这一解读方法首先尊重历史,以历史主义方法对马克思的哲学文本进行解读。其次是分析每一时期、每一阶段不同文本中的问题提法、解决思路、特殊语境以及每一个重要哲学术语的具体内涵,运用历史主义发生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从中发现马克思思想的深层变化。深层历史文本解读模式的重大旨趣在于告诉我们,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演变过程,任何简单化的理解都是不行的,马克思哲学之所以在彻底颠覆并终结近代哲学乃至全部形而上学的同时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走出了与以往哲学家及同时代哲学家不同的哲学之路,就在于彻底抛弃了传统西方哲学所固有的先验理论悬设的思维范式。马克思哲学基于历史生成的视野来反观人、社会、实践等概念的内涵流变,从现实生活内部寻找批判社会现实的支点,这样就不仅仅满足于对现实社会生活做史料的简单堆集和经验分析,而是努力具体地、历史地揭示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内在矛盾,从社会经济生活内部,而非预设的理想状态来寻求产生矛盾的根源;同时由于马克思哲学认为社会矛盾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之中,既有产生的根源又有消亡的必然,所以矛盾解决的途径也必然植根于现实社会生活内部。它彻底驳斥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永恒性的预言,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非科学性。正因为如此,我们说,批判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哲学智慧的核心。马克思哲学走向当代既不能变成无立场的实践,也不能变成对马克思哲学的抽象解读。只有真正沿着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发展逻辑,洞悉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才能真正促使马克思哲学走向当代。
注释:
①胡大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创新与方法自觉》,载《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②张一兵:《让理论在自省性的问题域中生成》,载《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③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4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3页。
⑥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⑦孙伯:《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7页。
标签:哲学研究论文; 哲学论文; 本体论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