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产业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我们对文化形式、内容及现象,只是在传统的涵义上予以考察,而未纳入生产范畴,从产业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就更少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今天,有必要对文化进行新的思索,对其走向进行新的探究,以期更快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分析探讨文化产业问题,就其发展提出设想及对策。
一、文化是精神生产的一大产业
关于文化的概念,有人认为从广义上讲可把它与文明视为同一概念使用,也有人认为这两个概念是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两个特征。笔者以为文化与文明是有差别的,文化概念比文明概念的范围要广泛。“文明始终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或一个方面而出现。”①文化是双向的,文明是单向的,文明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文化则不尽然,多数是由天才创造的具有只有一次的独自性”。②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自我,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及其获得的成果,它标示人类的进化过程。狭义的文化,有多种说法,但笔者认为,文化是精神生产活动,是观念上层建筑。它既包容于社会系统之中,又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领域之外,是一切精神活动的总和。马克思曾指出:“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③在这里他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形态”,实质上是指广义文化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国大百科全书》从创造精神产品这一特征着手,认为精神生产就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等精神产品的生产”。④
——文化,是与人类共生的现象。它在远古时就已存在,由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急速发展的推动,尤其是各个社会形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积极促进,文化活动日益与社会经济相融合。文化作为精神生产的一大产业便应运而生。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技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等,涵盖了文化财产(书籍、音像制品、设计策划方案、软件等)、文化设备(各类硬件)和宣传载体(报刊杂志、发射机、接收器等)三个方面。
文化之所以成为产业,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需要所决定的。
首先,从生产手段看。物质领域生产工具的技术性革命必然导致文化领域生产方式的革新。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性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发展。物质领域的各产业普遍采用最新科技成果,以加速现代化进程。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建立其上的精神领域必须与之相适应,尽快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正是由于先进生产工具的投入,文化已改变了传统的个体化、手工化、小生产化和在狭小的圈子中传播的特点,呈现集约化、高科技化和大批量以及通过大众传媒广泛扩散的态势。如写一本书,在过去完全是手工作业,而如今,可以通过操纵电脑进行写作,大大提高了效率。现代化的印刷设备又使文稿转眼间变成一册装帧精美的图书。产品的造型更可以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达到满意的效果。这就为产业化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这些传统上由手工制作的作品尚且可以利用新技术手段形成产业,更何况那些本身就是物质领域产业化的派生者的文化类别,如卫星广播电视业等,其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就是顺乎其然的了。采用先进科技手段,一项重大文化科技成果能够迅即产业化,并形成规模效益。高新技术带来的生产手段的高级化是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驱动器。
其次,从流通途径看。文化产业的科技化和大众化特点,使得其流通空间比之物质领域更大,时间更快。科技化,是指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大众化,是指信息输出密布、覆盖率高,受众量多面广。由此而造成流通空间的立体化(海陆空全方位传送)、时间的快速化(有形、无形载体的传播、辐射)和手段的现代化(动用最先进的交通、通讯和传输工具)。所有这些流通方式,如果离开产业化,是不可想象的。
再次,从交换方式看。产业化的基础是市场,而市场的大小则决定交换的方式。当代由市场策动不断发展的交换方式同时也拓展着生产的规模和程度。如上所述,文化的科技化和大众化特点,为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和交换的多样化创设了条件,而这,又反过来为文化的产业化拓宽了道路。为满足文化对科技的追求,产生了文化技术市场;为适应大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市场。正是适应文化发展需要涌现出来的各种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和区域市场、跨国市场以及集团化、国际化经营,才使得与之同步的交换方式逐渐趋于先进和复杂多样,这就从客观上催发着文化产业,使得文化市场与产业的结合成为可能和必要。
最后,从消费对象看。产业化的前提条件是有大的市场需求,即每一文化门类都拥有足够多的受众。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渴望愈益迫切,对量的要求越来越多,对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纵观当今世界,由于物质产品的高度市场化,也极大地刺激了文化产品的商业化,从而为文化市场造就了厚实的消费群体,许多经典和有影响的作品拥有国际读者群。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不产业化不可能满足国内国外的需求。
以上我们从一般范畴考察了文化的产业化问题。就我们国家而言,文化能不能产业化,回答当然也是肯定的。因为,一是我们的文化不能离开人类创造的文化独立存在。尽管我们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但毕竟我们的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不能超越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更不能超越产生它的生产方式和发展阶段。而人类文化通过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的情势,必定使我们的文化生产方式也归入这股潮流之中。二是我们的文化发展存在产业化的土壤和条件。我们是文明古国,文化遗产浩如烟海,可开掘的资源数不胜数,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还有,经过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许多文化门类已具产业化雏形。同时,还存在一个广阔的文化市场。但问题是,现实中存在文化产业,我们却囿于某些观念,而没有采用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引导,使其快速、健全地发展。可以说,文化产业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
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任何一场重大的经济变革,都将震荡、冲击着某一特定的文化体系和格局,并要求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与反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民族创造财富的过程,亦是创造本民族文化的过程,经济发展变革的历史,亦是民族文化变迁演绎的历史。
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过程,它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纵向看,经济决定文化。列宁曾指出:“要成为文明国家,就必须有相当发达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有相当的物质基础。”⑤在这里,文化的物质基础归根到底对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从人类历史发展所经历的几种社会形态来看,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人类文化,相继经历了原始文化、奴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文化呈现一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相互促进的螺旋式上升趋势。从横向来看,文化对经济起决定作用,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文化是在纵向、横向交错的发展中,不断满足人类对它的创新要求,以适应发展变化的经济基础。文化产业就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组、演化以及物质领域的技术革命而出现并发展的。当19世纪中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人类的生产方式也就迎来了崭新的时代。从这时起,不但物质生产的工业化运动风起云涌,而且精神生产的产业化也在酝酿、生发。然而,精神生产严格意义上的产业化是从现代才开始的。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来高科技产业的重力推动导致了文化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美国正在大规模建造、欧洲奋力追赶仿效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就是这种变革的最好体现。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的双向作用,造就了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它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形态及其观念,使文化彻彻底底地大众化了。
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主导作用已体现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借助于工业和商业及高技术手段,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利润产业。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都在利用文化手段,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出现国际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大胆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文化。当然,资本主义文化不能全盘照搬,它与社会主义文化是有本质差别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为大众服务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它既遵循经济规律,又不离开艺术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资本主义文化是少数人的文化。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价值至上,金钱作为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志,势必造成为了追求利润,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可见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其优越性,而且从发展前景看,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与文化有着特殊的融合点。从价值取向上看,社会主义文化与市场经济有着结合的共同基础,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从道德取向上看,社会主义文化与市场经济也有着共同的要求,那就是诚实、平等、守信等原则。而且社会主义也是人类必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高于资本主义,因此能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文化。但也应看到,虽然我国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经济与文化进行综合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文化市场、文化管理等还很不完善,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形势。因此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须,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目前经济文化状况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起步晚、起点低,到目前尚未真正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转换,商品经济还不发达,文化发展还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对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过分强化,淡化了文化艺术活动的生产性和市场性特征,因而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市场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影响了文化艺术生产者的积极性,结果造成精神产品的质不高,量也不多,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改变文化建设的这种滞后状况,最现实和有效的路径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为,实行产业化,精神产品的制作、营销和服务,就可纳入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轨道,国家可集中精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宏观调控。如重点进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基础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这里顺带说一下,就是这类软性建设和教育也完全可纳入产业化范畴。因为除了从其载体来讲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外,还因为诸如基地建设这类设施和国民教育,可按照产业化的方式管理和运作,也可以经济建设项目为参照数,计算投入产业比,只不过这个比率更多的是以无形资产作为价值计算罢了。
从现代市场经济特征看,发展文化产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力。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摆脱了低文化档次的原始积累时期市场经济的地位,经济中文化含量日益增大,文化作用日益突出。它要求有完备的产业门类,要求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均衡、协调发展,要求更严密科学地组织生产和管理。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相对滞后于物质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标示着社会经济和市场发育的成熟程度。文化产业的高科技、高投入、周期长以及要求较长期、稳定的高回报率等特点,必然要求创设一种适合于这一特点的组织管理方式,这就必须加快文化、科技、投资、产业等等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建立一套能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灵活应变的新体制,从而为新兴的或边缘产业的顺利发展铺平道路。
从文化的发展趋势看,发展文化产业是取得与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接轨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产的社会化向全世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使人类世界的生产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不仅现代化、经济化,而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与世界经济接轨,对根植于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文化体系,理所当然地必须与世界文化接轨,以开创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必须指出,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最深层次表现的文化,由于其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更加开放,面向世界。而文化产业化,才能实现更全面的接轨,更深层次的开放和全方位地走向世界。唯如此,才能撞击出璀灿的文明之火和智慧之光。
此外,发展文化产业对减轻国家的就业压力,对提高中华民族的全面素质将发挥长远效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就业劳动力的安排,侧重于第一、二产业,往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不能满足就业需求,给国家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是产业门类不全的结果。如果文化产业发展起来了,由于其种类繁多,接纳力强,就可大大增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甚至发展成为吸纳、消化新增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综合性强,技术水平高,知识含量大,这就为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就是,由于文化产业发展了,人们的消费范围扩大了,选择性增加了,这就有利于普及大众文化和文明,刺激人们对文化的消费心理,从而激发对多层次文化,特别是高尚文化的追求,这无疑大大有利于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从严格意义上讲,两者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发展文化产业还存在许多障碍,如体制、政策、内外部环境、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禁锢等等。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破除一切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条条框框,理顺体制关系,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文化观念、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理顺关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条件。大家知道,现行的文化体制及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尽管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了变革,但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因此,大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当前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把人们从文化只是政治、经济的附属物和消闲娱乐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引导到文化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的现代意识上来,从根本上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一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往往对这一事物的成形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在我们这个传统上很是注重功利的国度里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过分夸大政治、经济,尤其是政治的功能,而严重忽略了文化特别是作为产业文化的功能,仅仅把文化作为时髦或装饰,因而导致政治上畸型发展,经济上陷入重重困难;因而也造成了作为社会形态三个组成部分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失调,使文化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无从谈起。这是导致文化落后的社会原因。经过16年来的改革,这种状况得到根本的改观,文化已逐步回复到它作为社会形态的独立部分而存在。但作为社会观念,文化产业化还未扎根。因此,有必要革除关于文化的旧观念,树立文化产业的新观念,增强文化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产业的意识,推动经济与文化的结合,提高文化发展的产业化、社会化程度,通过组织纽带,密切经济界与文化界的关系。开展文化连带消费调研,给人们一个文化产业效益的明晰认识。提高文化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从而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
——从大一统的文化体制到调动各方积极性、社会多方办文化上来,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渠道。以往,文化体制由于受经济、政治体制的制约,实行从上到下的直筒式的大一统管理,文化的一切事情通通由国家统包统办,这就造成了文化的单一发展。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和横向联合,发展缓慢,产业化更无从谈起。现在,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为文化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也为文化的繁荣培育了沃土。因此,要抓住深化改革的机遇,把文化推向产业化的轨道,实现文化体制由直筒式向横向联系式转变,实现办文化只发挥国家和地方的积极性向调动各方积极性转变,实现文化投资主体的国家单一化向投资主体的社会多元化转变,以形成多层面办文化的格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使政府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通过代理机构管理文化,建立健全中介、咨询和研究机构,从而形成文化产业生产、科研、流通、咨询服务和战略研究的完整结构,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物质支持。
——从主管部门搅权、独权转到下放权力,放宽搞活上来,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增强发展后劲和发展动力。体制的直筒式和投资的单一性必然造成管理的集权化。由于实行高度的计划性,文化产品的生产权、管理权甚至直到供销权全都集中在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而企业毫无自主权可言,这样就造成了上管不好,下搞不活的尴尬局面。因此,改革必须还政于主管部门,而放权于企业,使之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成为既是生产经营的主体,又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与国际文化市场的对接中发展壮大,从而建立和发展一大批文化产业赖以形成的文化企业群体。
(二)对文化产业实行全面推向市场和国家重点扶持相结合的方针。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市场的生长和发育。只有把文化产品全面推向市场,才能使文化产业呈现竞芳斗艳、灿烂繁荣的景象,也才能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决定它们绝大部分必须在市场的流通和交换中实现价值和功能,从而促使文化产业如同其它物质产业那样奠定市场基础和发展空间。
——把文化产业全面推向市场,必须确认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商品,即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任何一种精神产品都是劳动所得,它一旦进入交换领域,也就成为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精神产品都具有商品属性。所以精神产品的艺术性和商品性是统一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确认这一点十分有意义。如果我们再囿于固有观念,不承认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就等于否认文化市场的存在,而离开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凡可以纳入市场而未纳入的精神产品要尽快转入,以利于全面形成文化产品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
——把文化产业全面推向市场,必须建立文化大市场。文化市场是精神产品交换的场所,它与有形的物质产品比较,更多的是以脑力物化和精神服务为交换对象,所以具有特殊性。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可以预料,文化市场将是一个潜力深厚、前景广阔的大市场。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把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来开发,从而构建全国统一的文化大市场体系,并在不同区域形成具规模的区域市场和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如高雅文化市场、民俗文化市场等,以牵引文化产业的兴起。
——把文化产业全面推向市场,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竞争大环境。宽松,是就外部条件而言,如安定的社会环境、自由活跃的政治气氛、适宜的产业政策等等;公平,是指社会为各类文化企业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如平等的税赋、充分的自主权、有序的市场行为等等。众所周知,放松、搞活,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对新兴的文化产业更是如此。基于此,我们要在客观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秩序的良好环境;在微观上为文化产业的优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市场支持和物质支持,使之尽快上一个台阶。另外,在放宽搞活的同时,要搞好产业调控,做好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衔接和平衡工作。要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适度的行政干预,有效的舆论监督为手段,引导文化产业始终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把文化产业全面推向市场,必须对高雅文化实行重点扶持。这里讲的推向市场,更多的是指大众(普及)文化产品,而对高雅文化艺术门类,在把它们推向市场经受考验的过程中,由于其独特性,必须实行重点扶持。因为凡精品或力作,非经过精雕细琢难以成就;然而,造诣越高的作品,在通常情况下,市场面越狭窄,所谓曲高和寡,靠市场是难以支撑的。而这些精粹或经典,又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品味,象征着民族的精神,如交响乐让奥地利骄傲,理论思维令德意志民族深沉,雕塑使古罗马辉煌。扶持高雅文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为了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水平,因为离开了它,文化产业就只停留在低层次上,其发展就非常有限。
(三)发挥政策优势,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要杠杆,促进文化产业超常发展。
以前由于对文化功能的局限认识和体制的束缚,我们把文化只当成事业来管,而没当成产业来办,这势必导致在管理上更多地采用行政手段,而忽视了经济管理方法。现在我们要把文化当产业办,在发挥政策优势的同时,还必须把它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之中,并借助法制手段,引导文化产业按照自身的特点,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发展。
一是产业政策要向文化产业倾斜。国家在经济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时,要把文化产业列为优先发展产业,在规划布点、发展项目、发展产品上给予重点支持。还可参照办经济的思路,试办文化发展特区、文化产业试验区、文化产业开发区。这些区域,主要利用政策和特区优势,全面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验,探索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方式及途径,发展优长、外向文化项目和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为其他文化企业探路、开窗口。要重视文化产业的规划和文化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做到年度有计划,中长期有规划,使文化产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进行。鉴于社会对文化设施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设施落后,或建成后远离居民区或市中心的状况,建议各级政府和决策者充分认识,文化设施对于一个地区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所具有的景观和象征意义,从而采取得力措施,把各类文化设施作为城乡建设规划中的基础公共设施,规划在较好的地段和繁华地区,以方便人们进行各项文化活动。
二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办产业。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途径。主要是运用金融、税收和法律手段对文化生产实行调控。金融控制方面,通过资金流向和利率杠杆,支持方向项目和产品,抑制或断流非方向项目和产品;通过办股份制公司,增强文化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通过筹集和引进海外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谋求跳跃式发展。价格运作方面,在通过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同时,要运用价格杠杆,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对精良产品和服务项目定高价,以扶持其发展;对高消费产品和服务项目,实行限价,并辅之以其他经济手段调节。通过提价和限价,支持高雅的、重点的、有前途的文化门类。税收调节方面,要参照国际惯例,实行差别税率制度。根据不同文化门类和不同文化产品分别采取高税、低税及减免税措施,通过运用税收杠杆,对文化产业实施宏观运筹。如对高消费的娱乐项目,征收特种附加费,对高雅文化少收税或不收税,甚至实行财税补贴。法律运用方面,要通过立法,制定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权威性、法律性文件,使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规范化,促使文化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采用行政促进办法。国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要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如确定一个适宜的投入增长比例,同时,制定税率返还政策,并用法规固定起来,以保证文化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对影响国家声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文化门类和产品,国家要给予补助,甚至全额补助。对于不同地域的文化,要采取不同的对策,例如在“老、少、边、山、穷”地区,要“文化扶贫”;对企业资助文化事业特别是高雅文化,要适当减免税或免收工商管理费,并将其纳入规范化轨道。
综上所述,文化的产业化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的开放化和扩张性的当然结局。顺应这一时势,在经济文化时代来临之日,我们要树立崭新的大文化观念,规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全面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这是我们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明智的战略抉择。
注释:
①②《文明与文化》(国外百科辞书章目选择),求是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第41页。
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4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947页。
⑤《列宁选集》第四卷第688页。
标签:炎黄文化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