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社会工作专业崛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时代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起了性质上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社会工作实践有了更多创造性的发展。集中地表现在它既包含助人,又超越助人,通过预防和解决社会生活能力缺乏或丧失以及社会功能失调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以为人民服务和奉献为基本宗旨,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的社会工作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色:一是社会工作从开始就在突破扩大社会救济福利范围的同时,赋有参与调整社会关系、社会行为规范,尤其是开展社会风俗改造,和基层社区社会生活民主管理,组织社区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二是社会工作从开始就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改革、建设紧密配合,具有诸如“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等一系列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并且在九十年代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发展了社会工作产业化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三是社会工作从开始就坚持并发展了群众路线的方向和方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众多的社会知名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同的目标下,协调开展各项社会工作,形成了一种具有社会化方向的新格局。这些特色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巨大优势,确立了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地位和作用。
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工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体现,其中包含共产主义先进思想体系的因素和萌芽,具有光辉的发展远景。而中国社会工作在现实中的迫切重要性,首先是对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能力,和调整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减少和消除社会骚动的消极因素,从而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工作的对象涉及全国三亿家庭,三亿多少年儿童,七千多万老年人,六千多万残疾人,六千五百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一千三百多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受灾人口。针对这些人口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做好救灾、救济、扶贫、婚姻家庭、殡葬管理、以及维护老年、儿童、妇女、残疾人的权益等方面的工作,采取各项服务措施,举办各项福利事业使这些人口各适其所,安居乐业。这不仅首先为社会稳定奠下牢固基石,同时具有把稳定和改革、发展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功能。这种结合甚至不排除有的社会工作的功能首先是为促进经济的改革发展服务;而社会工作促进社会稳定的功能仍不失其首要的地位。例如:实施社会保障方面的一些工作,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就首先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为经济的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与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就社会工作的性能来说,妥善安排职工生活,增强社会生活功能,维护社会团结安定,仍然是首要的任务。这种首促社会稳定,兼促经济发展的功能,是社会工作为时代所深切呼唤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身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的功能。例如:烈士褒扬、优军优属、抚恤安置、培养军地两用人材等方面的工作,既是帮助烈属、军属、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改善物质生活和劳动条件,又是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广泛的、长期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社会教育。这种教育还体现在一种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先进性和热爱社会主义的广泛性相结合的可贵精神。又如: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在安排好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的吃、穿、住、治和其他活动,为他(她)们提供幸福的生活条件与环境的同时,就在社会上多方面、多角度地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中,政府和人民以及人与人之间爱心关怀,大大发扬着尊老爱幼、救孤恤寡、扶贫帮残、助贫济困的精神。至于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更是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服务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同时,在更广泛范围的社会生活中倡导和缔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互相关心、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这些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工作,对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现代文明水准,具有重要而又显著的效能;使社会工作成效如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达程度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社会衡量尺度。
论述中国社会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折射出这项工作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那就是它一方面在实践中有创造性的发展和丰富的经验,一方面却专业化程度低,专业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现实和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指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6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而我们专门或主要从事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或分别承担不同社会工作组织实施任务的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在地方与基层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却长期缺乏社会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基本训练和培养提高。有些工作因缺乏科学理论研究,未形成专业而被看成事务性的工作,影响工作人员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影响到工作效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这种情况如果说在建国初期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前人所未有的事业,当时只能凭革命经验创造性地工作,而不可能有现成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可以理解的话;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因为社会工作专业伴随社会学在我国被中断二十余年的命运,而不可能马上建立起这门专业,也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面对社会工作实践篷勃发展而专业化步履沉缓的现实,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的崛起,就是时代急切的呼唤了;而这种呼唤又是带有多么凝重的历史责任感。
这种历史责任感表示在社会工作发展的许多方面。例如:我国在建国后短短的三四年内,就在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的伟大事业中,完成了全国44.6万余名妓女、流氓等游民的收容改造任务;集中教育改造了大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染有不良习气的流浪儿童;解决了全国400余万吸食鸦片烟毒者的戒烟戒毒和全社会的禁烟禁毒问题。在这些辉煌的历史成就中包含了十分丰富而具有创造性的实践经验。把这些经验加以理论的消化概括,形成具有规律性的内容,纳入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体系,无疑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对当前打击这些历史垃圾沉渣泛起的社会丑恶现象,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又如:作为我国解决贫穷和两极分化问题的一种创举的扶贫工作,起始于1951年,最初是与救灾救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七十年代末,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级政府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广泛地动员会社会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扶持贫困户的工作。与救灾、救济相结合,组织各行各业的财力、物力和技术,从发展生产入手,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尽快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扶贫工作在继续推行与救灾、救济相结合的模式的同时,进入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阶段,进一步成为全党各级政府、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积极参与的事业。这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获得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理性认识。把其中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论升华,并纳入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武装从事和参与扶贫的工作人员,进而形成专业队伍,使党和政府统一领导的这项事业,有更高效率的实施骨干力量,实现和提高扶贫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这无疑对加速贫困问题解决的进程,特别是对当前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是很有帮助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实践中许多类似上述两方面的情况,深刻地表明了时代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崛起,是一项紧迫的历史任务;表明了这一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的坚实基础。
社会工作专业崛起之根基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系统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经验,包括有民族传统、革命传统,特别是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的经验。与此同时,要十分重视吸收消化近百年来国外社会工作所积累的,可供借鉴的成果,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架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这方面的工作,包括科学理论研究和各类读物出版,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同时也需要鼓励多方面地、分散独立地进行,以迅速促成这门专业之崛起,为之奠定良好之根基。
社会工作专业崛起之道当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要通过各种媒体介绍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使全社会广泛了解: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并非泛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或在离、退休之后从事工作的概念;而是特指一门以其解决和预防人们社会生活能力缺乏或丧失等方面社会问题的功能,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所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这项专门的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的一个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程度愈高,愈需要发展这门调适社会关系,完善社会规范,促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专业,象扶贫和社区服务广为人知一样,使其他社会工作也在人民群众中家喻户晓。与此同时,需要大力发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已在所属院校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一步扩大办学的规模;需要举办而尚未举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尽快把这项迫切需要的教育创办起来。希望现已举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采取提高、拓宽的措施,总结传播经验,带动全国高等院校兴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以其在满足现有社会工作人员专业培训需要的同时,适应社会工作跨世纪的发展,建立起数量满足需要、初、中、高级人员比例适宜的专业队伍,为社会工作专业崛起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
社会工作专业崛起之路自始至终需有政府领导的指引、规划并给予政策支持。民政部门的业务属于社会工作的范围最多,领导十分重视;相信民政部门将一如既往为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化,起到更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根据这一专业的特殊情况,合理放宽社会工作教育的办学条件,适时提高专业的学术级位;建立起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录用、聘任制度,和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制度,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特殊岗位的津贴、奖励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将有力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崛起。随着专业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社会工作将以其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水平,开拓提高,充分发挥出推动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独特功能与作用;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中,呈现出更多新的创造;并将以其独特的专业面貌,奉献于世界社会工作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