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通 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中心小学 541000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1-114-01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应用题用的教学时间不少,教师学生费力很大,但是成绩总不够理想。怎样改变这个现状呢?重要的问题在于改进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应用题,就内容讲,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但解答应用题有无规律可循呢?有。但是,也不能从本质上说明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因而,也就必然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方法不应强求一律,也不宜强求一律。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数学基础知识要学得扎实,二是应用题的事理要清楚明白,三是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第一,数学基础知识要学得扎实。应用题,顾名思义,就是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如果数学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又要求将数学知识应用得很好,自然是很难办到的。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首要的问题是要将数学基础知识学好。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应用题,都要用加、减、乘、除四种算法中的一种算法来算。为此,要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解答应用题,就必须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理解,什么样的问题用加法算,什么样的问题用减法算,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除法算。在教学时就要把重点放在讲清数量关系上。所谓讲清数量关系,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已知两个数,要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就把两个数相加。以后,就用这个概念来解答加法应用题。求总数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即使应用题的内容千变万化,只要加法概念清楚,能够看出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必然就能够正确判断该用加法计算。同样,对于减法、乘法、除法的简单应用题,也是要用减法、乘法、除法的概念去解答。所以,解答应用题,重要的是要把加、减、乘、除的概念学好。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就能以简驭繁。
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如果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道该用乘或是该用除,实际上,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必须首先明白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比较,即一个数乘以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因而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必然是用分数乘法。所以,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不能设想只靠一条结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就能够解决问题。对于分数除法应用题,不管怎么讲解,首先都必须明白除法和乘法的关系,即先列出含有未知数的乘法式子,再根据除法的意义推出要用除法计算。如果不这样分析,对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是很难讲清楚的。因此,解答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重要的是要将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学好。
至于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首先,最关紧要的,是要让学生弄清楚应用题的事理;其次,才是确定算法的问题。拿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说吧,既然是两步计算,就一定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问题,这必须根据应用题的事理来确定。例如:植树节植树,五(1)班植树45棵,五(2)班比五(1)班多植树15棵,五年级共植树多少棵?如果不注意弄清楚应用题的事理,看到有五(1)班45棵,五(2)班比五(1)班多15棵。就很容易把45同15相加,错误地认为全全年级植树60棵。出现这样的错误并不奇怪。那么,怎样才能把这样的问题解答的正确呢?关键就在于把应用题的事理弄明白,即要让学生理解,这道题是要求全年级植树多少棵,那么先得求出五(2)班植树多少棵。这就对应用题的事理弄明白了,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上述的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两步以上的应用题,情况更为复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弄明白题里所讲的事,再将题里的数量关系分析清楚,然后才能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及用什么方法算”。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应用题的事理,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不能缺少的步骤,是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必须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
当然,弄清应用题的事理,并不全是数学问题。有的是事物本身学生不熟悉,有的是文字叙述学生看不懂,等等。这就需要有的放矢,用各种办法使学生弄清楚应用题的事理。教师在课堂中有目的,有重点的设置练习,做到少而精,所出示习题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力求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在一题多解中实行重组数量的思路发展,复合应用题的多解现象较普遍地存在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解题时突破固定思维,重组数量关系,多方面思考问题,从不同途径解题
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解答应用题,特别是解答两三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很重要。就是要弄懂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即:(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式子,并且算出得数;(4)进行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这里讲的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不是从这里才要求学生这样做,而是从一开始讲应用题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样做。这里只不过是在以前的基础上,作出概括,让学生更自觉地按照这个步骤来解答应用题。
例如:校办工厂计划做660套课桌椅,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分析这道题里数量间的关系,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过程。一个过程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开始,逐步分析到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即:要求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必须知道剩下多少套和要做的天数;剩下的要3天做完,要做的天数是已知的,剩下的套数不知道,要求剩下的套数,必须知道计划做多少套和已经做了多少套;计划做多少套是已知的,已经做了多少套不知道,要求已经做了多少套,必须知道做了多少天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这两个数量都是已知的,因而可以求出来。
另一个过程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出新的已知数和最后要解答的问题,即:计划做660套课桌椅;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可以求出已经做了多少套;计划做的套数是已知的,又可以求出已经做了多少套,就可以求出剩下多少套;剩下多少套求出了,又知道剩下的要3天做完,就可以求出最后的解答——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以上两个分析过程,在顺序上显然是不同的。通常把前者叫做分析法,把后者叫做综合法。实际解题时,对于比 较简单的应用题,可以用分析法,也可以用综合法;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往往是先用分析法来分析清楚题里的数量关系,再用综合法来帮助列式计算。所以,在解题过程中,通常是既用到分析法,又用到综合法,两者是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这个分析综合过程,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画出分析图 ,不一定要要求所有学生都会画出分析综合的思路图,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按照这样的过程,讲清楚题里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来分析,并要求学生逐步学会这样做。这就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改进应用题教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启发学生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题的思路,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动脑筋,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一些应用问题。
论文作者:杨义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应用题论文; 乘法论文; 除法论文; 求出论文; 个数论文; 学生论文; 事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