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更好的保证自身发展,则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相关管理工作。在此工作中,由于所涉及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要在良好的管理系统辅助下进行后续的管理工作,以此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运用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的现状和积极意义
传统的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工作是不重视的,企业整体缺乏严谨的工程管理的工作作风,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建筑施工现场根本没有预备相应的管理条件,管理工作无从谈起,也无法开展,加上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知识储备较差,责任意识相对薄弱,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通常依赖个人经验开展工作,对管理技术效用的认识浅薄,管理理念也极度滞后,因此企业难以获得管理效益。传统的管理模式同现代管理技术一再产生摩擦,甚至严重脱节,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却置若罔闻,这样的管理理念是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一旦环节出现问题,将会极大地影响工程管理效率。而就管理制度而言,也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建筑企业内部的人事安排与其他机构存在复杂关系,导致管理机构缺乏独立性,工程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不明确,职责和分工模糊,因此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由此可见,想要让工程施工效率加倍,质量更为可靠,一定要依靠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基本需求,在创新管理方面,企业必须改善传统的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将不利于工程管理创新的部分剔除,严格按照新流程、新方案开展施工作业,以此才能实现建筑企业的长足发展。可以说,未来的趋势是,建立在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上,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工程管理的模式和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加强学习,用创新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惟有坚持思维创新、管理创新,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不断改善工作质量,才能在白炽化竞争中为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企业实现全面发展,终将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为建筑行业的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添砖加瓦。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2.1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进步的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进步更离不开管理者思想观念的创新,因为企业管理者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管理者没有注重创新,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只是因循守旧,一味地照搬之前的管理方式,那么这个企业终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说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因为当今世界不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发展的潮流,因此,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代思想,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科学的管理各项事物。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企业管理者可借鉴国内外相关企业的成功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2.3结构组织上的创新
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根据问题的实质而提出的。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管理者也应该积极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和问题的实质,来更好地解决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上存在的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高层管理者创新管理意识薄弱,但主要原因是企业缺少结构组织上的创新。所以,高层管理者应该注重企业结构组织上的创新,比如,企业可以建立起相关的专门进行工程管理的部门来实现管理上的创新。而高层管理者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好的管理企业,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管理人员有着创新意识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但是在目前,仍有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这就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有能力的人才,更好的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2.5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随着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企业建筑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利保障。在新型管理模式下,企业应该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保证管理者能够系统化、理论化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而且,企业应该制定一定的管理规划,在管理中应该按照规划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条理性。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让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6精细化管理思维的应用
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部分,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在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将管理深入细化到各个环节和流程中,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管理活动开展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在实际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思维,可让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的细节管理工作环节上,尽量减少对管理资源和资源的占用,以此提高完成管理目标的高效率。针对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原来工程建设中的粗放式生产模式,有必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思想,帮助企业按照要求对工程建设目标进行一定的分解,同时还要确保各个环节要满足相关要求,特别是建设质量、工程进度和环保效益等。另外,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所有工程人员参与,通过制度化规则的使用,对员工进行岗位责任的确定。
2.7在信息化发展思维的应用
实践证明,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环节中,显著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因而作为建筑企业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虽然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中获得较好的成果,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企业所选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无法较好的发挥出信息化管理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则需要通过对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构建具有统一性的建筑管理系统和进度管理系统等,之后,企业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引进建筑BIM技术,在此技术的辅助下构建3D建筑模型,并协调建筑工程管理各项工作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企业在具体建筑工程管理中,通过所构建的BIM模型,既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工程施工进度,同时还能够不受限制的对建筑构建的相关信息进行调取,进而切实提高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结束语
对于我国建筑企业而言,如何实现较高水平的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应当思考的问题,创新思维为实现较高水平的工程管理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持,所以建筑企业应当将创新思维应用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建筑工程得到更为良好的展开,进而使企业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促进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单连勇.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2):54-55.
[2]张璐.试论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8):290+292.
[3]徐旭.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6):29.
[4]杨桂安.关于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江西建材,2015(22):266-267.
[5]王秀萍.探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5(09):41+15.
论文作者:张建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企业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者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