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高原东坡加密观测站址选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煜,杨家康,周元诚[1](2020)在《山区自动气象站选址分析》文中认为针对云南腾冲机场、泸沽湖机场周边增设的6个自动气象站,从地理环境、选址规范性、水汽输送路径、流场特征、网络通讯条件几个方面对自动站选址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进行分析评价,并用天气形势个例分析了天气气候条件,分析表明,6个自动气象站的选址能够较好的反映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充分考虑水汽输送方向和主要天气系统的路径,可以较好的反映降水的垂直变化,对分析研究机场雾的生消规律也提供了针对性资料。
李金岭,温波,孙中苗,范庆元,贺更新,黄飞,柳聪[2](2018)在《佘山25m与13m射电望远镜互掩问题分析》文中指出应实际工程需要,本文分析了有限场地内两射电望远镜的互掩问题,提出了地平式(方位俯仰座架)射电望远镜外接球面的概念,给出了球冠缺面积的数值积分计算方法,并具体分析和计算了佘山25m与13m射电望远镜的互掩,对于工程设计阶段的站点位置选取、塔基高度设计等具有理论参考意义。分析方法也可供类似工程实践参考。
李妮娜,李建[3](2017)在《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降水观测年际变化代表性问题初步分析》文中提出在中国西南地区,受到复杂地形、台站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台站的代表性问题较为突出,文章主要利用降水的年际变率来研究该地区降水资料的代表性问题。首先以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为例,定量评估单站的代表性区域,发现受周边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大理站降水的代表性区域主要集中在以该站为中心南-北向的狭长带状范围内,面积大致5000 km2。在对单站代表性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台站资料及APHRODITE资料开展西南地区的站网覆盖度分析,结果表明台站的覆盖度在台站绝对密度较高及地形平坦的地区呈现高值,覆盖度可达40个站点以上,而在高原主体上,台站的覆盖度低,观测空白区占整个西南地区的15.90%,主要分布于高原主体北侧及西南侧。考虑到降水年际变率的空间差异对台站的代表性有重要影响,最后基于CMORPH卫星资料针对西南地区降水年际变率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发现降水在盆地和高原河谷地区空间差异较小而山脉盆地的过渡区空间差异较大,建议在降水变率空间差异较大的观测空白区设立更多站点。
段旭,王曼,段玮,杨家康[4](2013)在《基于气候带的地面观测站点布局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961—2010年云南124站年平均资料,在考虑了气象要素垂直递减(增)率的条件下,将站点数据插值到1 km×1 km的细网格点上。在此基础上,从不同气候带的角度讨论了地面气象观测站点的布局问题,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据。通过分析发现,金沙江流域、怒江大峡谷狭长区域、哀牢山纵向岭谷地貌区域(包括元江、无量山一带)为气象要素最不敏感区域,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带的南北向分布和东西向剧烈变率。这些区域新增地面观测站点,对认识局地立体小气候、下垫面热力差异、强对流天气系统等有科学价值。
钟水新[5](2011)在《东北冷涡结构特征及其强降水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冷涡是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主要的天气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不仅会给我国东北地区带来低温多雨甚至造成洪涝灾害,而且对我国华北、江南梅雨期乃至东亚地区的环流形势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东北冷涡系统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回顾过去对东北冷涡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对东北冷涡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类科学问题,针对以上科学问题,本文首先对不同持续时间和移动速度的冷涡进行分类与合成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加密观测资料与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了东北冷涡的发展演变特征及其强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结合数值敏感性试验,考察了东北地形对冷涡的发生发展作用,最后,总结概括了冷涡结构特征模型及其暴雨过程的三维概念模式图,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持续缓动型东北冷涡位置多位于内蒙偏东部、吉林中西部和黑龙江中西部地区,冷涡系统多为偏东移,且此类冷涡发展和成熟阶段高层环流呈纬向型环流分布,冷涡西侧、西北侧有低槽,槽底不断有冷空气和正涡度平流向冷涡输送;强的高空急流有利于加强冷涡的气旋性环流和在冷涡东侧产生高空辐散形成上升气流,在冷涡西侧产生下沉气流。短时移动型冷涡位置多位于内蒙偏东北和黑龙江西北部地区,系统主要向偏东南方向移动,且冷涡各阶段高层环流形势呈经向型环流分布,冷涡西侧多为一暖高脊,高空急流较弱,不利于冷涡的发展和维持。和南方天气系统暴雨不一样,东北冷涡发展阶段暴雨,冷涡位于高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有利于冷涡的发展加强并且在急流出口区的北侧产生高空辐散,从而触发上升运动形成对流;由于对流层中层冷涡的强旋转作用,使得干空气在冷涡的西侧、南侧侵入,即在冷涡西侧及南侧存在旋转式干侵入,从而使得暴雨多在冷涡的东侧和东南侧形成。2.利用时变涡度方程和涡散场动能方程分别对冷涡的涡度和动能收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风带平均气流对扰动涡度的输送使得局地涡度增加,使得冷涡加强。对流层高层冷涡中心涡度主要由散度扰动项引起,而散度扰动又主要受高空急流和中层冷空气的作用影响。尽管辐散风动能KD(DKD)量级很小,但在冷涡涡散场动能量输送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通过斜压过程的动能产生率GD和辐散风水平通量辐合HFD和为KD提供动能源,使有效位能A向KD转换再通过C(KD,KR)向KR提供动能源,成为对流层低层旋转风动能的主要能源之一。对于旋转风和散度风动能的汇源而言,冷涡不同阶段在对流层各层呈现明显的差异。发展阶段,对流层低层的旋转风动能变化率、辐散风和旋转风之间的能量交换C (KD,KR )和总动能占整层积分的主要部分;成熟阶段,对流层中层总动能最强最显着,低层减弱迅速甚至出现负增长;减弱阶段,总动能在对流层中层减弱最明显,其次是在对流层高层,动能转换项在冷涡发展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低层C(KD,KR)的演变对冷涡强降水有一定的预报意义。3.对冷涡系统不同时期对流云的垂直结构和云内部中小尺度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冷涡发展阶段的初期,体现为孤立的深对流回波亮带,对流系统表现为孤立、深厚的特征,冷涡发展成熟阶段,回波强度比冷涡发展初期的对流系统有所减弱,且为较浅薄的对流系统,冷涡系统下发展的锢囚锋不同于传统的锢囚锋结构,锢囚锋尾部存在干、冷空气的侵入,整个锢囚锋回波系统顶部呈现独特的结构特征:东南部为干、冷空气侵入造成的回波区、中部为锢囚锋主体对流区、西北部为暖锋遇冷锋抬升作用形成的回波区。在锢囚锋尾部存在冰水含量与液态水含量分层现象,干冷空气侵入层在5km左右,在干冷空气侵入层上部为冰态水含量分布的弱回波区,下部为液态水分布的弱回波区;冷涡成熟阶段,对流系统分布在冷涡外沿,表现为多个孤立的对流系统。4.东北地形对东北冷涡环流及其降水有较大影响。大兴安岭对东北冷涡系统环境流场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作用直接影响东侧及北侧的大气辐合程度,并使东侧辐合带的涡度、垂直速度以及温度平流等的垂直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冷涡降水强度。小兴安岭的地形对黑龙江中西部和北部地区环流及其降水影响较为敏感,是影响黑龙江的降水的直接影响因子。长白山山脉对我国东北中东部地区的冷涡环流及其降水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东北中部、中东部地区降水,且影响幅度大于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其中,吉林受长白山地形影响最大。5.总结归纳了东北冷涡暴雨的结构特征以及冷涡的概念模型。冷涡中心对流层中、高层为高PV库,并向低层伸展,侵入,有利于在系统移动前方激发出上升运动,东侧为来自中低纬的西南或偏东暖、湿气流且为上升运动区;有利于强对流在冷涡的东侧发生。冷涡发展阶段,冷涡位于高空急流的北侧,有利于冷涡的发展加强并且在急流出口区的北侧产生高空辐散,高空辐散区东侧为大风中心,位于大风中心入口区的南侧,增强了冷涡东侧的高层辐散,在对流层低层,水汽输送常有两个通道:一个为西南低空急流携带的暖湿气流,另一个是偏东气流。在有区域性暴雨发生时,地面自动站资料可观测到有明显的湿舌和高能舌伸向暴雨区;冷涡衰退阶段,高、低空急流强度减弱,冷涡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北侧,西侧大风中心出口区南侧,对应高空辐合区,冷涡中心位涡值减小,冷涡东移逐渐减弱。
彭骏,马振锋[6](2004)在《青藏高原东坡加密观测站址选取分析》文中指出从气象科学试验选站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出发, 对青藏高原东坡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地理特征、气候要素分布、区域气候变化、天气气候影响关键区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提出了在该区域内建站选址的几点建议。在三州区域内选择理塘、红原、昭觉三地作为未来高原气象加密观测试验站的候选站址, 它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青藏高原东坡加密观测站址选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东坡加密观测站址选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自动气象站选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站点概况 |
2 选址规范性分析 |
3 选址天气气候条件分析 |
3.1 水汽 |
3.2 风场 |
3.3 降水 |
3.4 能见度和云 |
4 选址网络通讯条件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2)佘山25m与13m射电望远镜互掩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素材与基本考虑 |
1.1 佘山25m天线参考点的地面高度 |
1.2 佘山25m天线外接球面的半径 |
1.3 拟建13m天线参考点的设计高度和外接球面半径 |
1.4 两天线水平距离 |
1.5 基本考虑 |
2 球冠与球冠缺的面积及对球心的立体角 |
2.1 球冠 |
2.2 球冠缺 |
3 互掩分析与计算 |
3.1 遮掩分析 |
3.2 遮掩计算 |
4 结论与讨论 |
(3)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降水观测年际变化代表性问题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介绍 |
3 大理站降水年际变化代表性分析 |
4 西南复杂地形区站网监测能力及降水空间差异分析 |
5 结论和讨论 |
(4)基于气候带的地面观测站点布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和处理 |
2 格点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和偏离程度 |
3 气象要素不敏感区域 |
4 新增地面站点布局 |
5 小结 |
(5)东北冷涡结构特征及其强降水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东北冷涡传统定义 |
1.3 东北冷涡的研究进展 |
1.3.1 冷涡的形成机制 |
1.3.2 冷涡环流结构 |
1.3.3 冷涡中尺度对流系统 |
1.3.4 冷涡的气候特征 |
1.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方法和章节安排 |
1.4.1 关注的科学问题 |
1.4.2 本研究所用的资料和方法 |
1.4.3 论文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两类冷涡的合成分析 |
2.1 引言 |
2.2 冷涡的生命史与分类 |
2.2.1 冷涡的生命史 |
2.2.2 冷涡的分类 |
2.3 冷涡合成分析 |
2.3.1 个例介绍 |
2.3.2 合成方法 |
2.4 两类冷涡合成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
2.4.1 500 hPa 形势场 |
2.4.2 300 hPa 高空急流 |
2.4.3 850 hPa 低空急流 |
2.4.4 位涡分析 |
2.4.5 垂直结构分析 |
2.4.6 冷涡涡度收支分析 |
2.4.7 典型冷涡个例的结构特征 |
2.4.7.1 冷涡的发展与演变特征 |
2.4.7.2 冷涡的的垂直结构特征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东北冷涡发展和维持机制分析 |
3.1 引言 |
3.2 涡度收支分析 |
3.2.1 局地涡度收支 |
3.2.2 结果分析 |
3.3 涡散场动能分析 |
3.3.1 辐散风和旋转风动能方程 |
3.3.2 资料、计算方法和涡散场的演变 |
3.3.2.1 资料和计算方法 |
3.3.2.2 冷涡涡散场特点 |
3.3.3 涡、散场动能收支分析 |
3.3.3.1 冷涡发展阶段 |
3.3.3.2 冷涡成熟阶段 |
3.3.3.3 冷涡减弱阶段 |
3.3.4 涡、散场动能演变与转换特征 |
3.3.4.1 涡、散场动能演变 |
3.3.4.2 涡、散场动能转换特征 |
3.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冷涡中小尺度对流云垂直结构特征 |
4.1 引言 |
4.2 资料和方法 |
4.2.1 资料 |
4.2.2 方法 |
4.3 不同时段冷涡对流云带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
4.3.1 冷涡发展阶段 |
4.3.2 冷涡发展至成熟阶段 |
4.3.3 冷涡成熟阶段 |
4.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东北冷涡中尺度对流系统触发机制 |
5.1 引言 |
5.2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分析 |
5.2.1 资料和方法 |
5.2.2 降水概况与天气尺度环流特征 |
5.2.2.1 降水概况 |
5.2.2.2 天气尺度环流特征 |
5.2.3 大尺度与风暴尺度环境场 |
5.2.3.1 大尺度环境场 |
5.2.3.2 MCS 发展与演变 |
5.2.3.3 中小尺度风暴环境 |
5.2.3.4 干冷空气侵入 |
5.2.4 强对流触发机制 |
5.2.5 2009 年6 月19 日冷涡发展阶段暴雨概念模型 |
5.3 干冷侵入对东北冷涡强降水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1 天气尺度环流特征 |
5.3.2 模拟方案设计与初步结果 |
5.3.2.1 模拟方案设计 |
5.3.2.2 模拟初步结果 |
5.3.3 等熵面位涡演变与干冷侵入垂直结构 |
5.3.3.1 干冷空气侵入结构演变特征及对冷涡初期强降水的作用 |
5.3.3.2 干冷侵入三维空间结构 |
5.3.3.3 干冷侵入对冷涡及其冷涡中后期降水的作用 |
5.3.4 等位涡面分析 |
5.4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东北地形对冷涡及其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计 |
6.3 结果分析 |
6.3.1 控制试验模拟的低层辐合与降水 |
6.3.2 大兴安岭山脉的作用 |
6.3.2.1 对降水的影响 |
6.3.2.2 对低层大气流场的影响 |
6.3.2.3 对冷涡的强度与结构的影响 |
6.3.2.4 对垂直环流的影响 |
6.3.3 小兴安岭山脉的作用 |
6.3.3.1 对降水的影响 |
6.3.3.2 对低层大气流场的影响 |
6.3.3.3 对冷涡的强度与结构的影响 |
6.3.3.4 对垂直环流的影响 |
6.3.4 长白山山脉的作用 |
6.3.4.1 对降水的影响 |
6.3.4.2 对低层大气流场的影响 |
6.3.4.3 对冷涡的强度与结构的影响 |
6.3.4.4 对垂直环流的影响 |
6.3.5 东北地形的作用 |
6.3.5.1 对降水的影响 |
6.3.5.2 对低层大气流场的影响 |
6.3.5.3 对冷涡的强度与结构的影响 |
6.4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东北冷涡概念模型 |
7.1 引言 |
7.2 冷涡的结构模型 |
7.3 冷涡概念模型 |
7.3.1 300 hPa 环流特征 |
7.3.2 850 hPa 环流特征 |
7.3.3 500 hPa 环流特征 |
7.4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讨论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或已被接受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6)青藏高原东坡加密观测站址选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原气象观测试验站选址依据 |
2.1 三州地理特征及气象站网的密度 |
2.2 气候要素变化相关分析 |
2.3 三州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 |
2.4 三州是西南低涡和高原低涡发生、 发展及移动的关键区 |
2.5 三州是我国西南水汽输送通道的关键区 |
2.6 不同的下垫面特征和不同高度的梯级观测 |
2.7 站点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
3 结语 |
四、青藏高原东坡加密观测站址选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区自动气象站选址分析[J]. 高煜,杨家康,周元诚.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0(02)
- [2]佘山25m与13m射电望远镜互掩问题分析[J]. 李金岭,温波,孙中苗,范庆元,贺更新,黄飞,柳聪. 测绘学报, 2018(01)
- [3]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降水观测年际变化代表性问题初步分析[J]. 李妮娜,李建. 高原气象, 2017(01)
- [4]基于气候带的地面观测站点布局分析[J]. 段旭,王曼,段玮,杨家康. 气象科学, 2013(06)
- [5]东北冷涡结构特征及其强降水形成机理研究[D]. 钟水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10)
- [6]青藏高原东坡加密观测站址选取分析[J]. 彭骏,马振锋. 高原气象,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