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的进步,这里也重点指出了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水工环地质灾害作为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灾害,已经逐渐地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对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当前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治理;应用策略
1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结合现阶段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落实,为了更好提升其治理效果,必然需要重点把握好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其表现特点及其形成机制,为后续治理工作打好基础。当前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类。
1.1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是最为典型的一类地质灾害,地壳运动是地震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其在形成中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特点,容易对于相应灾害区域形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地震灾害在当前同样也存在着较大的预测难度,虽然现阶段地质勘查水平越来越高,相应勘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依然很难及时预测地震灾害的发生。
1.2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
该类地质灾害的形成首先表现为相应地质结构的变动对于该区域产生明显的作用力威胁,另外,如果相应区域的土壤结构表现为疏松、不紧密,必然也就很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崩塌、滑坡或者是泥石流问题。结合以往相关研究,工程建设不合理以及社会资源的滥垦滥伐是造成该类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1.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带来的危害性同样也比较突出,其主要就是因为人类的工程建设不合理,造成相应区域的地质结构受到了严重损坏,如此也就很可能造成较为明显的地面塌陷问题形成。比如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开采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修复和治理,相应工程项目建设不合理,规划不当等,都很可能影响到最终地面塌陷,尤其是在岩溶地区,该类问题更为常见。
1.4地裂缝
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往往还表现为地裂缝,地裂缝主要呈现为区域性断裂问题,严重的同样有可能造成较大破坏性影响。地裂缝的出现主要和地下水的应用存在密切联系,因为地下水的开采没有合理规划,大量抽取地下水,必然也就容易造成该区域的结构稳定性不足,容易形成区域性的地裂缝。
2水工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2.1研究区域的范围不够
当前在我国的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只是放到了灾害形成后的现场进行。忽视了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非常缺乏对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但是评估报告的做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多因素都会对这个评估结果产生影响,制约了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另外,水工环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在进行时需要对评估的研究范围做科学的规划,只有研究越大的调查范围,才能越准确的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估结果,但是当前我国在进行灾害风险评估时,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调查范围明显不足,这样会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不科学。
2.2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不够重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人员甚至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害可能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还不够明确,这就导致技术人员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不够认真、仔细,忽视了对水工环各个隐患的排查,或者对隐患地点的检查不够到位。从而造成勘察报告不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风险性评估报告也与水工环的实际地质状况有所出入,严重影响了后续报告的编制,无法对可能发生的水工环灾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2.3评估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的监督部门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监督明显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督部门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监管在众多问题上都暴露出严重不足。在水工环地质危险性评估时,监督部门对于评估工作的材料审查不严格,对于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在力度上存在严重不足,这些都成为制约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的因素。
3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3.1水工环地质在地震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地震的直接危害也就是因为地震的强烈作用导致地形地貌以及相应建筑物出现破坏受损问题;而次生灾害则主要是指因为地震的发生造成自然环境出现失衡问题,进而产生其它灾害威胁,比如水灾以及火灾等。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也就需要把握好这些具体灾害类型。地震灾害治理中水工环地质的应用首先应该切实把握好相应地震灾害的预兆,针对各个微观信号以及宏观信号进行准确获取,进而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治理效果,将地震损失降到最低。宏观信号是人们能够直接发现的一些异常问题,比如动物异常反应等,可以作为重要参考;而微观信号往往无法直接获取,如此也就需要借助于一些勘测仪器予以分析,这也就体现出了水工环地质的应用价值。比如针对相应地区磁场以及重力变化等进行详细分析,如此也就能够判断是否容易发生地震灾害,提前进行有效预警和防控,降低地震灾害威胁。
3.2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
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同样也是当前我国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危害性同样也比较大,尤其是在地震发生后的区域,更加容易形成该类问题。针对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进行治理必然需要重点做好前期预防工作,降低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比如在自然资源的开采中,需要切实做好规划控制,避免随意开采对于地质形成较为恶劣的影响和破坏,比如对于林木的砍伐就需要有计划,杜绝滥砍滥伐问题,砍伐后的修复工作同样也需要及时落实,防患于未然。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治理中的应用还需要重点体现在预警监测上,能够针对相应区域形成较为全面深入的预警监测系统,能够针对容易发生相应灾害的区域,合理布置监测仪器设备,了解相应地质结构的变化状况,如此也就能够尽快分析明确灾害发生几率,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做好评估工作,提供较为合理的应急预案。
3.3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塌陷治理中的应用
地面塌陷的治理工作同样也应该重点依托水工环地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地面塌陷治理更为及时有效,并且可以体现出较为理想的预见性特点。因为地面塌陷问题的出现主要出现在岩溶地带,如此也就需要针对岩溶地带加强水工环地质勘查,了解该区域的具体地质变化状况,分析出现地面塌陷灾害的几率。在地面塌陷治理中,水工环地质相关技术的应用需要重点研究该区域的地质结构变化状态,对于各个层面的作用力进行详细勘查测量,如此也就能够更好提升地面塌陷灾害的预警效果。
3.4水工环地质在地裂缝治理中的应用
水工环地质相关技术手段在地裂缝治理中同样也可以发挥出较强的作用价值,因为地裂缝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地质构造的断裂问题,这也就需要针对各个影响因素和诱发机制进行详细监管控制。比如在地下水的应用方面就需要进行有效规划控制,不仅仅促使人们懂得节约用水,还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地下水开采进行计划,避免某一区域的地下水开采过度影响到该区域的稳定性。当然,借助于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实现对于区域内地下水变化状况的及时了解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异常表现及时预警和治理,充分提升地裂缝防治水平,降低危害程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在当前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地震、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需要针对其具体机制进行有效治理,借助于水工环地质相关知识,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郑红柱,周永升.中华建设.2017(10)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高大坚.世界有色金属.2018(22)
[3]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强亮.世界有色金属.2018(22)
[4]浅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J].李世隆.建材与装饰.2018(03)
论文作者:田春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水工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灾害论文; 地质论文; 地面论文; 也就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