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株洲 412400)
摘要:目的 探析与研究在治疗冠心病中应用双心护理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将选取于2016年02月到2017年04月期间来院接受诊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依据掷骰子原则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36例对照组与38例实验组。将单纯应用常规护理组作为对照组,将应用双心护理模式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躯体感觉、健康感觉、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经过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躯体感觉、健康感觉、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双心护理模式对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因此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双心护理模式;冠心病;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冠心病属于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发心肌严重缺血缺氧的心血管疾病,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生率与患者的性格与情绪应激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探析与研究在治疗冠心病中应用双心护理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将选取于2016年02月到2017年04月期间来院接受诊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
依据掷骰子原则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36例对照组与38例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5.36±10.69)岁。实验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47±10.98)岁。经过统计学计算,74例患者在等基础资料方面不具有较大差异且P>0.05,有对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即基础护理,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观察、饮食护理与药物指导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双心护理模式,具体方案如下:
1.2.1 认知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不同的学历水平、文化程度与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认知干预,耐心讲解冠心病的疾病常识与诱发因素,让患者认识到冠心病的发生与吸烟、饮酒、肥胖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脱不开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与询问患者对病情的感受与生活经历,抱着亲和态度做好答疑解惑与情绪疏导的工作,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对于患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需要转移其注意力,根据其兴趣爱好,使其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态;对于患有焦虑情绪的患者需要给予心理安慰与沟通,及时排除患者的烦恼。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教会患者学会主动表达,通过视频、兴趣爱好、适度的运动锻炼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宣泄出不良情绪,对于患者的进步需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1.2.3 松弛训练
对于情绪焦虑与抑郁患者要给予单独的心理松弛训练,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要让患者学会呼吸与松弛训练,让患者静坐冥想,尽量让全身放松,从脚到头都要让肌肉保持高度松弛,稳定情绪,安心宁神,消除杂念,每天进行松弛训练1次,每次持续30min。
1.3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与躯体感觉、健康感觉、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与SDS评分均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4级进行评分,SAS总评分大于50分即代表患有焦虑;SDS总评分大于53分即代表患有抑郁[2]。生活质量总评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SAS评分与SDS评分与躯体感觉、健康感觉、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用( )表示,行t检验比较。比较二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见表1)
治疗前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经过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本文研究中,治疗前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经过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躯体感觉、健康感觉、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如下:双心护理模式是一种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创新护理方式,而冠心病作为一种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的心脏疾病,双心护理模式能够给予抑郁与焦虑情绪的患者起到良好的心理安慰作用[3]。例如给予松弛训练,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清除杂念,保持内心宁静。同时给予认知干预,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从而逐渐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应用双心护理模式对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因此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红霞.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0-12.
[2]岳媛媛,陈长英.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51-752.
[3]黄宏霞.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0-12.
论文作者:彭新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冠心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模式论文; 情绪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