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在其标志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保证了我国城市面貌的不断更新。但在这种状况下,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控制也十分重要。本文中针对地下室细部渗漏状况进行分析,探究了高层建筑使用状况和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我国现代化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细部渗漏;管理方案
一、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概述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现代城市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高层建筑不仅需要建设较高的建筑物高度,也需要更加注重于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而高层建筑不仅楼层较高,而且地下室面积也在逐渐增大。所以在这种状况下,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不仅需要具有稳定的基础作用,还需要保证其防水工程的合理建设。这是由于地下室处于水平地面下部,其环境较为潮湿,并且很容易受到地下水以及雨水的侵袭,所以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在建筑过程中十分重要。现代研究中表明,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根据其楼层高度需要控制在建筑总体防水工程的30%-50%左右。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室的防水工作十分重要,需要根据施工状况的具体要求进行开展。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并且其环境较为复杂,部分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和区域地形都会影响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建设,这些因素都会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开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建设时应当遵循放、排、堵等多项原则而在实际高层建筑的建设时,需要做好地下室的防水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地下室的排水安全性。而在进行地下室防水处理时,通常需要采取二道至多道的防水设置,这样才能保证地下室的可用性。
二、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的主要因素
(一)墙板施工不当而引起的细部渗漏
导致地下室墙板细部渗漏的主要原因较多,但墙板施工不当则会有较高的几率引起局部渗漏事件的发生,这是由于在进行墙板施工时,如果不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就会导致墙板之间出现裂缝,进而导致防水措施无法满足防水效果,水分会从缝隙中渗入,进而导致防水工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首先来说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可能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存在失误或不重视的状况,进而导致部分杂物掉落于墙板施工缝隙中,或在完成施工时,没有将污染物清洗干净,就会导致污染物长时间滞留在凹槽内,影响墙体的渗流能力后就会在墙体之间形成裂缝。而其次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时,若混凝土的质量较差或结构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形成渗水通道,进一步导致水分由缝隙中渗漏出来,进一步损伤地下室工程。
(二)施工管理不科学
由于地下室在建设过程中,其防水工程和管理工程都十分重要,但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地下室在开展防水工程的管理时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来说,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如果没有按照相关的养护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养护,就会导致混凝土在干凝过程中发生收缩现象,则必然会导致墙面出现干缩裂缝,干缩裂缝的存在,就会导致地下室在建设时对防水工程埋下隐患。其次,由于在开展施工时,建筑结构若为大体积混凝土,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而引起渗漏现象。所以在进行防水成品管理时应当在内层加入柔性防水层,并且在完成验收后才能进行砂浆保护层的施工,但在这段时间内都需要对成品进行全面保护,即使细微的破坏也会引起下水道建设工程的失败。
(三)地下室防水工程在设计时存在缺陷
地下室防水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其方案直接关系到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建设质量,而结合实践状况在开展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时主要包括:后浇带、伸缩缝预留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建设单位在进行地下室伸缩缝设计时,往往会超出规定20米左右,就会导致地下室的伸缩间隙过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细节部位设置不当,也会导致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由于地下室底板和墙身在交接处的阳角线位置防水层容易受到破坏,并且这部分会受到建筑沉降因素的限制,属于防水层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这种状况下,需要重点对这部分的防水工作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在保证高层建筑地下室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防水效果。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微渗漏与不同的施工环节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每个施工环节都关系到施工建筑防水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应当从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全局角度出发,做好相应的工程细节,这样有助于保证地下室的建设质量。
三、地下室防水工程细部渗漏问题对策以及改良路径
(一)做好地下室防水工程建设设计
地下室防水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其方案应当贯穿于整个地下室建设之中,所以在进行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时,应当符合地下室长远使用的要求,并且根据需求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而在进行设计时应当注重其中的设计依据,并且了解地下室防水设计的需求,根据我国相关政策对方案进行调整,并且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进行设计时,设计方案中应当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使设计工作能够按照需求得到相应的处理。除此之外,在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时,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质量和施工进程对方案进行持续改进,这并非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无理改动,而是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进程进行可靠且科学的调整,及时发现设计方案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相应的持续改进,以达到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稳定建设。
(二)加强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控制
施工过程是避免地下室出现防水,做好细节部位的防水操作也是保证地下室可用的重要环节。首先来说,在对防水工程进行管理时,应当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墙体施工状况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墙体在施工时的质量,避免由于施工因素而引起局部渗漏状况。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前,应当将施工缝内的杂物进行全面清除,并且在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做好接缝处的松软混凝土敲除,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接缝的严密度。除此之外在开展施工时应当做好细微施工环节的防水处理,做好承载部位以及接口部位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固定和防水的效果。而最后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时,应当注重其施工质量。在确定浇带两侧主体结构混凝土收缩变形后,在对其进行一次防水处理,通常情况,防水作业的应用需要控制在混凝土结构完成后的两个月左右后开展,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浇注带在开展浇筑前做好相应的清理,经过24小时湿润后再开展浇筑,并且定时养护有助于保证浇注的完整度和严密度。
(三)选择性能较好的防水材料
在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时,应当做好质量控制,这种管理方案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管理时,应当根据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做好混凝土的砂石选择,并且需要对其进行清水处理后才能使用。而在进行防水材料选择时,应当注重其中具有质量安全保证的材料对防水材料需要进行专人检验,检验合格时才可应用于施工过程中。而在施工现场也应当由专业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验收,跟踪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朝辉.高层住宅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18-19.
[2]邱毓财.高层住宅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四川建材,2018,44(11):171+177.
[3]杨元锐.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渗漏问题探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5):20+23.
[4]邱敏财.高层住宅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8(10):320.
[5]康钊.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漏施工的新技术及新方法的研究分析[J].中华建设,2018(08):124-125.
[6]宋庭伟.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与渗漏处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9-10.
论文作者:程世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地下室论文; 防水工程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就会论文; 细部论文; 状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