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 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653100
摘要 本文从结构主义视角对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如何面对高校教育体制下民族文化的矛盾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对于民族文化的心理状态进行理论分析,从不同视角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矛盾的思维模式,这将对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提供理论指导,为重塑与高扬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文价值提供养分。
关键词 结构主义 云南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 人文价值
云南是中国民族众多的省份,其中包含26个民族,15个特有民族,另外还有一些未识别民族。民族的庞杂造成了多元文化的共存,若按民族所属分类,则有26种文化的共存,可是这只是理论意义上的构想。按地理环境进一步探讨,则会发现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中所含文化的差异性。云南较为宽阔的生存地域均以“坝子”而称,主要存在的大型坝子有陆良坝子、昆明坝子、蒙自坝子、昭鲁坝子、曲靖坝子、嵩明坝子、祥云坝子、大理坝子,这些大型坝子是不同民族主要文化的存在区域,而云南坝子的产生是由于群山环绕所形成的,因此坝子所容纳人口具有局限性,无法超负荷承载较多的人口,造成了多数人口向山地迁徙的状况。再加之民族对其本身的归属感,杂居仍是相对存在的。而生活脱离主体文化存在,就会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对自身文化加以改造,形成整体上相对完整,但细节上略有差异的架构。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条清晰的研究脉络,即从整体的完整上讨论所研究的根本问题。结合本文所要研究的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文价值这个整体,从这个整体透析与之相关联、相影响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的根本在于人文价值怎样在不同层面影响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诸多方面,这种研究的视角来自于结构主义。
1.结构主义概述
结构主义是法国学者列维·斯特劳斯在其人类学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研究脉络,这条脉络的根本在于“结构是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总和,这种关系在一系列的变形过程中保持着不变的特性。” “结构或社会结构这个术语与经验实在并无关系,而是与依据经验实在建立的模型有关”。其基本特性体现在:“一种结构是由一种复合于以下几项特定要求的模式组成的。这些要求是:(一)这种结构应展现出一个系统所具备的下列特征,它由若干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一切成分的变化;(二)对于任何一个给定模式来说,都应该有可能排列出在同一类型的一种模式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三)这种结构能预测出:当它的一种或数种成分发生变化时,模式将出现怎样的反应;(四)在组成这种模式时应做到使一切被观察的事实都可以成为直接被理解的。”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结构没有特定的内容;它本身就是内容,这种内容可以理解为是当作真实属性的逻辑组织中所固有的。”从上述关于列维·斯特劳斯所阐述的理论中,可以将其总结为:研究本体具有何种经历与它在某种环境中存在所具有的性状,二者与研究本体有怎样的关系,二者又具有怎样的性状和造就它们所具有且相关联的关系。通俗地说这个模式就是,一个物体的存在,除了需要考察这个物体是怎样存在以外,还要考察这个物体与存在的时间空间涵盖下影响这个物体的逻辑关系,再以抽象形式对与物体相关联的个别性状进行研究。
2.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结构主义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的庞杂,构成了文化的多元。而不同时间、空间下这种庞杂与多元都具有不同的涵盖。云南早期民族融合是较为剧烈的,民族结构与现今所能看到的云南民族是截然不同的,如早期云南地域所见于史料记载的“僰人”,经过不同政治体系的管制与地域性的适应,逐渐形成了现云南主要的少数民族“白族”。而论白族的人类结构,则是多种人类融合的共同体,在融合体中人数较多的则是历史上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早期汉族共同体。另外,云南滇西北地区的民族,如怒族、独龙族、傈僳族等民族从历史根源上爬梳会发现,其民族根源是发源于甘青草原的氐羌族系,随着自然与非自然选择的驱使,氐羌族系开始了迁徙与融合,顺着青藏高原边界的山麓区域迁徙到云南,甚至更远。李昆生在针对古滇国铜鼓的研究中发现,铜鼓具有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早期古滇国的人类族属应属庄蹻入滇所带来的楚地文化,而铜鼓上所展示的另一个文化架构说明这并不是唯一的文化来源。李昆生发现铜鼓上所熔铸的骑士造像是后期附于铜鼓之上的,且从历史考证中发现云南古滇国前期是不存在“马”这一物种的,因此很有可能是古滇文化又经过了一次架构,重新融汇出新的族属性人类共同体。由此,我们可以很确切地说,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其中是包含着诸多共性与普遍性的,并且这种共性与普遍性是建立在迁徙融合过程中。
何耀华在其主编的《云南通史》中说道:“纵观五千余年的历史,可用‘融合、统一’四字来概括古代云南历史发展规律。‘融合’是指云南土著民族与内地汉民族,土著民族与土著民族的互融,基本形式为A+B=C或A+B=A、A+B=B。融合形式有自然融合和非自然融合两种。自然融合的基础是自愿、团结、互助、共生、共荣,通过杂居、通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互动和渗透,其中一个或几个民族丧失自己的特征,而变为另一个民族。也有经过相对抗、冲突,而实现的非自然融合。弥足融合,即自然同化,是世界上所有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阶级社会中,自然融合与非自然融合往往是同时存在,交错进行的。”
根据上述的推论,可以确信,云南民族具有的文化内涵具有多元性、共同性、普遍性,并且伴随着地域环境影响、思维模式影响、政治主导影响等多层影响。因此,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高校学生人文价值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即从结构主义理论对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价值进行客观分析。
3.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文价值适应方式及态度
研究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文价值适应方式及态度,从三种文化流变模式入手加以研究。三种模式互为包含又具历史脉络,研究模式不断走向细化的过程是解读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人文价值适应及态度上,不同分流状况的理论依据。
第一模式:“Parks和Miller在1921年提出了研究文化适应方式或态度和文化行为参与的“文化适应一维线性模型”:”
“图1 文化适应的一维线性模型”
第二模式:“Berry认为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个体面临两个基本问题:(1)是否趋向于保持本族群的文化传统和身份。(2)是否趋向于和主流群体接触并参与到主流群体活动中。通过个体对这两个问题是与否的回答可以把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采取的文化适应分为四类: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
如下图所示:
第三模式:“Birman在传统二维模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区分了两个层面:(1)认同上的文化适应;(2)行为上的文化适应。”如下图:
“图3 Birman理论的文化适应方式”
从以上三种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人文价值的适应始终伴随着矛盾的对立,放弃传统文化或是继续继承传统文化困扰着意识取向。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也始终伴随着传统矛盾,但传统矛盾中肯定与否定概念,认同与不认同细化后的Birman理论是造就少数民族多样发展的基础,在其理论模式中文化适应方式一栏中的认同探索可以很肯定地说是微乎其微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而文化认同的最基本要素是语言基础。少数民族学生所在区域内语言环境较为封闭,进入高校后重新整合语言模式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极为困难,这就造成了认同探索的瓶颈。而保留传统文化又具有局限性。现高校始终是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发展的,大众化、普遍化教育是主流,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所携带的民族本源文化则成为异类文化,如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固守本源文化造成人际关系的阻碍,正常学习时间不能保证等等客观因素,致使少数民族学生更趋向于将本源与外源文化的整合。但是整合过程往往更倾向于人类自身本能选择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本源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就会逐渐淡化,而高扬外源文化则成为根本性的文化内容。
如何使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与本体存在价值,成为和谐发展民族文化和构筑少数民族学生高校文化的重要课程。由此结合开篇所论述的结构主义提出本文所要阐述的论据。
4.利用结构主义建构云南少数民族学生人文价值
高校的教育是普适教育,很少会纳入民族文化作为教育本体,由此就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人文价值趋向极端发展。极端发展方向为一头趋于适应,一头趋于抵触。而在此情绪中又会产生更进一步的矛盾,即学校内部同一民族学生之间的矛盾。利用结构主义针对此项问题的解决模式是:个别纳入——整体适应——个别整合——整体重构——个别适应——整体适应。(1)个别纳入:是将固守传统文化与适应传统文化的同一民族学生所具有的民族特性抽象,再将两种不同矛盾独立提出研究,利用抽象共性化解所面对的矛盾;(2)整体适应:个别纳入后,需对个别针对性地适应于整体,而整体同样需要采纳个别所具有的特性,将整体所具有的特性逐渐扩大。此阶段是极为重要的,在此阶段将为个别树立指导思想与基础理论,为后续脉络的成功进行打下根基;(3)个别整合:在整体适应中仍会有个别无法纳入,无法纳入的个别再一次进行整合抽象。由于已经有前一阶段的整体适应,所以在此阶段的个别整合中会有成功整合的范本与理论。将无法进行上一步的个别整合再次进行抽象,在此过程中的整合是将上一步所完成的范本与理论作为研究支撑。此阶段从表象上看是具有强制性,可是隐性基础是建立在民族本源文化之上。所以,此阶段的强制性只是相对而言;(4)整体重构:是将所整合后的整体(不含个别)与学校不同民族之间构建普遍性、共同性的文化内涵,在不侵扰民族本源文化的基础上,抽象融汇共同点;(5)个别适应:将个别整合遗留的问题安置在整体重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应。范本与理论模式在此阶段已经成熟,个别适应就需时间的积淀,缓慢纳入;(6)整体适应:待个别适应完成后,整体适应就会自然形成。民族文化在不失民族本源性基础上将会有新的涵盖。此脉络只是就理论而言,可作为指导性实践范本。真正要完成此脉络,仍需实践后的反思和基础资源的完备。
以上研究模式只是解决上述民族学生同族内部矛盾的理论,进一步深入,是不同民族的学校教育矛盾。我们亦可以列出一条研究脉络:个别疏导——抽象疏导——整体整合——抽象纳入——整体适应。(1)个别疏导:对民族内部文化的充分认识与学校政策和社会适应的相协调,为学生如何走入社会,如何在社会中高扬民族文化,如何将民族与国家荣辱汇通给予理论意义;(2)抽象疏导: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国家与社会境遇中提出共同特性并将其强化,让民族之间有共同与共通的价值观、文化观;(3)整体整合:以国家、社会为实践目标,以民族文化的发扬为己任。如何作为民族文化的携带与承载者将民族文化以传播、拓展,是整体整合后应表现出来的特性;(4)抽象纳入:将在整合过程中不同民族所展示出具有代表性的,且已在实践中应和了国家、社会需要的民族文化特性,作为激励抽象纳入后续脉络,对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5)整体适应:为完成不同民族在学校内部的和谐共存与民族文化的特显,将不同民族同等对待与整体发展将上升至学校层面。
以上两条脉络是借用结构主义中所阐述的多元概念来研究单一问题的理论模型,但只是理论上的指导概念。如何利用此模型,仍需要地方与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高校民族学生的人文价值,使学校具备教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师资源、文化资源、物质资源等多方面条件,才能合理地发展少数民族学生教学与教育。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储备基地,重视少数民族学生人文价值的培养将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因此,利用结构主义透析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民族文化概念的多方面认识,与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危机,激励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民族人文价值的热情是作为高校的重要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的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生态环境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渡边公三.列维—斯特劳斯结构[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迪迪埃·埃里蓬.今昔纵横谈[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63.
【5】何耀华主编.云南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1.
【6】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2008
【7】 图1、图2、图3.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2008
论文作者:杨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少数民族论文; 云南论文; 民族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结构主义论文; 坝子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