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建设被提上了日程,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自身安全的更加关注,人们对于自身居住使用建筑整体的性能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施工过程中,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能够直接影响到这些要素,所以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一直受到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施工单位甚至把桩基工程施工水平作为衡量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严格做好桩基工程的施工。
关键词: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工民建;应用
1 引言
建筑事业已经在经济市场发展的推动下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对工民建工程质量越来越关注,桩基工程作为工民建的基础工程,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民建的施工质量与结构的稳定性。要想有效提高桩基工程质量,就要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结合现代建设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完善桩基施工技术,需要从技术与设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找打相适应的应用方案,以此提高整体桩基施工质量与效率,进而实现桩基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更好的作用发挥。
2 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关于施工选址方面,在进行桩基施工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施工,以免造成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第二,在进行群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从中间向四周进行施工,这样采用使施工更加顺利,并保证工程的质量;第三,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藉要在进行施工前对选择的桩基性能进行相关的计算;第四,在施工时需要对桩基进行测试打桩,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以及合理性;第五,在进行灌注桩施工之前,关于测放桩位、埋设护筒的误差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第六,护筒为钢板,其宽度为Smm左右,内径一般需要比钻头多出200mm;第七,在进行打孔工作、泥浆护壁工作、控制沉渣工作、钢筋笼安装工作、混凝土灌注工作时,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
3 桩基工程技术施工必要准备工作分析
①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桩基工程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工作,只有将施工现场清理之后才能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而且在进行清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对施工区域地下的一些管道、例如燃气管道等等进行科学的清理。根据施工区域地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桩基技术;②进行对施工区域地质的勘测,如果遇到地下水此类情况的时候,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抽离工作,否则会埋下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桩基出现不问或者坏桩;③对桩基技术的选取,如果在遇到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或者土质因为一些因素导致极为松软的时候,若对该区域采用传统的桩基技术,不仅仅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具体标准,更是对建筑质量安全的一种忽视,导致工期的延长,工程造价的提升等等一些问题,而面对这类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的时候,可以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此项桩基技术受到地下水环境和土质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在此类较为复杂的区域采用此项技术是符合科学建设理念的。
4 工民建中对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4.1 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及钢筋混凝土的生产制造流程在施工阶段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只有在制造工艺满足相关的标准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才可以对投入使用的桩基础的质量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在工民建工程前期施工阶段,应当予以一些问题充分的重视,预制桩的场地的平整程度是应当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的,在对排水渠道的畅通性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的基础上,保障施工现场中没有明显的积水,从而也就可以为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提供良好的环境了,钢筋网和桩相互之间是应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也就可以更好的承受打桩过程中的打击了,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混凝土是应当不断的从桩顶浇筑到桩尖上的,在浇筑过程中不可以中断或者施行不连续浇筑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浇筑完成的桩身应当满足下文章提及到的这些质量要求:局部蜂窝麻面的平整程度应当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蜂窝麻面应当有效的控制在桩总面积千分之五的范围之内,并且也不应当集中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桩顶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桩尖位置、桩顶,桩尖应当严禁出现局部蜂窝麻面这样的问题,如果出现了蜂窝麻面和掉角等问题,都是不合格的。
4.2 挖孔桩桩基技术的应用分析
挖孔桩桩基技术也是我国工程桩基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建设方式,但在工民建桩基的工程施工中,一般是机械式的钻孔或者人工钻孔,人工挖孔的时候,其工程量较大,对于工程造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因此现在很多建设单位都采取机械挖孔,如果选择了人孔挖孔的时候,其挖掘的的具体深度一般在95cm之内,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指的注意的是,具体的工作人员应对已经完成的圈壁进行喷射或者浇灌混凝土,这是对圈壁的保护,因此浇灌混凝土的工作就显得较为重要,例如必须控制混凝土的浇灌量和所浇灌的混凝土的强度,这些数据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进行对于实际的情况分析之后才能进行施工,最后在挖到初期设定的标准之后,进行插入钢筋,此项工作就是为了将上下圈进行连接,但深度达到标准之后,再进行护壁里面钢筋笼的安装工作,最后一项就是混凝土的浇灌工作。
4.3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是指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后,将浇筑混凝土注入空中而成的桩。在工民建工程中,钻孔灌注桩首先要将土在桩孔的位置排出地面,然后清洗桩孔里面的底部残渣后,最后才将混泥土倒入桩孔中进行钢筋或者浇灌。通过钻孔灌注形成的桩,其承载力比较适中,一般直径为60~65厘米,且桩在10~30米之间的单桩,其的承载力一般在1~2MN之间,但如果在钻孔灌注桩过程中加入钢套筒,可以将其承载力提高到3~9MN之间,通过钢套筒的嵌入,使得钻孔灌注的桩具有很好的弹缩空间,在工民建工程中使用起来,可以根据工程需求对桩柱做不同的调整。
4.4 沉管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沉管灌注桩指在锤头打击桩基或者偏心轮振动打击桩基的情况下,将由预备好的钢套管放入土层中,通过边锤击或振动在钢套管中浇筑混凝土,最后将钢套管拔出来而成的桩。通过边锤击而成的叫做锤击沉管灌注桩,通过边振动而成的叫做振动沉管灌注桩。从工艺上看,为了实现沉管灌注桩的开孔,操作过程中必须对钢管套进行锤击振动和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在具体运用时,其规格有所不同,如硬粘土、粗砂层结构的打桩,需要直径在30~50厘米,且桩长在20米以内的沉管灌注桩。通过沉管灌注形成的桩,其承载力一般较大,比较合适工民建大的项目。如直径在34~48厘米的桩,其承载力可高达承2.5~7MN。但由于这种灌注桩容易产生局部产生萎缩、断桩、混凝土离析、局部夹长以及强度不足等事故,因此在实际工民建中运作时,需要很小心的操作。
5 结束语
在工民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桩基础的施工,目前,桩基础施工应用技术也越来越广,桩基础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在工民建筑的施工中十分关键,桩基施工技术需要关注桩基如何选择以及灌注施工作业,这是桩基施工的关键,也是保障施工项目结构以及符合工程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发.工民建施工中抹灰工程交接面预埋式抗裂钢丝网的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4,02:143.
[2] 于清亮.后张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3] 朱磊.再生粗骨料性能评价及再生混凝土早期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4] 李世辉.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5] 王云夫,仝刚太.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要点及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05:102-104.
论文作者:刘,潋,巫昌斌,麦锐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桩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钻孔论文; 工民建论文; 工程论文; 承载力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