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学生基本情况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论文_刘永刚

熟悉学生基本情况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论文_刘永刚

陕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陕西 汉中 723003

教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一线,直接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能体会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的困难。困难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摸清学生的真正想法,如何端正学生学习、为人的思想而不会让学生认为我们老师是落伍者。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更是每位班主任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80%是与学生来往,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自由思维的基础。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有在极其愉悦的心境中去探索新知,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做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是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支柱。只有合作、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投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的情境,在和谐愉悦中锻造自己的灵魂,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教师的教更能为学生乐于接受,努力做到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人。

二、开展丰富的心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教育起到促进的作用: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精神,利于预防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来抓,应该形成系列化、制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条不紊、持之以恒。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心理咨询。

学校应建立心理辅导站。针对一些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对他们的认识、情绪、意志行为、人格、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对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进行必要的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

2.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校可结合形势,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辅导。心理辅导应系列化,形成制度。讲座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即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心理卫生方面的专题教育,又对个别学生进行自我解脱教育,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压抑、苦闷、烦躁的心理。

3.排除不良的学习情绪。

学业不良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有某些抵触情绪或情感问题。这些情绪、情感问题往往是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与阻碍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排除学生不良情绪。

1.克服焦虑与恐惧。

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考试情境下,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学习优、中等生,其中考试焦虑水平比学习焦虑水平更高,差异更大。这往往是由于担心失败而引起的,从而造成他们注意力不易集中,干扰学习所必需的一些能力,如记忆能力、组织技能等的发挥。因此,帮助他们克服焦虑与恐惧情绪显得特别重要。

2.避免产生逃避或回避心理。

有的学生由于连续的失败,失去了对学习的自信心或自尊心,因而厌学,回避学习课程,由此使成绩越来越糟。为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帮助他们减少逃避或回避心理的产生。

3.减少对抗或抑郁。

学业不良学生由于长期的成绩不良或学业失败,损害了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以致有的学生对学校、教师、家长产生敌视对抗心理,或者出现某种程度的抑郁状况,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过敏、闷闷不乐等。这种对抗与抑郁的心理又会进一步造成学习的退步。因此,平时教师要经常观察他们,防止和消除学生对抗或抑郁的产生。

三、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刚开学的时候,上课注意力集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进步较快,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就降温了,没有持久性,做事虎头蛇尾。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坚强的意志,没有责任心。确实,任何聪明才智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责任心的基础上,才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敢想、会思、善问是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积极解决问题。

总之,要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对他们不良思想、行为的矫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同时不是单靠一种教育力量就能一劳永逸,而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论文作者:刘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熟悉学生基本情况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论文_刘永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