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的思考_科技论文

关于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的思考_科技论文

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渠道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积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把我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因为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基本保证。

从近几年我省对科技投入的情况看,已经突破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模式,正在向多渠道、多形式投入的新格局转变。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到200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1.5%。我省GDP预测到2000年将达7000亿元左右(人民币现价),若按GDP总值的1.5%计算,约为105 亿元。科技投入要达到这一水准,必须进一步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挖掘潜力,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形成全社会向科学技术投资聚财的社会机制。

(一)增大财政科技投入。

“九五”期间,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仍将是全社会科技投入的主渠道。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要求,保证财政科技拨款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3—5个百分点的比例稳定增长。

在增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注重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调整。围绕我省“九五”科技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进一步深化科技拨款体制改革,合理调整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把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农业以及人口、环境、卫生等社会发展的重点学科,作为财政优先支持的领域。促进科研机构的优化组合和新型科研组织的建立,重点支持对国内外有影响的国家级、省级科研基地,改善科研环境和设备条件,增强其吸引力和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1、增强基础性研究力量。

基础性研究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根据我省学科发展需要,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已处于国内外科学前沿或可望在近期取得突破的学科领域,以及将对下世纪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和综合性的学科领域,使基础性研究经费占政府财政科技经费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以提高我省基础性研究的能力和在全国的地位。

2、确保农业科研优先发展地位。

我省是一个地少人多、土地资源十分贫乏的省份。耕地资源的减少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农业科技后劲不足的问题,将在未来几年里使我省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快我省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的进步。省财政应继续贯彻中共中央有关向农业倾斜的精神,确保农业科研经费的增长高于财政科技经费的平均增长幅度。在经费安排上,要调整经费分配结构,集中资金支持有重大影响的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稳定一支高水平的农业科研队伍,为我省农业的持续发展增强后劲。

3、支持社会发展重点学科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将更加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等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将是制约我国、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我省财政应适当增加社会公益研究的经费,在经费的安排上,要优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信息等重点社会发展领域的关键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相应增加这类科研单位的经费。

4、大力促进高技术研究及其成果转化。

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九五”期间,省财政要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精神和我省的实际适当增加专项科技投入,保证我省“科教兴省”计划的顺利实施。在资金的投入方面,要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坚持市场导向与技术导向相结合,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投资参与高技术开发,培养新兴产业的竞争点,加速高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到2000年,力争使我省高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利税额达到100亿元,出口销售收入达到63亿元, 高技术产品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1993年的8%提高到10%。

(二)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大幅度增加科技贷款规模。

科技贷款是科技投入的重要支柱之一,是推动科技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将要实行分离,面临这一转变,要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一方面要争取在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开辟科技贷款渠道,另一方面要继续争取各商业性银行对科技的支持。

科技体制改革之前,我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从科研到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前期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后期有技改和生产资金的投入,而对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一重要的环节却没有直接的投入。这种资金投入配置上的严重缺陷,是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外的经验,研究、成果转化、生产三个阶段资金投入的比例大致为1:10:100,而我国1990年比例大致为1:5:100, 我省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也只略高于这个比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的特点是,前期具有较大风险,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而到后期当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获得成功时,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这一特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需资金应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因此,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增加科技信贷规模,是一项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三)强化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行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未来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科技的竞争,因此,企业要发展必须将依靠科技进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企业自筹或引进外资等途径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研究与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这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规律。我省1994年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为4842.38亿元, 全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06.3亿元,其中企业部分为92.17亿元,占全省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1.9%,与西方发达国家3%的比例相差甚大。为提高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必须继续通过强化企业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实施各项宏观激励和优惠政策,例如:为开放技术市场,对技术转让等技术性收入免收营业税、所得税的政策;为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对新产品实行减免增值税,对科研中试产品减免所得税的政策等。引导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技进步之中。预测到2000年我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可达150-00亿元(现价),若平均将销售收入的1%用于技术进步,即为150亿元,加上引进外资等手段补充,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是有可能逐年增加的。

(四)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和完善科研单位自我投入和自我发展运行机制。

“九五”期间我省财政将继续围绕“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的总原则,通过有保有压的科技投入政策导向,引导开发型独立科研院所向科技企业转轨;保持和稳住独立院所和高等院校并重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队伍;加强企业技术开发力量;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推动科研机构总体布局调整,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高效精干、纵深配置的研究开发体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新型科技体制。

(五)加快建立以基金制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

建立以基金制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基金制与传统的财政供给模式相比,一是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专家评议的办法来确定科研项目经费;二是改无偿拨款为有偿使用,增强用款单位的经济责任与效益观念,通过基金的发放、回收,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和流动发展。

标签:;  ;  ;  ;  

关于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的思考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