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如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人们想在激烈的社会中生存,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人们的生存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政治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政治课堂 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既无法代替学生读书,又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又不能把思想观点复制到学生的头脑里。由于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他们一直所思考的命题。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意识和创造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积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
传统教学,教师多用讲授法,而且往往是强制灌输。在“满堂灌”的教学中,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则主宰课堂。殊不知,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思考,从思考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权利,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索、思考,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课堂上,教学活动不再只拘泥于表面和形式,不再片面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花里胡哨,而是更注重内涵和实质,彻底打破“灌输式”的桎梏,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
二、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的动力和源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情趣横溢、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自主性是人的本性,而动机是自主性的内驱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我们,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里常制造一些悬念或讲相关的时政热点,让学生急于思索、联想,探索今天学习的内容,让他们的脑子真正动起来,以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有意注意,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解,并主动地探索新的问题
第一:在上课前设计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案。学案教学的主旨,是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组织学习、引导学习的作用。 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品质,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实现自我教育、自由发展的心智能力。
第二: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培养兴趣。自主性是人的本性,而动机是自主性的内驱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我们,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因此,我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里常制造一些悬念或讲相关的时政热点,让学生急于思索、联想,探索今天学习的内容,让他们的脑子真正动起来,以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有意注意,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解,并主动地探索新的问题。
第三: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会读,就是会看教材。学生能精读、细看,深入理解,能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读书前,我通常出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有意识地看,让他们知道哪些地方要详看,哪些地方可略看。会想,就是学生会独立思考问题。课上要让学生多动脑,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使他们动脑, 使所有学生都去积极思考问题。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根据需要提供一些现象或实例来帮助学生作出准确的判断。会问,即学生质疑问难。学生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阅读课本后,要求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在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过程中,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展开争辩,使学生始终保持爱质疑、释疑的学习情绪。
三、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会质疑。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营造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还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表露。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而探索的过程往往是思维的创新过程。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作用”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1)近一段时间以来各银行机构纷纷不同程度提高存款利息进行揽储,那么提高利息真正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老百姓储蓄的积极性?(2)目前的金融秩序影响下,存款利息提高,对公民个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3)提息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产生什么影响?(4)银行间的短期拆借对整体金融秩序有什么影响。学生在这一层层“问题串”的启发和引导下,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氛围之中,教师引导学生评议、争论,形成看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整个课堂上充斥积极创新的氛围,从而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技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发现、创造,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论文作者:龚利荣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意识论文; 主体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