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12-006-02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为了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教师要大力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夯实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基础,最大限度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沉淀。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自我防护意识,尊重别人合法权益,遵纪守法,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公民。有鉴于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教育契机,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和立体化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同时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作以下深层次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进献微薄之力。
一、实施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和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在道德认识水平上,自觉践行规范的道德言行,树立良好的道德习惯。
中学阶段,学生各个方面塑造性很强。尤其是言行。为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促使教材知识内化为学生一种直觉言行,养成积极向上和不畏困难的道德品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施专业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
道德认识是实施德育的基础,为丰富学生情感、坚韧意志和良好言行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只有在明确真、善、美、恶、丑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言行,才能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规范自身言行,抵制不良言行。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普及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学生遵守一些言行规范。然而,需要高度重视的是:教师要尽量避免说教式,而要通过现实生活或者社会中的一些热点事件进行生动和形象的阐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
2.道德情感熏陶,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学生只是具有道德认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养成积极主动的道德行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感人肺腑的事件,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广泛性探讨,在主动思考中,形成甄别真、善、美、恶、丑的能力。对那些恶丑形成抵御能力。接受那些真、善、美的熏陶。比如:教师在讲解诚实守信时,假如不厌其烦的讲解理论,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急你无法起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为此,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真人事实来阐述诚实守信的不可或缺性,学生的内心会被触动,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接受和认可。
3.实施道德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坚韧和稳定的道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那些隐藏的教育因素,对学生道德的坚韧性和稳定性进行有意识和有步骤的培养。此外,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以后,由于中学生的局限性,他们面对诱惑时很难立场坚定,很容易摇摆不定,为此,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道德的稳定性。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只有学生具备坚韧的意志后,道德才能稳定。比如:教师要定期开展班级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不怕脏累的良好品质。在课外要严格规范学生的一些言行。提高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规范。定期开展主题明确的道德教育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那些表现优异和道德水平高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主动和积极的道德,逐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二、实施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懂法、知法和用法的良好行为
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后,法律意识得到树立,主动利用法律来规范自身言行。养成守法和敬畏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们合法权益。因此,法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宣传法律知识,接受基本法律常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这些年来学生违法犯罪逐步增多。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清晰的法律意识,以至于产生违法犯罪后,依然不知情。为此,教师要宣传法律常识,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事实入手,加强法律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比如:在法制教育中,教师可有利用报刊或者多媒体展示那些违法犯罪事件,组织学生结合自身法律基础进行广泛性探讨,对这些违法犯罪中的人物进行点评,再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逐步提高学生法律一直和认识水平。
2.实施法律讲座、法律宣传等教育活动,构建遵纪守法的良好校园氛围
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亲身实践中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形成守法的氛围。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竞赛、制作一些法律板报、开展法律宣传日等等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守法的意识。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教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实施全方位道德与法治教育
教育具有综合性。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道德与法治已经存在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为此,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需要汇集多方面教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加强和家长联系,有助于将学生家庭表现,将学生在校表现互相反馈,形成教育合力规范学生的言行。为此,教师要定期家访、打电话、微信、qq等等方式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表现还要实现和家长良性互动,了解学生的言行,形成统一的教育计划,对学生实施长期和规范性教育。
2.挖掘社会教育因素,对学生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
一些社会教育机构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和社会教育机构保持沟通,定期邀请本地区有影响力的法律专家到校进行法律教育活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系统和专业的法律咨询,为学校道德和法治进言献策,丰富和完善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其他教师在运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层次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和自身教育特点不同灵活运用,效果才能凸显。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项艰巨性事业,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此外,教师要大力实施道德建设,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教育因素促使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论文作者:邱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道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法治论文; 言行论文; 教育活动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