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浙江省 金华市 321000)
历史教育有两大功能,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内部功能是指如何适合个体的自身发展需求,例如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外部功能是指历史教育如何实现社会的需求,例如对受教育者实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伦理方面的要求。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必然反映在对历史教育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例如古希腊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为社会培养体力、智力、美感和品德和谐发展的接班人,因此学校教育包括阅读、文学、体操和艺术等轻松、活泼形式的课程。这种价值取向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升华,形成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强调和对人类创造能力的信赖。这种文化传统延续影响到现在。至今,西方发达国家仍保持着注重个性培养、提倡探索精神的教育特色,即使在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的20世纪90年代,崇尚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倾向在其教育体系运作的各个环节仍然清晰可见。例如强调儿童学习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在教育过程保持知识活力,重视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欧洲新教育思想等都阐明了一种观点,教育不能忽视个人的特殊能力和需要而提出千篇一律的要求。在西方,“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帮助”等启迪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十分风行的。社会、学校、家长都积极主动地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志趣为他提供帮助。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为未来的公民提供各种机会使他成才。社会教育、继续教育、开放大学等各种受教育机会和成功的机遇伴随着整个人生,学生不必为某一次考试的失败而一蹶不振。
美籍华人巩昂曾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依顿派瑞高中,他在其所著的《美国高中作业(历史卷)》记录了他高中学习时历史教师布置的大量作业中精选出来的12个典型案例。通过这些宝贵的第一手教育资料,我们可以体会到美国历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开放性、人文性的教育理念。作业的多样化形式,要求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艺术设计,美国历史作业设计的种类丰富,带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学生需要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和手法来演绎历史、表达历史。而我国历史作业基本上是试卷式、问题式两类,形式比较单一。目前,有教师在探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作业形式变革时提出了几种看似“新型”,但其本质没有变化的作业形式。
美国历史作业的设计理念在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有所体现,历史课标研制者认为,历史教育应培养真正的历史理解能力,应让学生“有机会形成自己对历史的叙述,这类叙述可能有多种形式,如短文、辩论和社论等”。显然,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除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小论文”等,其实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采纳。美国高中的历史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历史学业水平,还包括学生的创造性写作水平。比如,教师以拓展性阅读材料为基础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这些作业都是围绕历史教师指定的阅读数目或阅读文章而展开的,由此可见,广泛阅读在美国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国家的《历史课程标准》试图打破“教科书就是历史”的桎梏,要求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目击者的陈述、信件、日记、考古文物、照片、参观历史遗址、口述历史记录或其他历史资料。可以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历史资料丝毫不处于辅助性的地位,这与我国有着截然不同。历史教师还重视对学生历史作业进行有效、细致的指导,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因为作业设计过于开放而导致作业质量(即最终成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现象发生。这样就保证了学生作业始终遵循一个基本的写作规范。对于高中生而言,树立写作的基本规范显然是利大于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但作业本身的设计体现了开放性的教学理念,而且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使用的解决方法与策略也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美国作业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发挥小组智慧,分工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总的来说,就是用“多维”的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合作学习的要求。
其实,美国的家庭作业也并非无可挑剔,有的美国学者就称:“家庭作业是今日美国学校最具危害性的教学实践之一”。与形式相对应的是“量”的问题,十种文体看似“形式”多样,但“量”之多也不可避免。从美籍华人巩昂所著的《美国高中作业(历史卷)》一书中,在美国同样是作为副科的历史学科,其作业数量之多涵盖面之广由此可见一斑。美国一位教育学者数十年一直致力于美国家庭作业的研究,其结果表明,美国家庭作业固然有其正面效果,如: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事实性知识,改善学生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自我指导与自我负责的能力等。但是家庭作业也有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如:过多占用学生本可从事其他正当活动的课外时间,学生为如期完成繁杂的家庭作业干脆走让人代做或抄袭别人作业的“捷径”,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以致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等。上述家庭作业的正负作用,可以说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虽然美国家庭作业存在着诸如此类的缺陷,但是美国历史作业的设计思路对我国当前的历史教育改革仍然有许多借鉴意义。中国传统的课程教学论将作业仅仅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强化课程教学的一种途径和工具。因此,传统模式下的作业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记忆和机械性的理解,以达到熟练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但忽视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只注重学生近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客观上压抑了学生潜在素质的发挥。而且我国高一历史作业直面会考,再加上部分学生高二后不再学历史的原因,教师很少布置作业,如果布置也只是与某章节有关的泛泛的问题。从某方面来说,我国“减负”就是“减量”,就是减历史这些人文副科的作业量。虽说高中特别是省重点高中,学生的作业量大,但是由于学科的地位、巨大的批改数量都让教师不敢轻易布置,历史作业实质上根本称不上“重”。其次,中美对历史作业的功能观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中国的历史学科强调作业培养学生认知技能。一些作业形式上被冠之以“探究”的名号,其实本质只是要求学生归纳教材内容。其实中国学生在历史作业上花费的时间、精力丝毫不比美国高中的学生逊色,但前者追求的是思维的拓展性、开放性与创造性,在具体要求的规范下不设参考答案,而我们的历史作业追求的则是答案的唯一性和统一性。虽然这使得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其本质只是对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而已。美国历史作业真正需要学生独立地探寻历史,获取知识,学生必须在阅读中思考、比较,其作业蕴含着他对历史的理解及其价值观。美国的作业往往使人惊奇、感叹,充分展示了什么是创新教育。再次,美国历史强调的学习资源不止是教材资源,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书籍文本资源及学生同伴资源等。中国的历史教师虽然也明白“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道理,但在布置作业时,仍然局限于教材,布置作业死死地围绕教材的内容。最后,美国历史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近期发展,并不只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它们的历史影响,而是培养他们用各种文体来体会历史,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我国的历史作业布置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考试和高考的,为备考、为技能达到熟练而布置作业,忽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酉亭:《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12期。
[2]方彤:《中外家庭作业的是是非非》,《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2期。
论文作者:郑方圆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作业论文; 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美国论文; 教师论文; 家庭论文; 形式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