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蒙古族中学 122000
摘 要:数学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之以恒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数学教学的“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
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身,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但一些小的技术问题,也影响教学效果,倘在这些方面下点功夫,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高涨一些,课堂效果能好些。怎样激发并保持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这需要通过课内外长期有意识的诱导和反复的加强。激发兴趣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略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轻松、亲切、激情的教学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课堂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前导入的教学设计。一堂课开始教师能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对于60人左右的大班额教学,遇到那些容易走神、易瞌睡和那些觉得数学难学且枯燥无味而又怕数学、上课不敢抬头,甚至因怕老师提问连手都不敢放在课桌上的学生,若老师采用轻松、亲切、激趣的教学导入,则可激起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否则会使部分学困生游离于我们的课堂之外,从而更加远离数学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导入设计上深入思考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导入中,我们可以采取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
三、恰当的课堂提问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还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做情感的双向交流。而恰当的课堂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例如在讲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后,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此时可设问:1.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多少?2.没有等底等高这一条件,这种关系还一样么?3.如果体积和高相等,那么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4.如果体积和底面积相等,那么他们的高又有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逐渐提出,会给学生极大的触动,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四、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较难的问题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较易的题目,则要请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不可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生的“专利”。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巧妙给予启发指点,使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国内外也有大量事实证明: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而在批评、斥责中长大的孩子则充满自卑。
五、利用竞赛活动激趣
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好办法。因为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功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大多数人在竞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合理开展一些课内竞赛活动,如要常在小组间、个人间、男女生间开展朗读、回答问题等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教师的一次高分,一句赞美之词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希望,产生神奇的力量,有些甚至影响终生。对于后进生,更应注意给予鼓励,奖其助学所长,让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六、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教学素材
数学课堂通常是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的,而新颖的教学形式、生动的素材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方。
兴趣虽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数学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之以恒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数学教学的“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论文作者:吕晓范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课堂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