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管理是通过一个组织来实施的,常使用目标管理的方法。项目管理所涵盖的知识范围很广泛,几乎包括了管理学的所有知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包括: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综合计划管理。项目管理工具的应用,令项目管理具有很强的整合能力和计划能力,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工作,可使项目整体效率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
1、建筑工程的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决策,设计,材料,施工方案,操作手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2质量隐蔽性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许多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要被下道工序隐蔽,如混凝土浇筑后,钢筋的质量情况只能从相关的记录进行追溯,但记录往往是不全面不直观的。
1.3不可逆转性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工序的质量隐患,一旦被下道工序覆盖,往往无法进行纠正,只能通过打掉或拆除进行处理,虽然有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加固处理,但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求往往就降低了。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二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前者是管理的核心,后者是目标。
3、建筑工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为达到工程的预期质量标准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3.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实践证明,在一个完善的且良性运行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中,生产出来的建筑产品质量是完全有保障的。
3.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其中许多企业从中受益匪浅,但也有很多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条就是许多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没有以系统的观念、从企业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质量管理体系,致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必需的资源配置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失去了有效运转的基础和环境。
3.3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控制的活动,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先后流程,可以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分为项目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4、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再好的设计,都必须通过施工来实现。因此牢牢把握工程质量的要点进行管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1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
没有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体系得不到有效运行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4.2基础或主体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基础或主体阶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因此从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又成为重中之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的质量,影响工程质量的使用功能;在这一阶段,因为市场上材料差价很大,且鲜有因为材料质量问题导致即时的生命安全受威胁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应作为重点。
5、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5.1企业结构管理体系还不适应现代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许多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服务功能、组织机构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和工作手册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不高、成效不显著,还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运作要求。
5.2与工程质量管理配套的法规和政策需要完善
现行法律规范虽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等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然而还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例如,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市场、不合理低价竟标的情况还是较多的、设想一下,承包商在低于成本价的或无利的情况取得工程项目施工,他是不是必然要牺牲工程的质量安全,以谋取利益。
6、解决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6.1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企业自觉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让每一个施工企业的业绩(包括优质的和不良的),通过权威(或政府)网站全面的公布,尽可能地让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好,业绩优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市场分额,促进施工企业争做最优质量工程,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人才的配养力度,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
6.2规范招投标市场,防止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创造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具备相应的资金保障,工程项目的投资往往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签约基本上不可逆转,而其他的工业产品在使用低价占有市场时通常为时很短,且实际投放到市场的低价产品量不会太大。而一个工程项目,特别是大项目的亏损,可能会令一个施工企业陷入严重的财政困难,因此当施工企业以不合理的低价中标后,本能的会采取一切手段降低成本,往往就是铤而走险,牺牲工程质量。
7、应对WTO,要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
通过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实行贸易保护或开拓国外市场,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的落后和对标准化工作重视的程度不够,已经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其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目前,科技部已经把标准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而且明确指出:标准已成为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高新技术标准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与专利相比,标准更重要。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或若干企业,而标准影响的却是一个产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在更大程度上已对外开放,对我国建设领域而言,积极利用标准化这把“双刃剑”,有效保护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十分迫切,也十分重要。
结语
实行建筑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推进项目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带动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优化和管理进步,一个项目的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才能推动企业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管理平台,更好地拓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 刘晓翔.探讨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标准化, 2018(02):41.
[2] 佚名.论析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中国标准化,2019, 540(04):15-17.
[3] 张永滨.建筑工程的标准化管理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8,(08):50-51.
[4] 李环辉.信息化在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探讨[J].建筑安全,2015, 30(04).
论文作者:谷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