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安徽砀山 235300
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多住所,高层建筑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居民住所。对于住所是否安全可靠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在高层建筑过程中更需层层把关,对材料质量,人工技术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在建造高层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主体结构部分,这是后续施工质量得以有效保证的基础。由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本身较为复杂,而且还有不同的施工要求,一项工作可能需要不同工种的工人配合完成,考验团体协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困难。就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在建造高层建筑时,对各方面的技术性要求很高,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对建筑的安全性有所保证。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也不断上升,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其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对整体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这也成为了施工单位的关注重点。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合理的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并有效的控制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1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常用类型
1.1筒体结构
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当中,筒体结构是非常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筒体结构能够确保整个建筑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若是筒体结构作为主要承重部分,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现浇的方式进行施工,而在此过程中需要铺设模板进行辅助筒体结构,通常条件下需要使用到三种模板,也就是组合模板、滑动模板和大模板。在实施的时候需要依照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对模板的种类进行选择。与此同时,建筑的筒体结构主要包含了内筒和外筒两种形式,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主要通过楼板进行连接。在此过程中楼板需要确保跨度超过10米,另外楼板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现浇的方式进行施工,不能使用预制楼板的方式进行施工。
1.2现浇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当前存在的主体结构中,现浇框结构也是其中作为典型的建筑方法,并拥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在施工作业时采用的模板简易,模板简易对施工提供了便利,还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等其他优点。在当前的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应用到现浇框架结构,不仅仅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连贯性。但是该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这样就会更进一步地增加施工的成本。目前,现浇框架结构主要有滑模施工,组合施工和整装拆散施工三种形式。这三种施工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方式,这样才能够使实际施工质量达到最优的效果。
1.3现浇剪力墙结构
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现浇剪力墙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大模板施工,其次为滑动模块施工。这两种施工方式在当前现浇剪力墙施工的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体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规模方面相对较大,主要使用大模板的方式进行施工,其特点在于可以确保整个高层结构的整体性,能够让施工的速度大幅度加快,而且施工的方法相对较为简便,滑动模板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在现浇剪力墙结构当中进行应用,另外现浇框架施工的过程中应用非常不方便。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效果比较理想,而且施工进度快,拆装相对较为灵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主体结构测量工作
主体结构的测量工作能够为后续的施工工序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根据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测量的内容和要求,在测量过程中有三个要点:(1)标高线的测量。在高层建筑的每一个楼层中都必须有四个孔洞。这四个孔洞的位置需要用定位标线进行精确的测量,并通过水准仪进行多次的校准,以确保标高线位置的准确性。(2)垂直度的测量。垂直度的测量主要关系到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垂直高度和稳定性。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边角柱,以便更加方便准确的测量得到建筑结构的垂直度。(3)轴线的测量。轴线的测量主要通过经纬仪测得,检测完成后需要标注好钢板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2钢筋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质量合格的钢筋材料,可提高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因此,施工单位或建筑企业在购买与钢筋相关的施工材料时,需要选择正规的厂家,且产品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在钢筋入场后,要对钢筋进行复试,其力学性能合格后才能在工程中使用,这其中,具有抗震性能的钢筋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的首选种类,对于这类钢筋相关数据的测量,必须要满足施工要求和制造标准,否则,不予以采用。钢筋工程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施工质量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质量控制作用,从钢筋的加工阶段入手,严格按照施工需求要求进行钢筋的制造生产,使其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生产规范。在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成品高强度混凝土垫块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控制,严格按照规范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数量放置。除此之外,钢筋在剪力墙内的水平分布,可以采用“竖向梯子筋”的模式,降低在剪力墙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位移程度;而在暗柱约束边缘部位,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塑料垫块的方法,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极高,所涉及到的问题也比较多。如施工作业图纸、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等都对混凝土施工作业提出很好要求。下面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一是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施工作业对混凝土的强度多半控制在C40~C60之间,这主要是考虑到混凝土的抗震性能,不仅如此其横截面面积较小,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确保质量。二是高层建筑结构中对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及养护。在施工作业中,必须能够准确判断出混凝土施工作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作业。三是防裂缝技术。因为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中裂缝的出现是比较常见的,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从材料、影响因素如温度、气候等因素对建筑施工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方式来防止裂缝的出现。
2.4模板工程
在建设房屋建造的结构中,模板工程施工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那么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案,从高层建筑的实际出发,确保施工建设的合理性以及施工建设的经济型。与此同时,还需要与固定支架来辅助完成配合,对实地情况要有深入的了解,需要提前考察,再根据实地的情况对模板所具备的能力进行确定,因为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施工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模板的质量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避免其本身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在对模板进行拼接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拼接缝的尺寸进行一个较为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其出现漏浆的问题。最后,在拆除其中的支架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考察,为了保证它符合施工所需的要求,满足之后才能进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更多的人愿意在城市扎根,因为无论是发展前景还是日常交通出行都非常便利,对房屋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在建设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建筑技术的含金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有效分析,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有效提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工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青.建筑工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2(27):200.
[2]司岩峰.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7,(07):104.
论文作者:潘跃,郑孝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主体论文; 钢筋论文; 作业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