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贸易逆差下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逆差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美国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巨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7)02-0035-08
一、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持续增长长期并存的悖论
1992年至2005年,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由968.9亿美元扩大到7818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逆差从1991年的311亿美元,急剧攀升到2005年的8065亿美元。15年时间增长了25倍,就贸易赤字在GDP中的比重而言,1991年为0.52%,2004年则为6.4%,扩大了12倍(见图1所示)。
图1 1992-2005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与GDP增长率对比图
资料来源:Bloomberg咨询系统,2006年8月20日
但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长期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1992-2005年,美国GDP平均增长率除2001-2002年有所调整外,其余均在3.67%以上,失业率也由1992年的7.5%下降到2005年的5.1%,通胀率也维持在3.5%以下(见图2所示),成为美国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黄金增长期”。
图2 1992-2005美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资料来源:同上
虽然从理论上分析,只要美元作为主要国际支付手段,美联储就会成为世界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就必须通过美国的贸易逆差予以实现。但从实践中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逆差的急剧膨胀却大大超过了世界对美元的流动性需求。这种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持续增长长期并存的“悖论”,似乎破除了美元“特里芬”两难困境的魔咒,使单一的金融学分析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尝试从金融、产业、政策等不同视角解析巨额贸易逆差下美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以及目前这种模式面临的潜在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巨额贸易逆差下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机理解析
(一)从金融角度分析
美国金融体系中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首要解释变量。美元的特殊地位使美国国际贸易的资本与金融项目产生大量顺差,使贸易逆差“出口”所流失的美元又通过资本与金融账户“进口”得以弥补,两相抵消,并由此为美国经济带来特殊的收益(参见图3)。
图3 1992-2004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和国际收支总平衡差额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http://www.Hen.Duc.gov/di/home/bop.htm)计算整理。
首先,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流通货币,目前美国发行的美元中约有60%在美国以外流通,数量高达4万亿美元,其中50%的美元政府资产由外国人持有[1]。其次,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和结算体系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例如,2004年美元货币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总额中占比重63.8%,全球外汇交易68%是关于美元的,全球的贸易结算68%是通过美元进行的。此外,由于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强势美元政策,使美国经济和美元资产对国际资本有强大的吸引力。根据美国国债登记系统(TIC)的统计,截至2006年5月底,在美国国债余额的20757亿美元中,亚洲国家持有美国国债余额的58.53%(其中,日本持有6379亿美元;中国持有3261亿美元)[2]。
由此可见,只要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流入美国的资本也就不会发生突发性的反转。这也是美国能长时期维持大规模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而美国也正是依据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现对全球的金融剥削。
1.美元的国际铸币税收益——价值尺度角度分析。美元铸币税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从几乎无成本的发行美元中获取利润;二是美国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使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和投资者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三是对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和投资者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美国可以借助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为其国债支付较低的利率,这种利差构成了铸币税的一部分,比如2005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外国直接投资的平均回报率为10.5%,而美国10年期债券名义利率是4.5-5%,减去同期通货膨胀率2-2.5%,实际利率只有2-3%,因此通过再循环外国政府对美国的国债投资,美国就能获得7%的回报。
陈雨露等估计1981-2002年间美元的国际铸币税收益达6782亿美元[2];而据美国经济学家Frankel估计,美国每年借助美元霸权向全世界征收的铸币税达到120亿美元;根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对基于美国各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和各年货币供应量的计算,1990-2005年美国依靠发行美元(包括现钞形式和活期存款形式)攫取了高达2499.5亿美元的国际铸币税,相当于每年向外国攫取了156.22亿美元的铸币税,其中每年向中国攫取的铸币税约25亿美元。
2.无泪赤字——流通手段角度分析。世界需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以输出美元来提供交易手段或清偿能力,由此美国拿美元到世界各地进行采购,扩大国内的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被高估了的美元价值使得美国不但将其他国家生产的最优良的商品集中于美国,而且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也即所谓的“无泪赤字”[3]。
3.转嫁风险——储藏手段角度分析。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2003年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72%,我国外汇储备中约60%为美元储备。但与此对应,美国的外汇储备却很少,截至2006年2月底,美国的外汇储备为283.72亿美元,仅为同期中国外汇储备的3.2%[6]。外国政府持有的大量美元储备的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贬值风险。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将美元贬值的方法,使它事实上免除大量债务,不但以此转嫁国内经济风险,变相获取亚洲国家的经济成就,还可一定程度上刺激出口以减少贸易逆差。2002年以来,美元贬值幅度(相对于欧元)超过40%,如果用欧元衡量,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潜在损失是惊人的。
4.利用美元干涉他国货币政策取得的收益。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美联储在决定美元供给和货币政策的时候,并不会充分考虑其他国家对美元需求的变化,导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对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二是美国可以通过美元汇率的波动来影响他国币值波动获取福利。比如,1985年9月,在美国主导下,通过了“广场协议”,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迫使日元升值超过75%,成为导致日本长达十几年的经济衰退和金融泡沫破裂的重要因素。1997年美元国际资本投机又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诱因。当前,美国又不断以贸易不平衡为借口,向人民币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
(二)从产业角度分析
首先,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美国贸易逆差的性质发生变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美国制造业各部门纷纷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生产环节转移到成本较低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具体表现为跨国外包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供应链延长,并使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3。在金字塔型控股结构下,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市场和内部交易,运用价格转移、关联交易等途径,使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低价从新兴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价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实现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移和财富掠夺。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新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美国在国际贸易统计中的逆差,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新型工业化国家获得的销售利润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又回流到美国,增加了美国的福利。根据2005年3月的美国国家经济分析局报告,美国公司2003年海外盈利高达315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6%,其中绝大部分回流美国。
其次,国际分工模式的深化和美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使美国在贸易逆差的基础上加速了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失业率。具体分析美国的贸易逆差:一是资源性产品逆差,如2003年石油贸易逆差1204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的1.03%,2005年则上升到2197亿美元,攀升到GDP的1.53%,并占逆差总额的1/4以上。这部分逆差,是美国愿意承受的,也是必须承受的;二是补偿性产品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逆差,这主要是美国国内由于劳动力成本过高而失去比较优势的基本消费品和生产必需品,如纺织服装和技术含量较低的机电产品,这对美国经济而言是一种福利,也是美国产业转移和升级的要求。比如2005年,按照美方数据,中国贸易顺差占到美国当年贸易逆差的25%,按照中方数据,其比例为14.3%。;三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商品逆差,主要是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计算机、电子产品等。这主要是美国与欧盟、日本和新型工业化国家之间激烈竞争,通过产业内贸易而实现的,这部分逆差虽然对美国经济利益有损害,但竞争却推动了美国同类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它在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中所占比例并不大。
不难看出,在贸易逆差的表象下,美国经济的竞争优势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信息、流通、IT等服务业和高科技制造业,并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出口优势。从美国服务业出口比重看,2005年,美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相当于中国、德国、日本的178%、145%、228%,但同期美国的服务贸易却是中国、德国、日本商品贸易的406%、192%、293%[5];从服务业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看,相对于1972-1995年,1995-200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不到1.5%提高到3%,全要素生产率从0.4%提高到1.1%;从就业率看,在2000年美国新增的260万个就业岗位中,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就占了240万个,约占92%,而汽车、飞机、船舶、铁路等传统制造业加在一起的新增就业人数才占到8%。
最后,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是国际油价上涨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的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一直是美国贸易逆差中最大的单项商品。自2000年以来,因油价和石油制成品价格上涨,美国石油贸易逆差陡增。2006年6月30日,美国进口原油价格高达63.85美元每桶,是2000年底24.49美元每桶的2.6倍。美国能源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进口石油价值2197亿美元,已经占到当年GDP的1.53%,比2004年的1600亿美元净增加近600亿美元(参见图4)。
图4 2001-2006年美进口原油进口额对比图
资料来源:美国统计局网站http://www.census.gov/foreign-trade/press-release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http://ww.hea.doc gov/bea/newsrelarchive,Bloomberg资讯系统
(三)从宏观政策角度分析
根据主流经济学分析思路,财政赤字影响利率变动,利率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对汇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贸易差额。美国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而逆差有助于防止美国经济发展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率上升。这也恰恰解释了美国自2001年以来财政赤字与贸易逆差同时急剧增加的宏观政策原因。
从实践中看,布什继任时的2001年,美联邦财政尚有1273亿美元的盈余。但随后共和党政府实施的大规模的减税法案,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减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成本,刺激了私人投资的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反恐、伊拉克战事导致财政支出急剧增加,美国财政状况开始急剧恶化,到2004年财政年度联邦财政赤字已达4130亿美元。在这一背景下,巨额贸易赤字被看作是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然结果(参见图5)。
图5 2001-2006年美国“双赤字”对比图
资料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http://www.bea.doc.gov/bea/dn/nipaweb/nipatablein.dex.htm
(四)从国际贸易的统计角度分析
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而兴起的电子商务、网络贸易大量隐藏了美国的进出口数据,使国际贸易的统计口径出现偏差。美国大量的技术、专利、商标、标准等无形产品的出口在海关上是不做统计或统计不全的,而通过互联网发售产品,以电子方式收取的货款,按传统的国际收支则不计入美国出口。
三、巨额贸易逆差下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潜在危机
2004年以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特别是美国经常项目的失衡引起广泛的不安,与此相关的主要忧虑是,美国的资本流入是否能为美国经常项目失衡充分“融资”,并以此支撑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信心。
从理论上分析,在“特里芬两难”困境之下,美元贬值并没有对美元的霸权地位带来太大的冲击。因为由于担心美元贬值带来的外汇储备缩水,外国的中央银行都不愿意抛售美元,出现了“美元贬值压力越大,反而越不愿意抛售美元”的怪现象。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美国通过美元的贬值,既可以减少其债务,又可以促进其出口。只要美元的霸权地位不改变,美国政府便会有一种不受限制的冲动而超额发行美元。
然而从现实中看,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绝对主导的霸权地位却受到了欧元的挑战[6]。美国目前虽仍处于多元化储备体系的中心,但其比重不断下降。国际清算银行2005年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来,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外汇储备中欧元的比例,减少了持有美元的比例。2005年,该行数据统计的亚洲银行中,央行和商业银行仅有67%的存款是美元,较2001年第三季度低14个百分点。其中,印度的美元持有比例已从68%降至43%;中国从2003年的82%减少到2004年的76%。因此,从长期来看,欧元将直接挑战美元主导地位(参见图6)。
图6 美元、欧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比重对比图
资料来源:Bloomberg资讯
美元国际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
第一,美国经济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正在削弱。自“9.11”以来,美国正逐渐失去对全球FDI的吸引力,其吸引的FDI占全球比重不断下降。从2002年开始,美国已由一个FDI的净流入国转为净流出国,当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达1348亿美元,但本国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仅724亿美元。而2003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膨胀至1738亿美元,比自身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多出了1135亿美元。2004年,虽然美国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1155亿美元,不过流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则高达2485亿美元,比自身利用的FDI总额还是高出1330亿美元(参见图7)。
图7 1999-2004年美国FDI流入额、流出额对比图
资料来源:美国统计局http://www.census.gov/foreign-trade/press-release和美国经济分析局http://ww.hea.doc.gov/bea/newsrelarchive
第二,美国的资本流入为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融资”的功能正在减弱。为了维持美元强势,吸引全球资本的流入,中央银行通常是采取提高利率的做法。2004年6月以来,美国已连续十次提高利率,到2006年8月,联邦基准利率已经从原先的1%上调至5.25%。但是,当美国经济面临衰退时,这一政策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从长期来看,若美元地位的下降局面不能扭转,则美元贬值的趋势可能无法避免。
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与财政预算赤字的持续扩大,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内外经济失衡的压力必然使美国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矫正经常项目失衡和消减预算赤字,以将经济失衡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避免演化成金融危机。具体而言,从财政政策角度讲,美国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从货币政策角度讲,美国会保持较高利率抑制过度消费;从贸易政策角度讲,将导致美国开放贸易政策的倒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从汇率角度讲,美元汇率的下跌不可避免。
美国对巨额贸易逆差的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以及宏观经济稳定上。
(一)美元贬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好坏参半
一方面,中国的进口和引资将从美元贬值中直接或间接受益;另一方面,如美元持续弱势,将使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自2006年以来,美国经济的双赤字的结构性问题导致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美元对欧元汇率更是跌至2004年以来的低点,而同时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则达到了5.48%。美元的低迷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诱因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方法,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贸易将影响2%左右,加之美国开放贸易政策的倒退,中国对美的出口难度将加大。
(二)美元贬值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潜在风险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集中于央行,投资回报也过度集中于美国政府债券,风险高但回报低,而且套现能力差。美元贬值,对于以美元为主的中国外汇储备来说,势必遭受一定的价值损失。但是,如果外汇储备大幅度的转换持币结构又会加速美元的贬值。也许这种损失是我国维持宏观稳定的一种必然的代价,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如何在继续保持宏观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储备资产的损失。
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实物储备,用于进口或者海外并购国内紧缺的石油、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但这项操作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要避免因战略资源的进口量过大引起世界价格的大幅波动;二要防止海外并购的政治色彩引发的风波;三是要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外汇储备与国际财政投入配合使用,以及国有经营机制的效率问题。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不可逆转,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成为可能
从短期看,美国对贸易逆差调整所带来的美元贬值最大影响是导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和升值预期,并使我国汇率政策将被迫提前有所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必将不断深化。从长期看,美元贬值也为中国谋取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融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建立多极的储备货币体系提供了契机和可能性[7]。在这个过程中,应采取中国一贯的渐进性策略。首先,让人民币在与文化相近、经贸关系更紧密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国家)成为主要的结算货币后,再让它成为这些国家的储备货币之一;其次,应当发展以人民币计量的、开放的国际资产市场,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人民币金融资产选择,以取得储备货币的地位。
(四)内外经济平衡将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
2005年,按照美方统计数据,中美贸易顺差已经占到美国贸易逆差的25%。顺差过大也已经成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非正常增长,汇率升值压力过大的重要根源。
解决内外贸易和经济的失衡问题,从平衡内外需求的角度看,资本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商品的出口,中国实现从商品输出大国到资本输出大国的跨越,将有助于实现平衡贸易。就内部而言,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国内的投资过热;就外部而言,资本外流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以能源和资源为核心的海外并购,更是重要契机。
实现由商品出口大国向资本出口大国的跨越,国家可以提供担保的方式,即通过税票反担保,为企业的国际化提供更多的政策性出口信贷。具体而言,对于已经形成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如果“走出去”图谋发展,政府应该拿出其已交出税款一定比例的额度,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等开发性金融给予特别担保额,让企业随机使用,鼓励企业“走出去”做强做大。
还应看到,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结构的矛盾紧密联系,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逐步解决。从短期看,可采取扩大进口、调整FDI优惠政策、“走出去”战略来缓解矛盾。在金融市场上,继续加大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继续发行定向央行票据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从中长期看,应采取增加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投入,增加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围绕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
标签:贸易逆差论文; 外汇论文; 外汇储备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经济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经济学论文; 进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