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铜仁学院梵净教育研究立项项目“地方院校自主学分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研究对策—以铜仁学院为例”;(院政发[2018]96号)。
摘要: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学习经验,采取多种方法,注重院校实际情况,将自主学分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研究对策融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深入了解自主学分制的内涵,发现自主学分制下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借鉴相关高校自主学分制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建立一个符合地方院校大学生实际的自主学分制。
关键词:地方院校;自主学分制;研究对策
一、自主学分制基本内涵
(一)自主学分制内涵
为推进我国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我国将一直在高校实行的学年制逐步改革为现盛行的学分制。学分制是哈佛大学初创,在我国境内北大一马当先,最先开始施行 “选课制”,后来我国一些较有资格的高校着手尝试运行其制度,现其制度逐年改革,在各高校发展得热火朝天。
在笔者所查资料中,对该制度的解释数不胜数。但是细细看来,在诸多解释之中,不外乎两种解释,其一是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其二是一种权衡学生学习程度的方法。综合文献解释,笔者认为,自主学分制的基本内涵是以学分为核心同时也是制度的灵魂所在,学生围绕着学分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进行通识教育,以及通过自主学分制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知识体系,并以取得最低学分为最终毕业资格,以此促成优秀人才的社会培养要求。
在理解自主学分制时,我们应走出原有的传统理解,走出原有老师死教、学生死学的固定范围圈子,自主学分制落实教育学中因材施教原则,完全利用其优势之处来发展受教育者,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异于常人的突出发展;在自主学分制中,实行学生自由选课,促进知识融合,有力解决在校大学生知识单一化的严重问题,培养兼具多元化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
(二)自主学分制必要性分析
1.实行自主学分制我校教育向综合型、大众化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我校由师范院校向综合型、大众化院校发展。高等教育综合化、大众化目前是我校高等追求的目标,但是各方面的原因,我校处于贵州片区的二线城市,较之一线发达城市,经济较为紧张、交通不发达、资源欠缺、人口少且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客观上限制了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可能,阻碍了我校高等教育向综合型、大众化发展。因此在制定自主学分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办学模式,设计更加健全的自主学分制,满足我校教育发展的需要。而自主学分制实施的弹性学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给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但由于我校为刚转型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使得自主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2.实行自主学分制是我校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
自主学分制认同并遵循学习者的个体差距,看重学习者特长的发展,使学习者专长足以发挥,利于其创造精神和个性发展。同时,自主学分制以选修课的运行为前提,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性状,根据各方面需要来选择课程,实现不同科目之间的联系,构成富有特色的知识框架,利于我校对通识教育者的培养,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学习者的竞争优势,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在工作岗位中突显自己的能力。尽管自主学分制的优势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其弊端,总体来说,笔者所在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而在自主学分制下,如何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该思考的问题。例如:该制度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束缚力度较小,学习群体松懈,学习过程仅凭自律,纪律涣散,导致成效较低。
3.制度的施行是我校提升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的需要
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和管理的水平,自主学分制革新其实是较好的途径。自主学分制下,采用选课制,学习者可以挑课程和教育者,一方面给教育者施加压力,另一方面迫使教育者革新教学方式,提升讲课档次,形成选优淘劣的体制,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努力打造“金课、银课”。同时我校自主学分制管理较为复杂,如能统一在其引领下,充分考虑我校特色、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大各二级学院课程及教学资源交流和共享的力度,实现多种学分互抵,为学生选择课程创造条件。使我校管理水平更加人性化,必定会提升教学质量。
(三)铜仁学院自主学分制的实施探索历程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早学分制在德国开始,1810年学校推行自主选择课程,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自我的发展,倡导自由学习,此举被认为是学分制的萌芽。而选课制的发展与改进是由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来完成的,他第一步改革了传统的学制,改行选课制,而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科目,此后,哈佛大学废除了传统的本科四年规定,允许受教育者延迟或尽早毕业,并正式尝试推行该制度。之后学分制在美国其他大学使用,并很快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也相继推行。
而我国学分制的采用是比较早的,在清朝时就有刚性规定,大学课程就有分主修课、辅修课和选修课。而把学分制正式确立下来是在1924年教育部发布了《国立大学条例》规定“大学各学院行自主学分制,学生每学年的选课有限制,不能提前毕业,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可以在最后一年选择学习的特殊课程。但在1949年到1978年之间,因一些因素影响,学分制的推行困难重重,直到1978年至今,学分制才得以重新登上高校管理的大舞台。因各个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或其他因素影响,使得学分制的发展被限制。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以改革求发展,全面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铜仁学院于2014年制定《铜仁学院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至今已才只有4多年的时间,本着“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稳妥实施、逐步完善、注重实效、锐意创新”的施行策略,并且学习其他高校学分制践行的优秀成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推行学分制,发展学生潜在的能力,边实践边改革,以创新我校管理模式。
(四)铜仁学院自主学分制对大学生的影响
1.制度的施行对学生学习形式的影响
相较于学年制,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学方式也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对学生教育模式也由整齐划一、千篇一律向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学生教育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形式。
2.制度的施行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学分制是学校为了人才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性、创新性和个性化学习而实施的自主学习制度。自主学习学分包括五类。其中,创新创业学分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参与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主的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等活动所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认定获得的学分。例如我校于2017年9月举办了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会。学生积极申报,共计收到项目申报100余项,并对“故梦文化传媒校园联盟学”、“大学生中外创业小超市”等50项作品进行立项。由此可见学分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知识技能提升,优化了学生的创新理论知识,完善了学生素质结构。
3.制度的施行对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自主学习实质上就是自我调节。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喜好来选择课程和参加活动的内容。如果缺乏自主性,一切以学分为出发点,这样不仅会影响课程学习的质量,大大降低学习效果,而且会妨碍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素质体系,影响个体全面发展。
4.制度的施行对学生自主选课的影响
自主选课制度本质就是充分发挥学习者自主选择权。学分制度下对学习者毕业时所获取的学分有所要求,所以难免会出现为了满足要求而盲目选课。选课前斟酌的是这门课可否易于过关、老师上课可否严格抽查人数,而不是喜好、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科魅力选择课程。
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学生思想怠慢,态度不端正
在自主学分制的施行过程中,各院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在教育过程中越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施行自主学分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其进行通识教育,以及通过自主学分制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知识体系,以此促成优秀人才的社会培养要求。但是在施行过程中部分学习者并未了解到该制度的重要程度。单纯为凑学分去参加各种活动,因此也并未从活动、选修课中获得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得到的也就是大众所望的学分。
各高校施行其制度是为了让受教育者能有更好的成长,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喜好来充实自己。但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学校为何要将制度复杂化,甚至认为这样只能使自己更加麻烦,心中怨念十足,但学分又必须满足最低标准才能毕业,所以就只能敷衍了事,欺骗学校,欺骗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制度着重提出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学习方向及各专业领域上给受教育者留足了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同的院系甚至在网络上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的由班主任领导的班级环境。学校在施行制度时初衷固然是好,但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整学期参加活动与学习只是为了学分,在选择选修课时打听哪个老师“人好”不会挂科、参加活动问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有没有学分拿”。在时间上,永远是一拖再拖,以至于很多学生到四年级仍然有需要多学分未达到最低标准,导致后来恶性发展出商业链,例如:倒卖读书笔记、学术讲座记录本等。
(二)制度较为不完善
学习者是能独当一面、掌控自己学习的人,他们早已老练不需要教育者的指引,因为他们可以把自己管理得更好,也有权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者应具备批判精神,并带着思辨精神去探索,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校的学分制实施较晚而且较为不完善,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内部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我校实施学分制是要赋予学生较大的选择自主性,但目前我校在学分设置、以及实施过程中仍然受到限制,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分设置方面,不同年级的分数设置一样,不存在梯度性,然而学生的学习不应当与学分制划等号,还应包括其他的,例如相关专业的资格证,这就促使有的学生提前毕业或者延期毕业。这使得我校学生进校率与出校率不能够持衡,因此这也是我校学分制较为不完善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另一方面我校内部机构与管理模式也制约着学分制的发展,例如我校师资队伍自身结构的局限性、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健全等等,以及学分制本身的漏洞,学习者选专业和课程带有浓重的利我性、选课程时具有盲从性,这也是我校学分制欠完善的原因。
(三)学生获得自主学分能力良莠不齐
学分制的施行不仅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空间,但同时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招生的不良影响,学习者的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学习者获得学分能力有余;而一些学习者却倍感困,这些学习者在选修学分时往往避重就轻,避主就次,选择那些容易拿学分的课程或者项目,或者是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将来的发展需要,盲目选择课程或项目,一味为修学分而忽视自身发展。
由于学习者的天资与秉性差异,学校在安排选修课程时不能完全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差别,而采用“一刀切”的制度,学生的天资与秉性不同,造成学生获取学分的兴趣不高,甚至采取抵制的态度,导致学校规定的学分修不满而造成毕不了业的情况。
(四)自主学分认定项目繁多,学生负担过重
1.认定界限模糊,认定难度加大
自主学分认定项目包括了活动课程学分、讲座学分、阅读学分、创新创业学分、项目课程学分。部分学分项目界定不明晰,学习者对学分项目认定了解甚少,从而在自己整理加分材料时出现一定的紊乱。就比如除了活动学分之外,其他项目学分高出原定学分是否能抵其中任意未修满项目的学分?新实施的项目课程学分未修满12个学分是否能正常毕业?自主学分实施的相关文件也没有明确说明,因而部分学生不知道是继续修未满学分,还是投身其它。一片混乱,这为认定工作增加了难度。
2.认定项目繁多,学生负担过重
为进一步培养人才,激励学生个性发展,优化学习者素质结构。近两年我校实施了项目课程学分的自主学分认定项目。项目课程含12个学分。加上原先的四个自主学分认定项目,意味学生共要修满24个学分才能正常毕业。“修学分”必然成为学生大学生涯的一部分,一开始学生担心学分修不满,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时间长了,定会让学生觉得累、乏,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还会使学生未能全身心投入专业课程学习,大大降低学习效果。
三、完善自主学分制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大引导力度,从思想、态度上引起师生高度重视
推行其制度应使全体老师及学生认识到施行其制度的目的及意义,其制度是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需让全体师生完全领会。为造就更优秀的人才夯实基础。其制度的施行是一个很缓慢的历程。在施行过程之中,一开始成效可能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在发展中后期碰到更大的艰难险阻,所以在推行过程中要做好思想准备,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在施行自主学分制的过程中,各二级学院老师应做好领头人,带领学生认识自主学分制,引导并重视自主学分制,使得自主学分制顺利施行。各院校要将自主学分制顺利施行,不论是学校的高层领导、授课老师还是与制度进行密切接触的学生来说,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领导及授课老师应该打破传统学生管理及其授课理念,对于传统理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探索新思想、新理念,确立新思想、新理念,对自主学分制的内涵及意义进行深化理解与剖析,对于在其制度中出现的缺陷,不论大小进行思考、讨论并进行解决;学生应重视其制度对于自己成长及各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认真深入了解自主学分制。对于制度中的缺陷敢于发言,帮助其制度得到更好的完善。此举不仅仅为自主学分制的顺利施行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师生对于自主学分制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加强自主学分管理,规范运作制度
学分制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运行制度构建了自主学习的框架结构,但在实际的操作运用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中,教育者是知识的“主宰”,是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认识的实际对象,教育者的各类要求必定会对学习者自主学习造成影响。同样,教育资源的稀缺对学习者自主学习也构成影响。通常情况下,教育资源相较于教育教学总是欠缺的,不仅限制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且会致使教学管理工作的恶化。
1.教学运行制度建设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因此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是有必要的。我校应在准确的定位和正确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反复论证和修订自主学分制,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创立空间,围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进行探索和改革。倡导学习者自主学习不仅是我校教学的革新,而且是学生本身的一场革新。学分制下,大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其自主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由小到大,由于个别差异,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班级、学生与学校往往存在矛盾。当然,这些问题往往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我校针对其特点,以新的视角和思路来完善教学运行制度,加强自主学分的管理。
对学习者个人而言,自主学习不同于以往他人的安排学习,学习者本人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安排、自我监督。对学生群体管理而言,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班级、班主任、授课教师、学生等人员的作用,建立学分制下的多样化管理制度,将学生自我管理和群体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
2.教育资源制度建设
现阶段我校紧抓专业学科以及课程的建设,其质量也影响到我校的办学状况。加强学分制的管理,如果不消除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不利条件,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我校各二级学院组织教学相对独立,不管是在师资、经费、设备管理上都自成一体,有着明显的分割,阻碍了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也挥霍了教学成本,不利于学生跨院系学习,也不利于自主学分制的管理。因此,应当加强院系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享有更大的自主权。我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具有灵活性,计划应符合学生实际,不作硬性规定。学生读书、写心得、搞项目、参加文艺节目、比赛等活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容量,搞活了学校的氛围,但都只留于形式,学生也只是为挣取学分而参加活动,无层次和特色可言。所以,我校应当加大学分互抵制度,搞活学校的教育,缓解校内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以加强自主学分的管理。
(三)获取学分能力与认证制度相匹配
1.能力培养
入学教育中讲解自主学分制的内容,使学生对自主学分制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转变观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学校和教师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和技巧。不定时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者是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学习,增加自主研习技能。
2.完善制度
完善认证制度,因材施制。一是增设奖励学分制度,如寒暑假工、去敬老院、义务支教等也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可设相应的学分奖励。二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增设选课项目或课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三是年级学分设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时间、能力差异太大,学分的获得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应具有梯度性。四是实行学分互抵,如选修课程、阅读课程(读书笔记,学术讲座)、活动项目、比赛项目、创新创业、表彰等。
(四)结合学生实际,加强自主学分管理的科学性
1.规范自主学分制
学分管理的模式不是守旧不变的,它是一个结合学习者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学分认定是极其复杂的事情,由于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发展不同,所以学生获取学分的能力、分数和方法都不同,所以自主学分的管理应有专业的人员、机构和认定系统,以增强学分认定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2.建立自主学分管理系统
目前我校自主学分认定程序是由个人提交相关的学分加分材料到班级负责人处,以班级为单位上交相应二级学院,经二级学院相关部门完成认定。但“自主学分认定”过程涉及内容很多,人工审核难度加大,具体操作过程进度极慢,必须借助专门的相对完善的认定管理系统来替代人工操作,才能高效地完成的自主学分管理的任务。
为了高效完成自主学分管理任务,我们设想了一款关于自主学分认定管理的软件。软件轻巧,运行速度快,即使手机配置低也不会出现无响应。对于高频率使用的软件来说,内容、操作越简易越好。软件共有五个窗口,分别是阅读学分、创新创业学分、活动课程学分、学术讲座学分、项目课程学分。
使用说明:下载并安装软件,打开登录界面,施行实名认证,学生输入相应学号、姓名即可。首先把所有的学分加分材料分类,其次再把它们以图片的形式录入到相应的窗口中,软件智能审核,最后审核通过并显示总计学分。
通过我们设想的这一款软件,学生可随时观测学分变化,以根据哪一学分项的缺失,及时修学分,就不会造成因缺失学分毕不了业的情况,以此加强自主学分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艳春.学分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瞻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李静,杨芹.自主学习学分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
[3] 吕春,曾海,曾诚.学分制下医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02):30-31+38.
[4] 翁波.学分制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
[5] 吴勇前,田兴斌.英语专业学生对自主学习学分制接受度的调查研究[J].海外英语,2017(17)
[6]邓海清.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17(08)
[7]李德进.浅谈学分制背景下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4(01)
[8]朱雪波.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
[9]曹雁.学分制的实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10]杨黎明.自主选择是学分制的精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11]郝殿兰.“学分制”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Z2)
[12]韩秀莉,赵辉.高校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自主选课制的良性发展路径[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
[13]沈秋红.地方高校自主学分制的实践与探索——以优集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2(2)
[14]刘昕.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6.
作者简介:张欣(1998.01-),女,民族:仡佬族,贵州遵义人,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学;
刘春燕(1997-),女,贵州思南人,铜仁学院教育学院2016级学生;
冷月红(1994-),女,贵州思南人,铜仁学院教育学院2016级学生;
韦美萍(1997-),女,贵州从江人,铜仁学院教育学院2016级学生。
论文作者:张欣 刘春燕 冷月红 韦美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学分制论文; 学分论文; 自主论文; 学生论文; 学习者论文; 我校论文; 制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