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教学中的“解密”--以人文教育版“四季”的步骤为例_解密论文

儿童诗教学中的“解密”--以人文教育版“四季”的步骤为例_解密论文

儿童诗教学“解密”——以人教版《四季的脚步》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以人论文,脚步论文,教版论文,儿童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儿童诗情感饱满,想象丰富,构思新巧,语言童趣,为儿童所喜闻乐见;而特定的表现形式,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又有一定的距离感,容易激起儿童对其写作内容、艺术构思、表现技巧的好奇心;合理利用好奇心展开教学,对于儿童的语文实践能力、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提升大有裨益。因为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会情不自禁进行感官、动作、言语的探究。至于学生的好奇心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又能产生何等教学效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关键。

      设置悬念,发现儿童诗朗读的秘密

      儿童诗本无秘密可言,教师的任务是创造秘密。悬念能在孩子们的心中自然地埋下一颗秘密的种子,激活他们的阅读期待,激发他们的发现潜能。

      上课伊始,我先让孩子们轻轻地初读《四季的脚步》,之后又让他们放声朗读。孩子们读得很起劲,但是我分明从他们的眉宇间读出了一丝丝的不解——我们已经读得很熟练了,为啥还要再读一次呢,而且是大声地读一次?

      读后,大家一番议论、交流,发现一味轻轻朗读固然不好,完全大声朗读也未必就好,最佳的状态是轻重结合,这样的朗读最有感觉。

      “真是会动脑筋啊!你们发现了儿童诗的第一个秘密——读诗时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孩子们喜不自禁,我则趁热打铁:“咱们分节来朗读,或许你会发现更多儿童诗的秘密。谁愿意来读第三遍?”

      我指名四个孩子站起来读。他们在读“唰唰”“呼呼”这些拟声词的时候,节奏有些把握不准,音高与音长也不太到位,我相机进行示范和点拨。孩子们在聆听、模仿、对比中渐渐学会了朗读的技巧,也发现了拟声词朗读的秘密。

      “发现秘密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接下来,四个大组分小节读,看看哪个大组已经熟练掌握了朗读秘密。”于是第四次朗读开始了。

      单纯的朗读训练未免乏味。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因为悬念以及揭示悬念所带来的“神奇”感受,朗读训练也变得饶有趣味。四次朗读,由面到点,又由点到面,伴随着产生秘密、揭开秘密、掌握秘密的过程,孩子们的好奇心一点点地被激发出来,朗读训练一步步地推向深入。

      多元解读,探索儿童诗形式的秘密

      解读诗歌是极富创造性的过程。孩子们基于好奇心的观察、探索、询问、交流、操作,如能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就会逐渐内化为他们的人格特征。

      “不仅仅是朗读,这首诗里还藏着许多秘密。你能挑战一下,做个杰出的解密员吗?”我充满诱惑力与鼓动性的话语,引得孩子们群情激奋,跃跃欲试。

      1.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微——解密词语

      如果说朗读是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基调,那么,解读词语则是局部的探微览胜。“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一组又一组的词语,为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老师,我发现每一小节开头都有两个‘悄悄’,一共有八个。”

      “我的老师告诉我,用词不要重复,这首小诗却用了八个‘悄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声音很轻的,所以要用悄悄。”

      “因为季节的更替很慢很慢,所以非用八个不可。”

      “用八个‘悄悄’表示季节的脚步声又轻又多。”

      “你们不但善于发现秘密,还善于思考秘密背后藏着的秘密。注意‘悄悄’,带上你的感悟,我们去读一读全诗。”

      八个“悄悄”是孩子们发现的第一个关于词语的秘密。以前“我的老师”教我的,与诗歌中所不断重复出现的“悄悄”,产生了认识上的错位,激起了孩子们思维的乐趣。他们发现了八个“悄悄”,更要去探寻八个“悄悄”背后的秘密——语文课思维的过程有时比思维的结果更重要。

      比发现一个秘密更有趣的,是发现更多的秘密。这首小诗除了八个“悄悄”之外,尚有“叮咚叮咚”等象声词,四个“笑着走来”,还有“许多歌儿”等许多关于词语的秘密,涉及“摹声”“复沓”“比拟”等一系列诗歌创作手法,解密的过程就是强化认识诗歌独特表现形式的过程。众多孩子的参与,使解密充满了趣味性和成就感。

      2.从文辞解读到符号研讨——解密标点

      标点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的标点演绎的是符号的简约之美。这首小诗,也不例外。

      “老师,我还发现了,每一小节都有破折号,在象声词前面。”

      “你可以当小老师了,发现了这么多。你们猜猜看,破折号放在这里什么用?大胆猜!”

      “破折号,引出后面的声音。”

      “我用过破折号。这里表示声音重复出现,拉得很长。”

      “诗人要慢慢介绍,如果不用破折号,就显得突然了。”

      “没想到小小的破折号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拿起语文书,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来自破折号的味道。”

      破折号的作用类似国画的“留白”。用猜一猜的方法解密,没有对错的界限,只有准与不准的区别。孩子们通过猜一猜,从破折号中获得了潜在的语言信息,与文本要传递的意义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效应,在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之间获得了更有厚度也更有趣味的阅读体验。

      3.从内容斟酌到写法窥豹——解密修辞

      受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汉语修辞中用“比”既多且广,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种种事物比拟成人来写,情味浓郁,神形毕现,栩栩如生。

      “还有什么秘密被你发现了?”我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激发孩子们去主动探究,因为主动的学习是不会疲倦的。孩子们沉浸其间,乐此不疲。

      “诗里用了拟人的写法,把植物和大自然都写活了。”

      “你们太有学问了!真是了不起。那么,这首诗里藏着几处拟人呢?把什么当作人了?”

      “把落叶当作人了,因为落叶原来不会唱歌。”

      “把鲜花小草当作人了。”

      “溪水、金蝉、落叶、北风、雪花……这些也都拟人了!”

      “你们太了不起了!诗人把它们写活了,我们就把它们读活,好不好?练读描写北风的这一节。看看谁的北风最凛冽,谁的雪花最欢快。”

      “诗是儿童,儿童是诗。”在教学预设中,我预想到孩子们可能会发现诗中把物体当成人来写。但是他们能熟练地说出“拟人”这个概念,却是我所未想到的,所以这一节完全是顺学而教。我在引导孩子们逐步接近语言的内核,去发掘诗歌深处秘密的同时,也发现了教孩子的秘密——基于学情,以学定教,这是教学永恒的主题。

      学以致用,品味儿童诗创作的秘密

      学习儿童诗,不仅仅是体验儿童诗特有的美感,更是要学以致用,立足语言实践,用儿童诗的形式去表现儿童的生活。

      课上到这儿,开始小练笔,写一写自己心中的四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我不这么处理,我的课堂始终要带给孩子们“柳暗花明”的“惊奇感”,让他们在“一波未伏,一波又起”之中,体验到探寻与创造的乐趣。

      “今天我们学了读诗的本领和写诗的本领,所以我想带小朋友写一节诗,但是我们不写春,不写秋,不写夏,不写冬。”我神秘的提示让孩子们情绪高涨。“你们知道现在离我们最近的是什么吗?”我边说边开始一句一句地板书:

      新年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

       )唱起歌儿,

      “——(

       ),(

       ),”

      “(

       )”

      “最后一行是特别难的,只有特别能干的小朋友才能挑战它。当然,认为自己是绝顶聪明的小朋友,还可以把‘新年’换成别的词,创作一节全部属于自己的小诗。你们能写出什么样的小诗呢?这是老师最想知道的秘密。”

      孩子们埋头创作,五分钟后争着开始了练笔交流。

      学以致用,水到渠成。老师一笔一画地板书,展现的是一节小诗诞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孩子们的思考与猜测,最后转化为创作。把几个孩子的小诗组合起来,一首完整的《新年的脚步》就诞生了。以“新年”为主题的半扶半放式写话训练,最终解开了师生共同的秘密。整个儿童诗解密之旅,至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为儿童诗教学“解密”,这样的方式同样适合于学习一组儿童诗。人教版六年级“轻叩诗歌的大门”板块中的五首儿童诗,我曾和孩子们用一节课时间“解密”,开展综合性学习,轻松而高效。

标签:;  ;  ;  ;  

儿童诗教学中的“解密”--以人文教育版“四季”的步骤为例_解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