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1300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手术时机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年6月至2015年6 月于本院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3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组,同期进行择期手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后将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SF-36 量表所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择期手术更为适用于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整体状态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手术治疗
结肠癌细胞常经淋巴腺及血液转移至肝、肺、骨头或于局部复发,其临床上发现此时癌症治愈的机会较小。目前公认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它支持性治疗等。其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大约为20~40%,术后复发和转移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1]。癌症罹患原因复杂,通过多种信息传递参与结肠癌的进展过程。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 月于本院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组,同期进行择期手术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 月于本院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4.2±3.8)岁,病程2~30年,平均病程(12.8±1.2)d,其中乙状结肠癌5例,升结肠癌3例,其他2例,同期进行择期手术的1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3.8±4.1)岁,病程3~30年,平均病程(13.1±1.3)d,其中乙状结肠癌4例,升结肠癌4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观察组对1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择期手术,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①术前2日流汁饮食;②口服甲硝唑、新霉素等抗菌药物;③蓖麻油30ml或硫酸镁15~209冲服;④术前晚清洁灌肠。亦可采用全肠道灌洗法,口服等渗平衡电解质液6000ml,3小时内服完。此法对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全及有梗阻症状者不适用。症状体征有效缓解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3统计学处理 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SF-36 量表所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通常会以化疗药物作为癌症治疗,但是部分的化疗药物会出现抗药性的问题,而导致无法有效治疗癌症进而促进癌细胞转移及侵犯性[2]。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参与各种细胞的生理及病理过程,该机制异常可能会导致恶性肿瘤及许多神经退化性疾病和人类老化等疾病,而在治疗癌症相关研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肠癌致肠梗阻最主要治疗方式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优先考虑。对早期的结肠癌致肠梗阻而言手术常是唯一的根除性治疗[3]。在所有癌症中结肠癌致肠梗阻细胞具高转移性,其转移能力仅次于肺癌。转移性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系以辅助性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为主。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分期主要依据癌细胞对肠壁、淋巴结受到侵犯性的程度以及远处有无转移等三个因素来决定[4]。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肿。探查中如发现已有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时,原则上即应将大肠癌切除,以免日后发生肠梗阻;另一方面,癌肿常有糜烂、渗血或伴有继发感染,切除后能使全身情况得到改善。手术探查中如果发现存在淋巴结的广泛转移、腹膜转移和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根治手术时应争取进行短路手术,也就是绕过肿瘤的部位将肿瘤两侧的肠管进行吻合,使粪便不经过梗阻的部位,比如升结肠的肿瘤可以进行回肠与横结肠的吻合;横结肠、降结肠的肿瘤可以进行回肠乙状结肠的吻合[5]。如果不能进行这样的吻合,则需要进行梗阻近侧肠管造口,如乙状结肠造口、横结肠造口、回肠造口等。只要没有穿孔腹膜炎,一般不必紧急手术,但也不要盲目拖延,手术时机取决于夹杂症的控制。结肠脾曲近侧的结肠癌肠梗阻,一般可切除后一期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无肠梗阻者为6%);若全身情况差、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肠壁水肿,可行末端回肠造瘘或吻合口外置[6]。对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横结肠造瘘与肿瘤切除加结肠近断端造瘘相比,手术死亡率无差异,因此对左半结肠癌穿孔、全身营养差、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尽可能选择肿瘤切除加结肠近断端造瘘;若病人情况允许,最佳选择为肿瘤切除、术中结肠灌洗加一期吻合。术中结肠灌洗后一期吻合的手术死亡率为10%。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切除范围,一般认为行肿瘤肠襻节段切除即可。本组资料显示,通过采用择期手术更为适用于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整体状态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国宝,苏亦斌,陈德波等.结肠癌术后肠梗阻患者白介素-6、-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6:1536-1537.
[2]龚玉典,曲林涛,程鑫,张仕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MRI影像特征[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04:388-390.
[3]雷星,白铁成.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156例的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15:46-47.
[4]谢晓,司剑炜,李好朝.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4:3181-3183.
[5]雷星,白铁成.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156例的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15:46-47.
[6]盖风,曲林涛,高海涛等.常规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结肠癌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5,01:56-57.
论文作者:武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肠梗阻论文; 结肠癌论文; 结肠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乙状结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