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论文

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论文

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孙海漫

(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 余家菊作为我国二十世纪初倡导乡村教育运动的第一人,对中国乡村教育落后现状所发出的呐喊以及对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设想,让人们将目光转向当时的乡村,将近一百年之后的今天看来,仍然极富有生命力。从余家菊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仍然面临的发展危机,搞好乡村教育建设,补齐乡村教育这块“短板”,就要把握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异同,把握乡村教育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向乡村教师出发、向乡村学校出发、向乡村运动出发,发展乡村教育。

[关键词] 余家菊;乡村教育;教育思想

在二十世纪初期,当大多数人还在关注城市里面的教育,无暇顾及乡村的时候,余家菊站在时代的前沿,首先将目光转向了乡村,转向了当时中国的乡村教育,批判了当时乡村教育的落后,从拯救乡村教育出发,来拯救旧中国的教育,继而拯救乡村社会和中国社会。

一、余家菊的乡村教育思想概述

(一)陷入危机的中国乡村教育

1920年《中华教育界》杂志转载了余家菊所作的《乡村教育的危机》一文,① 根据余家菊自述,《乡村教育危机》一文与1919年发表在《教育改进》杂志上,《中华教育界》于1920年4月转载此文。 余家菊先生揭露了当时中国乡村教育存在的“危机”,这也是“乡村教育”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提及,余家菊先生是为“乡村教育拓荒”的第一人。

在《乡村教育的危机》一文中,开篇余家菊先生就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时常觉得乡村无教育”。②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31乡村教育的危机就是乡村已经没有教育了,一方面“乡村教育已经破了产”,几乎没有人会去谈及乡村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谈及乡村教育要如何去发展,这时的乡村被排除在整个教育之外了,从而也就将整个乡村排除在社会的主流文化之外,教育好像成为了城市的“专属物品”;另一方面“乡村的教育事业大家都不愿意干”,③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31城市有更好的环境,人们都希望在城市中生活,远离贫困的乡村,从而导致乡村教育不振。

(二)进行乡村教育运动的意义

1921年,余家菊发表了《乡村教育运动的涵义与方向》,在文中论述了他对乡村教育运动的意义以及乡村教育发展方向的看法,在余看来乡村教育的意义有两个层面,第一层是直接目的,可以“救济乡村的危机”,第二是间接的目的,“救济全社会的危机”。④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96

1.乡村教育运动是对社会的改进

相比较“破产”了的乡村教育,都市教育却在不断地发展着,吸引着人才向城市靠拢,优秀的乡村人才也聚集到都市,导致了乡村人才不断流失,都市和乡村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将有分裂成都市阶级和乡村阶级的危险”,⑤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96严重的两级分化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定。余家菊预见了教育在城乡差距中的影响,所以可以明显看出他将乡村教育当作一种发展乡村、建设乡村的手段,通过救济乡村,实现救济中国社会。

由于餐厨垃圾的高含水率、高有机物等特点,决定了餐厨垃圾直接填埋的可行性较低。餐厨垃圾填埋处理技术在国内尚无应用的实例,其主要优缺点如下:优点是处理数量很大,运输成本费用很低,处理工艺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处理起来也方便、简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缺点,比如大量占用土地,增加成本投资,且填埋场空间有限,需要持续不断新建,进一步增加土地资源的占用与投资成本。所以填埋处理虽然现在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常用主要处理方法之一,但是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和二次污染问题,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今后会杜绝这种处理方法。

2.乡村教育运动是对教育的改进

余家菊认为,乡村教育运动有利于“改进教育”,⑥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96即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因为当时的人们只考虑到了城市中教育的发展,乡村的教育无人顾及,只能复制城市的教育。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师范生之养成是在都市中”;二是“教育方案之实验是在都市中”;三是“师范生所接受的是都市教育”。教育的准备工作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此外也与当时人们对教育认识的狭隘有关,“一般人所见闻的是都市教育,于是误认为都市教育为教育的全景”。

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实现管理机制的系统调整和不断优化,这样才能适应低碳、绿色、健康的企业发展目标,进而为企业管理体系的变革提供平台和基础。

“移植”都市教育进行乡村教育实践,并不符合乡村的实际。乡村之所以是乡村,城市之所以称为城市,就是因为乡村与城市之间极大的区别。市民与村民每天的见闻不同,城市人口密集,车马、人流络绎不绝,而乡村人口稀疏,每天面对的不过是熟悉的乡民、庄稼与牲畜;市民讨论的是先进的思想与技术,而村民讨论的是收成。城市与乡村过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推动乡村教育运动,拯救凋敝的乡村是一方面目的,在乡村教育运动中找到合适的乡村教育道路,发展与城市教育区别的乡村教育事业,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三)乡村教育运动的方向

那么陷入“危机”的乡村教育应该如何寻求发展之路呢?乡村教育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余家菊先生总结了三种途径:“向师范学校运动”、“向乡村学校运动”和“向乡村社会运动”。①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103~106

贾鹏飞离开了我的视线。但我知道,他去了郊区的一家木器加工厂。加工厂一道大铁门平时锁着,偌大的场地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木材,板材车间和精致家居加工车间响彻电锯、油漆喷枪的尖利声音和斧凿的捶打声,厂区弥漫着粉尘和油漆的刺鼻味道,让呼吸了乡村清新空气的贾鹏飞有种喘气困难的感觉。

1.向师范学校运动

师范学校培养源源不断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青年人不愿意为乡村教育服务,这就是乡村教育要向师范学校运动的原因。

向师范学校运动,就是要师范学校培养懂乡村、懂乡村教育,愿意为乡村教育服务的教师。打破师范学校旧有的“都市”模式,关注乡村教育,改变师范“训练不健全”、“注意不精密”的情况,②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103~106树立服务乡村的伟大理想。

2.向乡村学校运动

乡村学校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实践场所,向乡村学校运动旨在改变乡村学校不恰当的现状,建立符合乡村需要的学校。硬件上包括校址的选择、校舍的建设以及教室、桌椅的选择,其他方面还包括乡村学校的课程、教学方式、经费的筹措,余家菊先生都提出了十分细致的建议。

3.向乡村社会运动

向乡村社会运动的目的是唤起社会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取得社会的“同情”与赞同。通过宣传,激起大众对乡村教育运动的认识,为乡村教育赢得社会大众的关注,当乡村教育成为普罗大众所普遍赞同的事情,那么前进的阻碍就会减小,甚至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帮助。

(四)乡村教育的实际问题

了解乡村教育的实际问题是把握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方法。在余家菊先生看来,乡村教育与乡村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解乡村教育的实际问题,需要对乡村教育有深刻、实在的认识。

矢量控制系统是将飞机方向舵取消,通过一个矢量电机座将电机和舵机连接起来安装在机身上,再利用舵机的转动来控制电机的左右转动,从而改变电机提供的拉力方向(即拉力线)或推力方向,通过拉力线或者推力线方向的改变,进而控制飞机的左右转向。取消方向舵舵面,然后将舵面和垂尾固定在一起形成新的垂直尾翼保持方向安定。本设计不仅仅适用于前拉式飞机,同样适用于尾推式飞机。

根据已建立的四维能量管理空间模型,在不同的设备中建立相应的控制管理策略库及编写逻辑程序。建立系统级的能量管理策略库和对应的指令库;在底层设备中编写该设备的功率级控制策略。

将已知重量的玻璃纤维滤筒装入采样管内,将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使采样嘴置于测点上,正对气流,按颗粒物等速采样原理抽取一定量的含尘气体。取出滤筒烘干后,根据滤筒上所捕集到的颗粒物增重量除以抽取的气体量,计算出烟尘浓度[2]。

第一,要认识到乡村教育的必要性。余家菊认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③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125~129国家想要发展就要发展好教育,保证人人接受教育,乡村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乡村教育,就是对教育的促进,就是国家的进步。

第二,要关注乡村教育的特殊性。余家菊认为乡村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一方面,乡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是贫民教育,有别于都市的教育,都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而乡村人口分布较为零散,经济发展落后,所以不能按照办都市教育的方法去办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无论在规模、生源数量和质量、资金等方面都不能与城市相比,办好乡村教育,要符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满足乡村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余家菊认为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定位是不一样的,乡村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经天纬地的大人物,而是培养脚踏实地、能够在社会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是能够从事生产的人,是良好的公民,社会和国家发展更需要这样的人。

(五)乡村教育目的

余家菊观点中的乡村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依据立场的转变而发生转变。教育目的从上到下划分为根本的目的与具体的目的。

总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管理是本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研究的实践意义所在。基于对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管理的相关访谈,从教师角度、学校组织角度、教育行政部门角度提可以得出适切、可行的结论与建议。

乡村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与都市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一致的,有三个方面:“一为公民”、“二为经济”和“三为个己”。④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422公民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公民,要求具有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要能够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相处,即具有良好的社会性;经济的目的是人具备在经济社会中生活的能力,既是一个合格的生产者,也是一名良好的消费者;而个己的目的落实在个体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中。

余家菊是近代首位提倡乡村教育的思想家,当然有着事物发展初期的不足与新思想萌芽初期考量方面的欠缺。

(1)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与课后。课前问题及资料预习,中职生容易放弃不做,因此需要教师精心挑选,避免学生在课前自学时无从下手。课前准备工作越精心,学生参与程度越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越高。

制定乡村教育的具体目的站在不同的立场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如果立足于乡村的缺点与乡村教育的不足,提出改进的目的,改进的目的随着乡村的现状差异产生变化;站在政治的立场上,乡村教育的目的将会定位在政治思想的加强上;站在经济的立场上,乡村教育的目的会定位在经济的促进上;或者从个人本位出发,乡村教育的目的将集中于促进个体的完善,个人能力的发展方面。

(六)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不足之处

2.乡村教育的具体目的

在余家菊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中,贯穿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乡村与城市的差别、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不同,强调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乡村化”、教育方法与形式的“乡村化”、教育目的的“乡村化”。“乡村化”是满足乡村教育发展的需要的,但是过于重视乡村教育的特殊性,是将村民培养为村民、市民培养为市民,带来的是教育的公平问题,乡村的学生将被固守在乡村的土地上,阻碍了人才的流动。

(1)在传统的电力企业财务报表中增添低碳会计相关内容。例如在传统的电力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加入相关低碳会计科目,应交环保费、低碳固定资产等。通过对相关低碳会计科目的信息披露使企业、政府、大众都能清楚了解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

二、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当代乡村教育存在的危机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小学教育的城镇化率达到69.40%、初中达83.71%”,而2015年人口的城镇化率为56.10%,表明了农村学校的在快速地向城镇集中,造成了学校“城满乡空”的局面;另一方面,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比例非常大,2015年,“全国农村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有11.14万所,占村小、教学点总数的55.70%,占全国小规模学校的87.90%。其中不足10人的乡村校点达3.39万所”。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P6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城市和农村在教育上的不均衡发展。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带来的严重问题。“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数量为1367.1万人,比2011年增长了8.42%,占城市在校生的比例达到30.30%。”“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的数量为2019.2万人”,城镇化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这些流动的劳动力的子女或是选择随父辈流动,或者选择留守在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监管,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挤压,都给社会的安定有序发展带来了动荡。

1.乡村教育的根本目的

余家菊发文呼吁乡村教育陷入了危机,希望人们对乡村教育加以关注,而新时代的乡村教育确实也处于新的危机之中,需要我们加以呼吁。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和安全问题作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危机愈演愈烈,包括乡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子女的隔代教养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问题等等,都值得社会关注。

(二)理解新时代乡村教育的意义

既要看到乡村教育的不足,也要看到乡村教育的优势。例如乡村里的学生与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活动的空间也较大……正如余家菊先生所言,我们要看到乡村教育的特殊之处,以不同于城市中盛行的教育方式,培养符合乡村需要的教师。

本文讨论的探测对象是飞行速度慢、RCS小的目标,简称“慢小目标”(Slow and Small Target,SST)。随着各类满足SST特征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低空开放的迫切需求[1],SST对现代防空预警系统威胁程度越来越大。由于缺乏专用于SST的探测装备,使得目前对SST的发现概率很低。即使常规雷达信号处理能够部分检测到SST,也往往会因为杂波干扰强度大和目标回波微弱等原因[2-3],导致雷达操纵员将其误当成杂波点[4-5]。

余家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农业作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基于城市与乡村两级分化角度探讨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意义。现在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发达地区教育与偏远地区的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心,这种由经济、地理位置等各方面因素带来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对于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的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办好乡村教育至关重要。

(三)把握新时代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区别

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千差万别,理解乡村教育,就要正视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区别。

一是硬件设施上的差异。第一,一般情况下,农村的办学条件要逊于城市,所以在校舍、桌椅、多媒体、各种教学用具上资金不足,尤其在贫困地区的农村表现得更为明显;第二,农村的学校分布不如城市集中,交通不便,因为城市人口集中,人员密集,且交通便利,农村的村落分布零散,人员居住分散,在相同的单位面积内,农村的教学点数量肯定要大大少于城市,在交通不便的乡村地区,求学变得更为艰辛;第三,城市中公共资源更加丰富,遍布的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宫等等,使得城市中的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接收到的信息比较全面,而农村地区则是随着地理位置的偏远越来越不足。

二是软件上的差异。第一,农村的师资与城市的师资存在很大的差异,相比较农村,城市里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优秀师资;第二是生源上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相比,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加热后的调味又叫做辅助调味、可增加菜肴的特定滋味。有些菜肴,虽然在第一、二阶段中都进行了调味,但在色、香、味方面仍未达到应有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加热后最后定味。

农村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乡村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为切实提高少年儿童健康素质,增强学生体质,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突出体育“健康第一”的原则,真正体现体育活动的全面性和主体性,我们立足农村实际,整合乡土体育资源,依托已开发的校本课程——《乡土传统游戏》《民间游戏课间玩》《田间游戏》等,开展了以“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为主题的阳光体育活动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了更多思考。

(四)寻找新时代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共通之处

重视乡村教育的特殊性,更需要看到乡村与城市的共同点,找到乡村教育的共通之处,一味地强调二者之间的区别必然将落入绝对论的陷阱之中。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虽然有不同,但仍在某些方面存在共通之处。

1.在教育目的上的共通之处

余家菊认为“……教育之一般目的,一般可以笼罩特殊”。①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425乡村教育对于教育来说就是特殊之于一般,所以教育的一般目的可以概括乡村教育的目的,同样也可以概括城市教育的目的。在实施乡村教育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将城市与农村完全割裂开来,区别对待,这样的教育只会加深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如果使乡村教育成为专门培养农民的教育,导致了教育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教育将农村子女完全禁锢在父辈的土地上,阻碍了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2.教育对象上的共通之处

乡村教育的具体目的比较复杂,不同的乡村、不同的地区、不同时期,乡村教育的具体目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需要向某一方面倾斜。对于具体目的,可以“根据乡村之情况,而谋其具体化,以期其合于乡村之环境”,①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425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对根本目的的三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

综上所述,鉴于甲状腺癌在甲状腺疾病中所占比例较小,癌瘤较小时与良性结节难以辨别,因此需要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影像图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提高临床诊断和鉴别的准确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对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不管是乡村教育还是城市教育,面对的对象都是人,而人的能力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不管是村民还是市民,大都不能违背这些规律而发展,这是教育对象上的相同之处。

3.教育方法上的共通之处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下来的,无论是实施乡村教育还是城市中的教育,都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可能在具体操作方面会有不同,但是总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一点不可否认。

4.教育内容上的共通之处

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内容都是专家学者们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选择,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所以说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是有共通之处的。

三、对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向乡村教师运动: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

余家菊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是师范教育”,②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103可以看出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教师或者说是没有优秀的教师,乡村教育事业也就无法开展了。

新时代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农村教师。余家菊认为人们不愿意投身乡村教育的原因有:“薪俸”薄、没有“高升的希望”、没有“志同道合的乐趣”、“应付社会的困难”(即乡村无法接受新知识)以及“缺少增进知识的机会”。③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33这些原因在今天看来同样适用,乡村留不住教师,留不住优秀的教师是现在乡村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仅仅依靠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理想与情怀吸引优秀的教师留在农村是不切实际的。要吸引教师投身农村教育,经济上的补助是重要的,却不是唯一,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施展拳脚的机会以及精神上的满足,让教师们“下得去、留得住、留得好”,才能真正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让乡村教师能够踏踏实实为乡村教育服务。

一方面要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薪资待遇;更重要的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生活的便捷性,比如交通、住房条件等,现在很多青年教师更愿意去城市就业的原因是因为城市生活更加便利,要想留住优秀的教师就要增强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二)向乡村学校运动:探索办学新形式

乡村办学形式理应有别于城市。城市有城市的一套办学方法,乡村也应该积极探寻办学新形式。

“都市教育可大规模地办,可设许多班”,乡村教育则不然,“……两三间房子,一两个教员,就是一个学校”,④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126显而易见,城市人口集中且多,而乡村人口分散,地广人稀,特别是有些地区交通不便,小规模的学校更能符合乡村的实际情况。乡村小规模学校“十分有可能成为未来乡村学校的重要形态”,⑤ 王丽伟.关于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探索——“自上而下”实践经验的梳理[J].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P169这一观点也逐渐被人们认可,小规模的乡村学校办学形式一方面可以为乡村学生就近入学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乡村文化的中心,起到凝聚乡村文化的作用。① 王丽伟.关于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探索——“自上而下”实践经验的梳理[J].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P169

(三)向乡村社会运动:唤起社会对乡村教育的重视

一个问题只有被大众普遍地认识到它是作为一个问题存在的,并且将会或者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人们才会真正重视它。推进乡村教育发展,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唤起社会对乡村教育的普遍重视。

向乡村社会运动,一方面要激发青年教师投身乡村教育的热情,一方面要提高社会对乡村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学校的伟大援助,只有社会能给。”② 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P106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社会对教育十分重视,社会不再是教育发展的阻碍,那么新时代乡村教育所要做的“向乡村社会运动”就不再是为乡村教育发展破除来自社会的反对与不解,而是让社会成员认识到乡村教育发展的落后现状,唤起人们的同情,让大众将目光聚集到乡村教育上去,让乡村教育运动再一次成为一种教育潮流。

[参考文献]

[1]于子侠,郑刚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余家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章开沅,于子侠编.余家菊与近代中国[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曲铁华.余家菊的乡村教育思想探析[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4]闻洁.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5]张雯雯.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6]刘胡泉,张旭等.“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和突破——基于全国208名乡村校长、2888名乡村教师的调查分析[J].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7]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539-(2019)04-0055-05

[收稿日期] 2018-12

[作者简介] 孙海漫(1993—),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继续教育。

责任编辑:高海峰

文字校对:子 兮

标签:;  ;  ;  ;  

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