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 422400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和CT诊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检查,对比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并总结导致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结果:MRI和CT检查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双侧血肿、脑萎缩、术后血肿残留量、术后再出血等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因素,而性别、引流时间等与疾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RI和CT对于诊断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一定的效果,但MRI显然优于CT检查,患者年龄、双侧血肿、脑萎缩、术后血肿残留量、术后再出血等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疾病检查时应同时观察这几个影响因素进行确诊。
关键词: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MRI;CT;影响因素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颅内出血血液聚集于硬脑膜下腔,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者,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痛,部分患者伴有痴呆冷漠和智力迟钝等情况,少数有偏瘫、失语等局源性脑症状。因此,及早确诊和检查是保证患者治疗及时,帮助患者预后的关键[1],目前,临床上主要还是依靠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为主来确诊CSDH,而两者的诊断结果也有所不同。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60例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MRI检查和CT检查,就两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就疾病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30-85岁,平均(57.3±6.4)岁。其中双侧血肿27例,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33例。
1.2 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MRI和CT检查,术前1-3d及术后拔管1周内记录患者基本资料。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扫描仪,成像条件为SESS T1W1 TR/TE 3--/16;FSET2W1 TR/TE 5000/102;PDW1 TR/TE 5000/2,行常规头颅平扫,选择听眦线至颅顶位置为扫描范围,设置层厚为7mm、层间距为7mm,并用标准头线圈扫描[2]。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补充等渗液体和抗感染治疗,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目前,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血肿最厚处钻孔、前囱侧角硬脑膜下穿刺术、开颅清血肿等。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根据血肿的部位和大小选择行单孔钻颅无负压外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术,针对引流患者采用硅胶管,同时接通无菌引流袋,行常规压力引流,引流管在患者体内保持3-5d,针对双侧血肿患者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最厚处钻孔治疗方法:行局部麻醉后,采取钻孔冲洗引流术,根据术前患者CT检查情况作头皮切口,在血肿最厚的地方开始钻孔,孔径保持在1-1.5cm,切开硬膜后,见暗红色的血肿液流出后,用温的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直至颅内清亮[3]。术后行闭式引流术,持续引流2-3d,针对大块胶冻状的血肿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清血肿术方法:先切开一小孔,缓缓排出积血,待颅内压稍降后瓣状切开硬膜及紧贴其下的血肿外膜,一并翻开可以减少渗血。血肿内膜与蛛网膜多无愈着,易于分离,应予切除,但不能用力牵拉,以免撕破内外膜交界缘,该处容易出血,可在近缘0.5cm处剪断。前囱侧角硬脑膜下穿刺术:选用针尖斜面较短的肌肉针头,经前囱外侧角采45度角斜行穿向额或顶硬膜下,进针0.5~1.0cm即有棕褐色液体抽出,每次抽出量以15~20ml为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和非参数检验及Logistic回归[4]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患者MRI和CT检查结果
MRI检查T1W1高信号及混杂信号患者23例,手术15例占65.21%,其中13例行引流治疗,2例行开颅手术;剩余8例患者行非引流治疗。MRI检查T1W1非高信号患者35例,行引流手术3例占8.57%。CT检查发现再出血患者14例,手术13例,其中2例术中发现为成熟期血肿,MRI和CT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影响因素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双侧血肿、脑萎缩、术后血肿残留量、术后再出血等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因素,而性别、口服药物、引流时间等与疾病无明显相关性,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几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毫升。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颅骨X线片检查、头部CT或MRI检查来确诊,慢性硬膜下血肿与慢性硬脑膜下积液的情况极为相似,因硬膜下血肿形成的基础就是硬膜下积液,如不采用CT或MRI检查,否则术前难以区别[5]。患者CT检查绝大多数都有典型特点,于颅骨内板下方有双凸形边缘清晰的高密度影;有的血肿内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低密度区;少数血肿可呈半月形或新月形。而患者MRI检查血肿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急性期的患者在T1加权像,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在T2加权像血肿呈现为低信号。在亚急性,在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在慢性期可吸收或软化、囊变,T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特别是多次反复出现血肿时,MRI检查较CT检查更有优势,因早期增生阶段,患者假膜反复微量出血,此时MRIT1W1呈低信号,再加上血管脆弱易出血,易导致反复发作。相反,在退化阶段,血肿膜趋于成熟反而不易出血,此时MRIT1W1呈高信号。慢性硬膜下血肿在CT检查中表现为等、低或混杂密度,在血肿的演变过程中,行CT检查等密度血肿,很容易诊断为再出血。MRI检查可以清除的显示脑组织与颅骨内板的关系,从而帮助诊断血肿的性状,结合T1W1能够进一步判断血肿性状[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和CT检查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双侧血肿、脑萎缩、术后血肿残留量、术后再出血等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因素,而性别、引流时间等与疾病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导致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主要有年龄、双侧血肿、脑萎缩、术后血肿残留量、术后再出血等因素,经回归分析可见,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患者复发血肿的几率越大;双侧患者显然比单侧血肿患者反复出血情况严重;存在脑萎缩的患者较无脑萎缩患者再出血几率高。
综上所述,MRI和CT对于诊断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一定的效果,但MRI显然优于CT检查,患者年龄、双侧血肿、脑萎缩、术后血肿残留量、术后再出血等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疾病检查时应同时观察这几个影响因素进行确诊。
参考文献:
[1]闫志海,李计成,戴如飞等.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和CT诊断比较及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69-70.
[2]陈清威,王丽红.创伤肾上腺血肿的CT及MRI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234-235.
[3]范辉.高场强磁共振与CT扫描对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3):28-30.
[4]王越.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4,23(14):98-98,100.
[5]张文升.急性颅脑损伤的C 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6(2):103-104.
[6]杨军,徐绍林,李勤勍等.体部自发性血肿的CT和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41(7):1277-1281.
论文作者:欧弃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硬膜论文; 复发性论文; 术后论文; 因素论文; 再出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