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公交(BRT)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设计原则及方法浅析论文_杨理广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针对快速公交(BRT)施工期间部分道路被围挡,BRT通道及周边路网易发生交通拥堵的问题,本文以南宁市快速公交(BRT)试点工程为例,对BRT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思路、原则及具体方案制定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如何解决好BRT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BRT施工;交通疏解;设计原则

快速公交(BRT)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快研究和规划建设快速公交(BRT)系统,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是适应日益增长交通需求,解决交通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既有道路上建设快速公交(BRT)时,需占用现有道路资源,导致区域内路网服务水平下降。如果对施工路段交通组织不到位,将会导致局部路网乃至整个区域路网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加剧拥挤、城市污染严重、能源浪费加剧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交通主体的安全以及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深入分析BRT施工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通过交通疏解设计,将BRT施工对现状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交通疏解设计的目标

通过BRT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优化与有效的交通疏解,保证BRT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尽可能地减少BRT施工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使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降至可接受水平。

二、交通疏解设计设计原则

1.公交和慢行交通优先,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

交通疏解方案应优先保证常规公交的通行条件,尽可能不改变居民稳定的出行习惯。保留沿途长距离直线公交线路,对受施工围挡影响的公交站点,进行必要的迁移并设置临时公交站点;保证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空间连续性;最大限度满足施工作业控制区沿线居民、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出行需求。

2、诱导分流,均衡路网负荷

充分考虑不同片区的道路条件和交通特点,采用科学精细的交通组织和诱导手段,快速引导交通流的自均衡。将过境车流通过平行道路进行分流,减轻施工区域交通压力。

3、加强交通执法,提高沿线交通运行效率

强化施工期间道路沿线的交通执法力度,加大对交通违章的处罚力度,通过行政干预引导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有序运行,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的高效运行,以缓解施工期间的交通供需矛盾。

4、诱导为主,管制为辅

通过设置动态交通诱导标志或绕行引导牌,引导驾驶员主动选择合理路径;同时,在施工现场发布交通管制信息,引导驾驶员被动适应通行环境的变化;强化标识引领、文明劝导,确保工程施工和群众出行安全有序。

5、动态监测和调整,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对于通道沿线各主要相交路口,结合各阶段施工围蔽范围,动态调整路口交通组织和相关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原则上应保证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化。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交通拥堵等应急情况,完善施工期间应急预案相关措施。

三、交通疏解设计思路

交通疏解设计旨在通过分析现状区域交通设施分布及交通运行状况,结合BRT线路的道路交通特性,分别针对研究区域内社会车辆、公交车辆、慢行交通进行交通疏解,同时提出交通应急预案。

1、社会车辆

(1)区域层面:从宏观层面对区域路网的交通整体运行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均衡进入施工影响范围或施工路段交通需求的时空分布,诱导车辆在施工期间利用分流道路出行,以降低施工路段的交通压力。

(2)站点层面:根据交通运行情况,从微观层面对重要站点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方案进行精细化设计,尽量提升其通行能力至最大化。

2、公交车辆

由于通道上可利用的道路资源有限,且施工围挡可能会占用公交站点或影响公交车出入停靠站,需对公交站点和线路进行临时调整,尽量保障公共交通在施工期间的顺利运行。

3、慢行交通

分别对非机动车和行人提出交通疏解方案,保证慢行主体的安全。

四、BRT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设计实例

1、项目概况

南宁市快速公交(BRT)试点工程线路起点接中华路,终点至站北七路路线全长约11.2km。BRT走廊共设站16对,其中朝阳路设站2对,民主路设站4对,长堽路设站6对,长虹路设站4对,平均站距700m。

2、BRT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设计要点

(1)外围区域交通疏解:提前进行大范围的外围分流疏导是交通疏解的关键。在施工区域外围路网的主要道路合适位置设置前置式施工引导标志,提示广大交通参与者及早选择合理的通行路径,最大限度地从外围引导过境车辆绕行其他道路形式,从交通流量方面减轻施工路段的压力。

(2)施工区域交通疏解:根据BRT施工方案,结合现状道路情况,施工区域采用分时段、分路段、分阶段进行交通疏解。

第一阶段:首先进行道路两侧拓宽施工,对辅道路基路面进行病害处理,迁移现有绿化及构筑物,迁移现有管线,新建永久人行道,破除人行道改建为车行道及人行天桥基础施工。第二阶段:围挡道路中间,施工BRT站台、站台段BRT车道及人行天桥基础。第三阶段:对社会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进行破除路面上表层并重铺上表层,完成后,再对沿线路段BRT车道进行加铺MMA彩色防滑薄层。第四阶段:站点人行天桥上部构造吊装施工。

3、交通疏解方案评价

利用交通仿真软件对疏解前、后的交通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以此评价疏解方案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见下图:

经仿真测试可知,相对于不进行交通疏解,而实施一系列区域和站点交通疏解方案后,通道沿线道路饱和度降低,车辆行程时间减少,行驶速度上升,但由于绕行的车辆增加了周边道路额外的交通压力,使得周边道路服务水平大多下降1个等级。总体而言,疏解方案的实施和车辆间的自平衡使得区域整体路网可以维持在正常运行状态。

五、结语

快速公交(BRT)对于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交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工作,实现开源节流,均衡路网负荷,将BRT围挡施工对居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为BRT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敏,陈学武,王炜 城市快速公交(BRT)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2016(4):79-81.

[2]陶赞旭 浅谈轨道交通施工前交通疏解设计原则和方法[J]. 规划设计,2016(07):118-119.

论文作者:杨理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快速公交(BRT)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设计原则及方法浅析论文_杨理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