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的历史启示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经典的历史启示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经典的历史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启示论文,经典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中国电影诞生百年之际,海内外许多人都在对中国电影百年的成就与不足进行盘点——做出各自的评价。百年中国电影事业已定格在历史的胶片上,无法更改了。但对它的认识与评价,却会因人以至因时因地而异——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历史观与审美观的人,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产生一些歧义。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筛选出各自心目中的百年经典,自有其道理与意义,无可非议。我们这里的筛选标准则是经典标准(其核心是艺术生命力,因为在多维的考察中,艺术元素与文化含量的多寡是具有决定性的)。它可以是高票房的,也可能票房并不理想;可能曾产生过轰动效应,但也可能是被批判过的……

何谓“经典”?《现代汉语词典》说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郭沫若则认为,只有超越时空的作品,才称得上是经典。这个标准很高,似乎只有《易经》、《道德经》、《论语》等才能入围。即使像《红楼梦》这样的国宝,如果翻译得不好,也恐怕难以为当代西方人所理解。可见“超越时空”之难。由于电影主要靠直观的视听符号传达信息,被认为是“世界性语言”,所以较易于“超越”,但也有文化上的隔阂。据说,《天云山传奇》中的“反右派”,西方人就弄不大明白;同样,一般中国老百姓也难以弄清《野草莓》中老教授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多时空表达。另外,电影胶片的物质特性及时尚性,较之文学也给人以更快老旧的感觉。所以,“超越时空”也只能是相对而言的。但郭老的见解是深刻的,从原则上讲,我是赞同的。百年电影经典至少应该能为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具有中华文化背景的人所认同才是。应该说,经典作品的价值相对恒定,它提出的是长期未解决的一些人生问题(如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欲望,理智与情感的矛盾等),不会因政治风云的变化以至改朝换代而失去其意义,从其文化内涵而不是形式来说,也不存在新与旧及过时的问题。此外,它们大都具有原创力,而不是仿作,等等,这就是本文的经典观。

根据这些适用于所有文艺作品的原则,结合电影的审美特性,个人管见,以下影片可优先列入百年经典(以作品问世时间为序):

1.《神女》(1934)

2.《马路天使》(1937)

3.《夜半歌声》(1937)

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8)

5.《小城之春》(1948)

6.《万家灯火》(1948)

7.《我这一辈子》(1950)

8.《祝福》(1956)

9.《林家铺子》(1959)

10.《林则徐》(1959)

11.《早春二月》(1963)

12.《天云山传奇》(1980)

13.《城南旧事》(1982)

14.《芙蓉镇》(1986)

15.《孙中山》(1986)

16.《老井》(1987)

17.《红高粱》(1987)

18.《秋菊打官司》(1992)

19.《霸王别姬》(1993)

20.《卧虎藏龙》(2000)

这个名单的数量在近七千部故事片(中国内地)(注:台港电影数量很大,精品佳作亦颇多,需另作专题研究,此处暂付阙如。)中,所占比例很小。即使再翻一番,甚至翻两番,也可能存在遗珠之憾。所以,这个名单的意义乃在于列举,在于它是百年中国电影的一种鲜明而简约的标识。但是不管再增加多少部,作为经典,这20部影片是应该入选的。当然,也很可能带有个人偏爱。但我也吸收了有关部门及专家的许多意见,因而也带有共识性。中国电影诞生90年之际,国内曾有过两种“10大优秀影片”的评选,一是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上海影评人奖”(永乐杯),评出了《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祝福》、《早春二月》、《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黄土地》。我大体赞同。一是由广电部电影局等部门与团体主办的“中国电影世纪奖”,评出了《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董存瑞》、《林家铺子》、《林则徐》、《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早春二月》、《大决战》(注:除《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早春二月》为两家不谋而合外,其余可谓各有所爱。前者偏重选择体现具有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的影片,而后者则偏重选择体现革命历史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且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影片。两种评选,表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取向。)。在“世纪奖”中,除了其中4部与上海影评学会评出的相同外,我又吸收了其中的两部:《林家铺子》、《林则徐》。也就是说,我从上述两家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中国电影90年选目中,吸取了11部。其余9部,则系根据前述个人心目中的标准所选。其中又有5部(《孙中山》、《芙蓉镇》、《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曾获得金鸡奖最佳影片奖;《霸王别姬》于1993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我这一辈子》经过历史的考验,已成为人们常看常新的艺术精品;恐怖片《夜半歌声》既表达了光明与黑暗之争的永恒性主题,又有扣人心弦的故事与表现主义的风格,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无法替代的独创性。因此,将上述9部影片列入20部经典之列,窃以为当之无愧。

不同人从不同价值取向与审美视角会对这个名单有不同发现。比如,可以从独特的创新表现上读解它。可以说,每部经典几乎都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这里,我侧重从确立中国电影学派这个角度,谈一下这些经典影片为此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一)从题材、风格、样式方面大体上可分为:

1.社会写实与家庭伦理片(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不与社会联系的单纯家庭伦理片很少):《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我这一辈子》、《祝福》、《林家铺子》、《老井》、《秋菊打官司》。

2.历史片:《林则徐》、《孙中山》。

3.诗情现实主义片:《小城之春》、《早春二月》、《城南旧事》。

4.政治与文化反思片:《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霸王别姬》。

5.文化寓言片:《红高粱》。

6.其他类型片:恐怖片——《夜半歌声》;武侠片——《卧虎藏龙》。

可见,数量居多的是社会写实与家庭伦理片;它们与武侠(功夫)片及文化寓言片一起,显示了中国电影独特的艺术风貌,为中国电影争得世界荣誉;反映了中国影人忧国忧民的政治文化传统与社会责任感,及敬重侠义的文化情怀。

(二)尽管不同时期影片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80年代的现实主义精神最充分),创作者们也有各自不同的艺术个性,但他们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总体上看,他们以声画结合的方式,真实地记录(能动而非消极地反映)与表现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中下层人群)的生存状态,他们求生存、求发展的心路历程——苦难、抗争、挫折、成功、困惑、无奈、再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和而不同的气度与襟怀。他们始终与中国民众同呼吸共命运。他们是我们形象地感受与认识现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影像方式显现出来的现代、当代中国人民的心灵史。

(三)还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影片都可以成为经典。但其前提是它们必须承载、表达人民的愿望、社会的良知。作品的社会观念与艺术观念大体与社会心理同步;但创作者的观察角度与认知深度,显然比观众要更高、更深一些。尊重观众的审美需求,但绝不媚俗。有些当时票房不够理想的影片能够入选,是因为它们在艺术探索与思想开掘等方面的原创力较强,起到开一代风气的作用。

(四)许多影片做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表明这两者虽有对立的一面,但并非势不两立,关键在于电影家的思想艺术素质,他们协调、驾驭二者之间关系的能力。更可喜的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过程中,中国影人打造了一个既非纯商业(类型)片,又非纯艺术片的中国本土化的“文艺片”样式。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艺术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极少。

(五)上述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程度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政治意识、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中国气派(自强不息的精神,悲欢离合的情节,将政治伦理化、人情化的叙事策略,情景交融的影像风格等),是中国电影学派的代表作。其中,费穆、蔡楚生、郑君里等能自觉将中国传统艺术创造性地融入电影,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更多的艺术家虽然在这方面还不那样自觉,但敢于并善于真实地反映现实与历史,具有拍老百姓喜闻乐见影片的一片赤诚,最终也同样体现出中国气派。

(六)影片创作者能立足本土,为中国老百姓拍片,但同时他们也能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吸收外国尤其是西方(包括前苏联)的电影观念与表现手段,以此来充实自己并善于将它们融入自己的血肉,成为自己艺术生命的有机部分。这在上述经典里也可明显看出。显然,中国电影的传统是在与西方电影文化的撞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如今,这些经典影片之所以能作为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电影,自立于世界电影之林,正是一手伸向中国传统艺术,一手伸向外来电影文化的结果。

全面总结这20部以至更多一些经典之作的创作经验,远非这篇短文所能完成(那也许需要编一整套丛书,至少要写一本专著)。这里仅从这些影片几位导演的片言只语中了解他们的创作观念、心态,从中体会他们成功的部分原因,进而为我们提供珍贵的历史启示。出身于美工的《神女》编导吴永刚曾说:“艺贵真实,乃创作常规;运用之妙,不拘一格。”其对演员的要求是“不表演为表演”,对美工的要求则是“看不见布景为布景”。《神女》质朴的艺术风格,生活化的表演,由此而来。在谈到这部影片的艺术生命力时,他还说:“一天,我自己买了张票到影院去和观众一同看这部影片,看着看着,我甚至忘了这部片子是我编导的,泪水也不禁夺眶而出。这时,我才理解到《神女》所以成功,首先是因为它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为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鸣了不平,所以能打动观众的心弦。同时也是因为阮玲玉的表演好,不然也是不会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手头一时找不到袁牧之对《马路天使》的创作体会,但他为拍此片而深入到茶馆、澡堂、理发店以至妓院等地了解社会下层人群生活的事迹,却为当时圈内人士所知。此片是较早“丢掉戏剧拐棍”的电影感很强的影片,上世纪80年代初在意大利的“中国电影展”中展映时,引起外国影界人士的格外关注:“发现了中国电影”,甚至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较早的“新现实主义”作品。费穆在谈到他的《小城之春》时说:“关于导演的方式,个人总觉得不应该忽略这一个法则:电影要抓住观众,必须是使观众与剧中人的环境同化,如达到这种目的,我以为创造剧中的空气是必要的。创造剧中的‘空气’,可以有四种方式:其一,由于摄影机本身的性能而获得;二,由于摄影的目的物本身而获得;三,由于旁敲侧击的方式而获得;四,由于音响而获得。”(见《中国电影报》2005年4月15日)《一江春水向东流》于1947年在上海等地连映三月不衰,使无数观众泪湿襟袖。该片导演蔡楚生极为简朴的话道出创作衷情:“和老百姓同呼吸共患难。”《林则徐》导演郑君里说:“新的内容需要相应的新形式、新手法、新技巧。我们要破导演手法中的公式老套,不是脱离思想,否认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而是反对简单地图解思想,争取好的思想同尽可能好而新的形式有机地结合。”《祝福》导演桑弧说:“我拍电影,是为了巩固观众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是为了消除人类的隔膜,增强我们的团结,来共同战胜邪恶,为创造更幸福、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这是发自我内心的真情实感。”而《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的导演谢晋,则以一句大白话“把自己烧进去”,道出了他的创作奥秘之一。他不止一次说过,《天云山传奇》中的宋薇就是他自己。主体意识的强烈投射,使谢晋的一些优秀之作超越了自然主义式的对生活表层的描摹而成现实主义的精品。而他近日所说“我的电影里有酒性”,则更值得我们玩味。“经典”必然是精品。在精益求精,“语不惊人死不休”方面,“慢工出细活儿”的水华(《林家铺子》)是出了名的。《早春二月》是继40年代《小城之春》之后的又一部诗情浓郁的影片,两者相隔近20年,且具有独特的创新表现。编导谢铁骊说:“‘新侨’会议后,我对创新的‘新’字很重视,在拍《早春二月》时,我和美工、摄影说,把先想起来的画面设计暂放在一边,再看看有无别的高招;实在找不到,再退回到习惯的传统处理。在戏的处理和角度上,力求新颖,要求抒情性很明确。这一切,都是我对影片总体的抒情风格的构想的组成部分。”(注:引自《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载《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看外国电影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努力去融会贯通。我主要借鉴这些影片的抒情性艺术手法……”(注:引自《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载《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以上资料,信手拈来,可以说挂一漏万,但这些言简意赅的创作体会同影片一样,具有常说常新的生命力,可以给我们以诸多启发。

电影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种内容产业,是一种文化,而对文化的评价,归根到底还要看其质量与品位。清代曾出现过上百部描写爱情婚姻的才子佳人小说,其中可取之处不少,但把它们加起来,其社会效应(对中国人精神建构的影响)也抵不上一部《红楼梦》。在经济效益上,一部《红楼梦》究竟养活了多少人,也很难说清。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仅以内地出品的近七千部影片而论,且不说那些反人性、反文化的影片由于其对人民的精神毒害,早已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就是曾经不同程度满足了观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或当局政治教化目的一大批影片,于今还有多少人乐意接受它们?(当然,以历史主义的观点,给它们以一定的历史地位是无疑的。)一部电影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优秀影片史。个人管见,近七千部故事片能够成为优秀影片的也就是一二百部,而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的,至多也就几十部。支撑中国电影百年史的,就是这些精品——经典。这是因为,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看,经典作品有助于增强人们深刻地认识历史与现实及自身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社会良知;有助于人们摆脱庸俗的生活,而进入诗意的人生;有助于培养人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总之,有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构造民族精神的脊梁。而平庸作品却难以达到这个目的。经典的珍贵程度,诚如英国曾流行过的两句话:宁肯失去殖民地印度,也不能丢失掉莎士比亚;不读莎士比亚的书,就有叛国的危险。这说法未免过于夸张,但确实表明了经典著作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国宝分量。

当然,从艺术生产规律看,平庸作品的产生几乎不可避免,而且正因大量平庸之作的包围,才激发了不甘于平庸而锐意创新之士破旧立新的意志与决心。

如何看待在世界电影有影响的排行榜中,中国电影名片榜上无名的问题。它牵涉到我们百年回顾时立足点的高低与视野的宽窄问题。这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已走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大国来说,也是必须正视的。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经典影片与那些在世界电影著名排行榜(如英国的《画面与音响》等)上屡屡扬名的影片如《战舰波将金号》、《公民凯恩》、《摩登时代》、《野草莓》等相比,确有距离。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我们一些经典的原创力与人文哲理深度还不足。如《战舰波将金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中“敖德萨台阶”一场成为经典场面,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影片奠定了电影语言的基础,开创了蒙太奇学派。《公民凯恩》首开多视角叙事方式之先河,通过不同人对同一人的不同叙述,对事实与言说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言说的真实性、客观性提出了质疑;同时,拓展了银幕空间,在景深镜头的运用上也具有开创性。《摩登时代》则以荒诞滑稽的形式,对机械文明提出质疑——人有可能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折磨,以至异化为非人。《野草莓》则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片,探讨了生与死这个人类永恒主题;多时空的融合更令人感到意味无穷。其他经常被列入世界经典排行榜的影片如法国的《游戏规则》等,无不在相关方面有独特的创新表现。这些影片在内涵方面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影片提出的问题只给人提供启示,而一般不做明确回答,因为生活本身至今也还没有能解决这些带恒久意义的问题,尤其在真理的绝对价值遭到质疑的后现代。而我们的影片(包括某些经典)的主题思想一般较简单。当然,这是中国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所决定的。长期处于生存艰难的环境中,加之影人难以摆脱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使中国影人缺乏了许多形而上思考形而下生活的能力。

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复杂性并不亚于回答中国人何以至今没有拿到诺贝尔奖。长期的战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工业科技落后,“救亡”重于“启蒙”,以及后来的左倾文艺政策,政治标准第一,以至文化专制主义,都挫伤以至扼杀了中国电影家的创造力。而一向只注重电影的社会功能,轻视对电影本体的研究,认为那是“奇淫巧技”、“单纯技术观点”、“唯美主义”,以及“子不语怪力乱神”等传统文化观,又从深层次影响着电影艺术技术水准的提升。但对电影本体潜能有无深度开掘,正是那些有影响的排行榜的主持者们树立的标准。如《战舰波将金号》在这方面做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甚至使西方许多怀有意识形态偏见的人不得不放弃偏见,连续多次将这部揭示俄国革命动因的影片列为榜首。当然,它们在人文精神的深刻表达与叙事模式及影像风格等方面的创新,所达到的深度、高度、力度,无疑也是重要原因。而我们同时期拍摄的堪称佳作的影片则难以与其比肩。在这些方面,可以说我们是先天不足。

其次,也有不可比性,这就是文化差异。悠久的历史,既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大笔文化财富,但处理不好,如不做现代性转换,不采用世界性电影语言等,也会成为前行的负担。影片中过于复杂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关系,往往成为外国人欣赏中国电影的障碍。再次,长期的闭关锁国也使中国的一些优秀影片不为外人所知。但在改革开放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一些中国优秀影片如前述《马路天使》等,已开始被西方人所赏识。随着第五代的崛起,第六代的方兴未艾,他们的影片在国际著名电影节上频频获奖,据此,再经过一段历史的汰选后,中国经典影片在本世纪中荣登国际著名排行榜,成为世界经典的可能性愈来愈大。(注:《北京青年报》2005年5月刊登了美国《时代》杂志百部经典影片排行榜发布的消息,其中三部中国影片榜上有名:《侠女》(中国台湾)、《霸王别姬》(中国台湾内地合拍片)、《重庆森林》(中国香港)。)最后也毋庸讳言,电影不只是一种商业,也不只是一种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一些拍得很好的中国经典影片,极有可能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而受到排斥。但从根本上说,我们还是要努力拍出超越意识形态局限,或者善于隐蔽自己的意识形态,具有娱乐情趣、文化意蕴和较强时空穿透力的影片。

百年电影经典给我们的历史启示颇多,弥足珍贵。但不宜把经典的经验变成法则。它们是其创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极为珍贵的智慧结晶,但又是供人超越而不是供人恪守的。还有,形成经典的因素也很复杂:没有思想、艺术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追求,固然与它无缘;但刻意追求也未必能达此目标。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社会的认可与大众的认可,毕竟是历史认可的重要条件。归根到底,它是历史选择、历史合力的结果。正如19世纪俄国作家、哲学家赫尔岑所说:“任何个性都是时代的产物。”

经典万岁!

标签:;  ;  ;  ;  ;  ;  ;  ;  

中国经典的历史启示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